勃拉姆斯及其《第一交響曲》分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9 05:29
本文關鍵詞:勃拉姆斯及其《第一交響曲》分析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勃拉姆斯 交響曲 結構分析 音樂特征 藝術價值
【摘要】:約翰內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國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十九世紀是歐洲政治運動風起云涌、社會思潮不斷變化的歷史時期,文化藝術領域深受影響,新的思潮核心的藝術流派、藝術風格不斷地產生和演變,整個歐洲被浪漫主義席卷。 在19世紀末歐洲音樂文化的發(fā)展史上,勃拉姆斯是一個特殊而又復雜的人物。在浪漫主義蓬勃興起的時候,勃拉姆斯的音樂與其它同時期的作曲家的音樂風格剛好相反,他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保持著古典音樂的傳統(tǒng),因此它的作品中規(guī)中矩,結構規(guī)整均衡和諧,仿似回歸到古典時期。它的作品能折射出德奧的現(xiàn)實生活以及作曲家個人的內心世界。人們常常把他同巴赫、貝多芬相提并論,他們被看做是德國音樂史中的三個主要支柱。由于他們的姓氏第一個字母都是“B”,所以簡稱:“三B”。 勃拉姆斯的音樂作品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但根植于古典主義大師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的音樂。勃拉姆斯用他那個時代的和聲和器樂資源重新詮釋了古典音樂曲式。勃拉姆斯的音樂既反映出德國北部的純樸無華、嚴肅莊重,又蘊含著維也納的嫵媚動人、親切溫柔。 勃拉姆斯一生只創(chuàng)作了四首交響曲,但在浪漫主義時期,沒有任何一首交響曲在思想深度和構思廣度上能超過勃拉姆斯的作品。他繼承了貝多芬交響樂的傳統(tǒng),以深刻的人道主義和熱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出發(fā),著力表現(xiàn)時代精神風貌和斗爭生活,作品成為貝多芬之后西歐交響音樂的杰出典范。人們把他的《第一交響曲》譽為“貝多芬第十交響曲”。所謂“第十”乃是指本曲續(xù)接于貝多芬“不朽的九大交響曲”之后,成為第十首著名交響曲之意。他的樂曲中充滿斗爭、煩惱、苦悶、失意、喜悅等人間七情六欲的交織,是遍歷人世滄桑者最偉大的精神安慰,也是勃拉姆斯留給世人的精神至寶。 本文通過對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的分析研究,來證明勃拉姆斯對19世紀下半葉的交響曲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勃拉姆斯 交響曲 結構分析 音樂特征 藝術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J605
【目錄】: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緒論10-14
- 一、研究現(xiàn)狀11-12
- 二、研究意義12
- 三、研究方法12-14
- 第一章 勃拉姆斯生平及創(chuàng)作簡介14-20
- 一、勃拉姆斯生平簡介14-17
- 二、勃拉姆斯創(chuàng)作時期簡介17-19
- (一) 創(chuàng)作早期17-18
- (二) 創(chuàng)作中期18
- (三) 創(chuàng)作興盛時期18-19
- (四) 創(chuàng)作晚期19
- 注釋19-20
- 第二章 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20-38
- 一、創(chuàng)作背景20-22
- (一) 時代背景21-22
- (二) 作曲經過22
- 二、第一交響曲結構分析22-33
- 第一樂章23-27
- 第二樂章27-28
- 第三樂章28-29
- 第四樂章29-33
- 三、第一交響曲音樂特征33-37
- 第一樂章33-35
- 第二樂章35
- 第三樂章35-36
- 第四樂章36-37
- 注釋37-38
- 第三章 勃拉姆斯音樂的藝術價值38-41
- 一、音樂中倡導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38-39
- 二、音樂中民族意識的體現(xiàn)39-40
- 注釋40-41
- 結論41-43
- 一、關于作曲家作品的風格41
- 二、我的幾點認識41-42
- 三、關于作曲家的音樂語言42
- 注釋42-43
- 參考文獻43-46
- 勃拉姆斯作品曲目表46-4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48-49
- 致謝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t,
本文編號:9402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94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