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徵之聲”及相關問題辨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24 16:29
本文關鍵詞:“變徵之聲”及相關問題辨析
【摘要】:荊軻和歌為"變徵之聲"一事長期以來被用作先秦已存在七聲音階及可變換調(diào)式而歌的證據(jù),但從他書征引《史記》早期傳本和相關文獻來看,"變徵之聲"四字乃后人擅改,并非《史記》之原貌。"變徵之聲"語本《淮南子·地形訓》之"變徵生商",不過是"商音"之代稱,不當視為古代樂學術語。那種以"變徵之聲"為調(diào)式之一,以及認為變徵調(diào)式適于表現(xiàn)悲涼感情的說法,更有可能是后人誤讀的結(jié)果,既沒有相關文獻的支持,也缺乏樂理上的依據(jù)。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變徵之聲 荊軻 音階 調(diào)式
【分類號】:J609.2
【正文快照】: 一“變徵之聲”一詞最早見于《史記·刺客列傳》荊軻易水送別場面: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慷慨,士皆w嬆,
本文編號:7323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73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