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鋼琴套曲《童年情景》與德彪西鋼琴組曲《兒童園地》音樂特征比較
發(fā)布時間:2017-08-19 14:06
本文關(guān)鍵詞:舒曼鋼琴套曲《童年情景》與德彪西鋼琴組曲《兒童園地》音樂特征比較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童年情景》 《兒童園地》文本分析 二者的異同 兒童化的鋼琴語言 作曲思維理念
【摘要】:德國作曲家、鋼琴演奏家、音樂評論家羅伯特亞歷山大舒曼(RobertAlexander Schuman,1810-1856)和法國作曲家克洛德阿施爾德彪西(ClaudeAchille Debussy,1862-1918)是19世紀(jì)西方音樂潮流中,重要的兩位作曲家。這兩位大師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音樂文化遺產(chǎn),其中不乏有關(guān)于兒童題材的作品。舒曼的鋼琴套曲《童年情景》和德彪西鋼琴組曲的《兒童園地》就是這樣兩部關(guān)于兒童題材的作品。 本篇論文對采用相似題材而創(chuàng)作的兩部音樂作品,對其進行詳細(xì)的音樂文本分析,,從和聲、曲式結(jié)構(gòu)到主題的貫穿發(fā)展,對二者做出針對性的比較,從而做到歸納、吸收、借鑒、創(chuàng)新,總結(jié)概括各自的音樂思維理念,最終達到培養(yǎng)自己發(fā)散性作曲理念的目的。
【關(guān)鍵詞】:《童年情景》 《兒童園地》文本分析 二者的異同 兒童化的鋼琴語言 作曲思維理念
【學(xué)位授予單位】:江西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J624.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錄5-7
- 引言7
- 1 舒曼鋼琴套曲《童年情景》與德彪西鋼琴組曲《兒童園地》7-14
- 1.1 舒曼及其鋼琴套曲《童年情景》7-9
- 1.1.1 舒曼生平簡介7-8
- 1.1.2 舒曼鋼琴套曲《童年情景》創(chuàng)作背景介紹8-9
- 1.2 德彪西鋼琴組曲《兒童園地》9-11
- 1.2.1 德彪西生平簡介9-10
- 1.2.2 德彪西鋼琴組曲《兒童園地》創(chuàng)作背景介紹10-11
- 1.3 浪漫主義與印象主義音樂風(fēng)格11-14
- 1.3.1 浪漫樂派音樂特點11-12
- 1.3.2 印象樂派音樂特點12-14
- 2 舒曼鋼琴套曲《童年情景》音樂文本分析14-33
- 2.1 《異國和異國人民》音樂文本分析14-16
- 2.2 《奇異的故事》音樂文本分析16-18
- 2.3 《捉迷藏》》音樂文本分析18-19
- 2.4 《孩子的請求》音樂文本分析19-21
- 2.5 《無比的幸�!芬魳肺谋痉治�21
- 2.6 《重要事件》音樂文本分析21-22
- 2.7 《夢幻曲》音樂文本分析22-24
- 2.8 《火爐旁》音樂文本分析24-25
- 2.9 《木馬游戲》音樂文本分析25-26
- 2.10 《過分認(rèn)真》音樂文本分析26-27
- 2.11 《驚嚇》音樂文本分析27-29
- 2.12 《入睡》音樂文本分析29-31
- 2.13 《詩人的話》音樂文本分析31-33
- 3 德彪西鋼琴組曲《兒童園地》音樂文本分析33-63
- 3.1 《練習(xí)曲“博士”》音樂文本分析33-38
- 3.2 《小象催眠曲》音樂文本分析38-43
- 3.3 《洋娃娃的小夜曲》音樂文本分析43-50
- 3.4 《雪花飛舞》音樂文本分析50-57
- 3.5 《牧童》音樂文本分析57-60
- 3.6 《木偶的步態(tài)舞》音樂文本分析60-63
- 4《童年情景》與《兒童園地》音樂素材特征比較63-81
- 4.1 音樂結(jié)構(gòu)比較64-66
- 4.2 調(diào)性和聲比較66-73
- 4.3 主題旋律比較73-81
- 5 兒童的鋼琴化語言及作曲思維理念的運用81-86
- 5.1 浪漫的兒童語言81-84
- 5.2 作曲思維理念的運用84-86
- 結(jié)論86-87
- 參考文獻87-88
- 致謝88-89
-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著)及科研情況8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常樺;舒曼和他的鋼琴作品[J];鋼琴藝術(shù);2003年01期
2 朱雅芬;二十世紀(jì)法國作曲家(上)[J];鋼琴藝術(shù);2004年11期
3 陳國權(quán);論印象結(jié)構(gòu)——德彪西的曲式思維及其結(jié)構(gòu)形態(tài)[J];音樂研究;1990年01期
本文編號:7011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70112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