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三套鋼琴組曲的民間因素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巴托克三套鋼琴組曲的民間因素研究
【摘要】:貝拉·巴托克是匈牙利著名的民族音樂學家,作曲家,鋼琴家,一生致力于民間音樂的采集與研究工作,他成功地將民間因素與二十世紀的作曲技法相結(jié)合,賦予民間音樂以前所未有的意義,是新民族樂派中對鋼琴音樂貢獻最大的一位。本文旨在通過對巴托克三套鋼琴組曲的研究,揭示出每套組曲中所蘊含的民間因素,為準確把握巴托克鋼琴作品的演奏風格與教學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本文以組曲作為切入點,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從三個章節(jié)加以論述,第一章概述巴托克的創(chuàng)作背景,主要介紹二十世紀的鋼琴音樂流派,巴托克的成長環(huán)境及其對與民間音樂的采集;第二章重點對三套鋼琴組曲進行分析,根據(jù)三套組曲與民問因素結(jié)合程度的不同,重點從節(jié)奏類型,調(diào)式音階,音程,動機,固定音型,雙調(diào)式等方面進行分析,概括總結(jié)出三套組曲中所體現(xiàn)的民間因素的特點;第三章闡明巴托克的鋼琴音樂在演奏與教學中給我們的啟示,進一步論述在鋼琴文獻中的地位與研究價值。 巴托克的鋼琴作品在演奏技巧與音樂表現(xiàn)上獨樹一幟,填補了傳統(tǒng)演奏與教學的空白,為我們認識匈牙利,東歐的民族民間音樂及二十世紀的音樂語言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關(guān)鍵詞】:巴托克 鋼琴組曲 民間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J624.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錄5-6
- 前言6-7
- 第一章 創(chuàng)作背景7-10
- 第一節(jié) 二十世紀的鋼琴音樂流派7-9
- 第二節(jié) 巴托克的成長環(huán)境及對民間音樂的采集9-10
- 第二章 民間因素在三套鋼琴組曲中的不同體現(xiàn)10-43
- 第一節(jié) 三套鋼琴組曲的創(chuàng)作分析10-40
- 一、《十四首短曲》的創(chuàng)作及特點10-21
- 二、《組曲》的創(chuàng)作及特點21-27
- 三、《戶外》的創(chuàng)作及特點27-40
- 第二節(jié) 民間因素的特色總結(jié)40-43
- 第三章 演奏風格與教學意義43-70
- 第一節(jié) 巴托克三套鋼琴組曲的整體風格43-44
- 第二節(jié) 演奏與教學要點44-67
- 一、《十四首短曲》44-51
- 二、《組曲》51-59
- 三、《戶外》59-67
- 第三節(jié) 演奏與教學啟示67-70
- 結(jié)論70-71
- 參考文獻71-73
- 一、中文參考文獻71-72
- 二、英文參考文獻72-73
- 致謝73-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穎;走近巴托克——聽《舞蹈組曲》隨感[J];音樂愛好者;2000年02期
2 肖桂彬;理性與創(chuàng)造——從《八首匈牙利民歌主題即興曲》看巴托克的音樂創(chuàng)作思維[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翟繼鋒;源于民族取其精 融通古今辟新徑——論巴托克《小宇宙》創(chuàng)作中的二十世紀新思維[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1993年04期
4 薛藝;種子的力量──巴托克兩首鋼琴曲分析[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5 李雪梅;巴托克《小宇宙》的鋼琴技術(shù)課題與個性特征(一)[J];鋼琴藝術(shù);1997年02期
6 康澎;從巴托克的《樂隊協(xié)奏曲》看他的音樂風格[J];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7 艾爾諾·倫德瓦伊;馬國華;;巴托克音樂中的二元性與綜合性[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89年03期
8 朱彤;巴托克《獻給孩子們》體現(xiàn)的教育觀念[J];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4年01期
9 王誠;;論巴托克的創(chuàng)作風格[J];東方藝術(shù);2010年S1期
10 張黎;;民俗性節(jié)奏與個性化音樂的融合——論析巴托克鋼琴組曲Op.14[J];藝術(shù)研究;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波;;巴托克與他的《小宇宙》[A];學校藝術(shù)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2 楊紫藜;;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對我國中學音樂教育的啟示[A];學校藝術(shù)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3 徐平力;;和聲教學中的近現(xiàn)代和聲理論[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高偉;;高師鋼琴教學內(nèi)涵的二維闡釋——一種基于音樂審美與文化傳承理念的解讀[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5 王丹琴;;東西交融:柯達伊教學體系中的多元性分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建;“郵思”巴托克[N];音樂周報;2002年
2 宋湘鍇;重視民間音樂的巴托克[N];音樂周報;2007年
3 高為杰;巴托克的絕筆之作[N];音樂周報;2004年
4 張蕾;白建宇攜手愛樂演繹巴托克名篇[N];音樂周報;2005年
5 宋湘鍇;重視民間音樂的作曲家巴托克[N];音樂周報;2007年
6 宋湘鍇;重視民間音樂的作曲家巴托克[N];音樂周報;2007年
7 李瑾;“巴托克”在齊默爾曼手中出新[N];音樂周報;2005年
8 智明;鮑元愷和巴托克的“對話”[N];音樂周報;2006年
9 潘陽;緊張詭異的天外之音[N];信息時報;2000年
10 何文波;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鋼琴音樂會[N];中國文化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曉燁;賦格寫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傅佳星;巴托克鋼琴組曲《在戶外》的藝術(shù)特色及演奏之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莉娜;巴托克鋼琴組曲《戶外》音樂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劉霄;巴托克鋼琴組曲《在戶外》的音樂特色與演奏探索[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4 查力蒙;巴托克三套鋼琴組曲的民間因素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5 楊潤;鋼琴組曲《西藏素描》與《滇南山謠三首》研究[D];河南大學;2010年
6 林永源;鋼琴組曲《“長短”的組合》創(chuàng)作中民族風格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瑾;譚盾鋼琴組曲《憶》的音樂與演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8 王江波;鋼琴組曲《西藏素描》的分析與演奏[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甜;常態(tài)與裂變:巴托克音樂創(chuàng)造的雙重維度[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婷;柴科夫斯基舞劇音樂《胡桃夾子》鋼琴組曲演奏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6939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693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