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美的音詩——浪漫曲《夜鶯與玫瑰》探析
本文關鍵詞:凄美的音詩——浪漫曲《夜鶯與玫瑰》探析
【摘要】:《夜鶯與玫瑰》是里姆斯基一科薩科夫創(chuàng)作的眾多聲樂作品中頗具代表性的一首浪漫曲。本文從該作品真誠、錯愛、凄美的意境以及曲式特點等方面分析入手,并結合筆者的演唱體會,對這一首浪漫曲微觀分析,進而探究如何更好的闡釋這首經(jīng)典作品。
【作者單位】: 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聲樂與歌劇系;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星海音樂學院教研室;
【關鍵詞】: 里姆斯基-柯薩科夫 浪漫曲 演唱特點
【分類號】:J616
【正文快照】: 弓I言作為一種詩歌與音樂完美結合的聲樂體裁,浪漫曲具有很強的文學性、抒情性和藝術性。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浪漫曲大都取材于同時代著名詩人的作品,這些作品往往精美絕倫,側重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曲調富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有著一定的思想內涵。他的旋律艷麗、抒情,明朗而溫馨,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一豐;;海菜腔的演唱對中國民族聲樂教學的啟示[J];大舞臺(雙月號);2009年01期
2 鄔丹;;民族聲樂演唱的藝術處理[J];大舞臺;2011年06期
3 劉長瑜;海南黎族民歌的演唱特點初探[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4 劉波;;淺談在教學中流行演唱技巧的重要性[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19期
5 張利珍;;梅縣松口客家山歌的音樂特征與演唱特點的探析[J];嘉應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蔣鳴;;淺析中國近代藝術歌曲的發(fā)展與演唱特點[J];藝術教育;2011年07期
7 邵小萌;;論桐柏山歌的藝術特征[J];電影評介;2006年14期
8 王新惠;;陜北民歌襯詞襯腔論析[J];中國音樂;2007年03期
9 陳菊芬;;客家山歌的演唱特點與方法之我見[J];嘉應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10 宋一;王少艷;;西方歌劇及藝術歌曲的演唱特點之比較[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楊瑞慶;;淺談歌曲演唱輔導中的逆向順序[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2 李建英;;試論白族民歌及演唱法[A];民族文化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論叢(第三輯)[C];2011年
3 徐熳;趙琳;;解讀十七大:創(chuàng)造無愧偉大時代的河北地方文化精品——以河北昌黎縣民歌為例[A];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諧——河北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房巍;“吸鐵石”融合古典流行[N];音樂周報;2008年
2 劉琪;從《學習雷鋒好榜樣》到《那個士兵真好》[N];音樂周報;2005年
3 王建柱;李遇秋:與《長征組歌》一同走過40年[N];天津日報;2006年
4 戈弘;揚州的“原生態(tài)民歌”[N];揚州日報;2006年
5 陸梓;歌手離不開伴奏帶[N];音樂周報;2003年
6 胡海蓮;門源搶救挖掘出回族宴席曲八十余種[N];青海日報;2007年
7 劉文麗;試論美聲唱法的特點[N];黔西南日報;2009年
8 記者 王素芳;中國音樂金鐘獎首屆流行音樂大賽落幕[N];中國藝術報;2007年
9 韓昌梅;少數(shù)民族聲樂 應突出民族特色[N];音樂周報;2003年
10 ;政協(xié)委員唱政協(xié):“我們是相親相愛的兄弟姐妹”[N];音樂生活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海明;普萊與特菲爾的演唱特點之對比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2 范紅霞;論中國改編民歌的演唱特點[D];河南大學;2003年
3 羅九紅;二夾弦戲曲音樂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4 馮翔祺;試論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qū)達斡爾族民歌風格及演唱特點[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5 趙斌;兼收并蓄 相得益彰[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6 郝穎;論柴科夫斯基藝術歌曲及演唱特點[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李寧;心靈深處的歌[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8 周詠梅;建威揚德 風敵勸士[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9 戴濱霞;荊州花鼓戲的音樂與演唱特點的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7年
10 孫靜;論柏遼茲聲樂套曲《夏夜》的風格與演唱[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6189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61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