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福建海上音樂交流的初步研究(1840~1949)
發(fā)布時間:2017-05-17 13:08
本文關鍵詞:近代福建海上音樂交流的初步研究(1840~1949),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福建音樂以海洋為依托,,與世界許多沿海國家產(chǎn)生過密切的音樂交流活動。特別是1840年以來,東南沿海海域的開放,使福建成為西方文化進入我國和我國文化向東南亞等國傳播的前沿陣地,福建音樂在交融和碰撞中形成了自己鮮明的個性特征,促進了中外音樂交流的發(fā)展。 本文運用了調(diào)查采訪、文獻、統(tǒng)計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史料的基礎上,著重從音樂輸入和輸出兩個方面出發(fā),對1840~1949年福建音樂交流活動進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分析。輸入主要敘述了西方音樂在基督教教堂和教會學校的發(fā)展情況,說明教堂音樂和教會學校音樂教育在客觀上是西方音樂傳入福建的重要途徑。輸出主要立足于福建與東南亞這一特殊的歷史地理關系,對福建音樂在東南亞的傳播及其影響作初步的探討,肯定了福建華僑華人對閩樂傳播做出的歷史貢獻。本文力圖更多地搜集整理福建音樂向外傳播和西洋音樂傳入福建的歷史資料,試圖進一步了解近代福建音樂交流的歷史情況,闡述了福建在近代中外音樂交流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福建音樂 西洋音樂 基督教 東南亞 傳播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J609.2
【目錄】:
- 序言8-12
- 第一章 背景12-19
- 第一節(jié) 西樂源源東進12-16
- 第二節(jié) 閩樂飄洋過海16-19
- 第二章 輸入19-49
- 第一節(jié) 教堂音樂19-27
- 一、 教堂音樂曲譜19-24
- 二、 教堂音樂活動24-27
- 第二節(jié) 教會學校音樂27-41
- 一、 音樂活動27-31
- 二、 演出31-34
- 三、 藏書34-41
- 第三節(jié) 外籍與留學歸閩教師及教學41-49
- 一、 外籍音樂教師41-45
- 二、 留學歸閩工作者45-49
- 第三章 輸出49-76
- 第一節(jié) 福建音樂傳播東南亞49-62
- 一、 種類49-59
- 二、 區(qū)域音樂59-62
- 第二節(jié) 東南亞對福建音樂的吸收62-70
- 一、 南曲社團62-65
- 二、 戲曲戲班的組建和民俗宗教的演出場合65-70
- 第三節(jié) 福建音樂向東南亞傳播的方式及其影響70-76
- 一、 福建音樂向東南亞傳播的方式70-73
- 二、 移民傳統(tǒng)對福建音樂文化的影響73-76
- 第四章 特點76-85
- 第一節(jié) 西樂漸入閩,融合與發(fā)展76-78
- 第二節(jié) 閩樂傳海宇,縈系游子心78-80
- 第三節(jié) 承前啟后,連綿不斷80-82
- 第四節(jié) 偏安東偶,獨領風騷82-85
- 結論85-86
- 附錄86-98
- 參考文獻98-102
- 后記102-103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寄萍;南音“郎君”文化現(xiàn)象及海內(nèi)外傳播方式[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廖紅宇;福建鋼琴音樂發(fā)展歷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文南;英國傳教士賓為霖與《天路歷程》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秀緞;福州基督教會音樂與詩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2 吳巍巍;基督教與近代閩北社會[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3 蔣培鋒;清代中央與福建地方政府對基督教的政策與管理[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4 潘江濱;福州基督教教堂史跡考察與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5 梁虹;論南洋四國的中國藝術(1644-1949)[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雯霞;基督教音樂在當代中國城市文化環(huán)境中的發(fā)展與演變[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近代福建海上音樂交流的初步研究(1840~1949),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34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37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