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貝多芬的《迪亞貝利變奏曲》——兼談早期鍵盤變奏曲的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17-05-07 12:07
本文關鍵詞:試論貝多芬的《迪亞貝利變奏曲》——兼談早期鍵盤變奏曲的發(fā)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貝多芬的《迪亞貝利變奏曲》是變奏曲史上的杰作之一。本文對該作品的兩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一、主題(1、主題來源;2、“滑稽性模仿”——貝多芬對迪亞貝利主題的文化定位;3、主題動機化的處理);二、結構(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第三部分),同時針對音樂創(chuàng)作具有歷史傳承性這一特點,,在文中不僅涉及到貝多芬早、中、晚期的鋼琴變奏曲作品,也對貝多芬之前的鍵盤變奏曲的發(fā)展做了一個簡要的追述。在此基礎上得出兩個觀點:一、貝多芬的鋼琴創(chuàng)作在32首鋼琴奏鳴曲中達到了高潮,《迪亞貝利變奏曲》的鮮活和豐富卻證明了他的鋼琴創(chuàng)作力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更強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迪亞貝利變奏曲》甚至可以看做是32首鋼琴奏鳴曲的一種延續(xù)。二、《迪亞貝利變奏曲》中所體現出的既繼承傳統又突現個性的特點,使之成為繼《戈德堡變奏曲》之后變奏曲史上的又一杰作。
【關鍵詞】:貝多芬 變奏曲 主題 動機 滑稽性模仿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J609.1
【目錄】:
- 前言5-9
- 第一部分 貝多芬之前的健盤樂器變奏曲9-25
- (一) 文藝復興時期的變奏曲9-13
- (二) 巴羅克時期的鍵盤變奏曲13-20
- (三) 貝多芬之前古典時期的鍵盤變奏曲20-25
- 第二部分 《迪亞貝利變奏曲》之前貝多芬的鋼琴變奏曲25-41
- 一、 早期25-32
- 1 、 主題26-28
- 2 、 變奏手法28-32
- 二、 中期32-41
- 1 、 主題33-35
- 2 、 變奏手法35-41
- (1) 固定和聲變奏35-36
- (2) 裝飾變奏36-37
- (3) 性格變奏37-41
- 第三部分 《追亞貝利變奏曲》41-73
- 一、 主題分析42-53
- 1 、 創(chuàng)作過程42-46
- 2 、 “滑稽性模仿”(Parody)--貝多芬對迪亞貝利主題的文化定位46-49
- 3 、 主題動機化的處理49-53
- 二、 結構審視53-73
- 1 、 第一部分54-58
- 2 、 第二部分58-64
- 3 、 第三部分64-73
- 結語73-76
- 附錄一、 參考文獻76-78
- 附錄二、 貝多芬器樂變奏曲作品表78-84
- 后記84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伍維曦;;19世紀上半葉德國浪漫主義音樂中古典形式與時代精神的矛盾及其成因(上)——以舒曼《交響練習曲》為例[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2 潘安婧;;音樂的“布局謀篇”——淺觀修辭對音樂結構的作用[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趙彩娟;貝多芬早期鋼琴變奏曲[D];河南大學;2011年
2 周青;克拉拉·舒曼的三首變奏曲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宇;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末樂章研究[D];延邊大學;2007年
4 毛亮;貝多芬《c小調三十二段變奏曲》創(chuàng)作分析與演繹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12年
5 孟昱;“變奏”應用于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6 周揚帆;門德爾松《d小調莊嚴變奏曲》的分析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試論貝多芬的《迪亞貝利變奏曲》——兼談早期鍵盤變奏曲的發(fā)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98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34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