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音樂作品的戲劇性——以梅西安《末日四重奏》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10-07 00:07
中世紀以來,西方音樂的創(chuàng)作具有不同的風格特點,從最早的單聲部音樂到多聲部音樂,再從巴洛克音樂到近現(xiàn)代的序列音樂、偶然音樂,音樂風格不斷變化。在這個過程中,戲劇性不斷增強,正是這些戲劇性的聽覺感受,使得人們在情感上產(chǎn)生強烈共鳴。不同時期的作品戲劇性體現(xiàn)也各不相同,主要通過曲式結(jié)構(gòu)、配器、和聲三個方面呈現(xiàn)。本文通過分析近現(xiàn)代作曲家梅西安的《末日四重奏》,系統(tǒng)地闡述音樂作品的戲劇性表現(xiàn)。
【文章來源】:影劇新作. 2020,(02)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奏鳴曲式調(diào)性邏輯的理論與實踐[J]. 冶鴻德,康建東.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11(04)
[2]十八、十九世紀之交奏鳴曲式中的“三調(diào)呈示部”[J]. 曾祥吉.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1(04)
[3]論圣-桑的音樂形式觀[J]. 王旭青. 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08(02)
[4]作曲專業(yè)配器法課教學形式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兼談《音樂藝術專業(yè)理論電子教程軟件<管弦樂配器法1.0>》的誕生[J]. 黃旭. 音樂探索. 2007(03)
[5]對梅西安有限移位模式的延展思考[J]. 陳國威. 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 2006(S1)
[6]序列與反序列:梅西昂《時值與力度的模式》[J]. 梁晴.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6(01)
[7]弦索樂配器研究[J]. 傅利民.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5(03)
[8]梅西安色彩和弦表解析[J]. 鄭中.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4(03)
本文編號:3421000
【文章來源】:影劇新作. 2020,(02)
【文章頁數(shù)】: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奏鳴曲式調(diào)性邏輯的理論與實踐[J]. 冶鴻德,康建東.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 2011(04)
[2]十八、十九世紀之交奏鳴曲式中的“三調(diào)呈示部”[J]. 曾祥吉.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11(04)
[3]論圣-桑的音樂形式觀[J]. 王旭青. 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 2008(02)
[4]作曲專業(yè)配器法課教學形式和手段的創(chuàng)新——兼談《音樂藝術專業(yè)理論電子教程軟件<管弦樂配器法1.0>》的誕生[J]. 黃旭. 音樂探索. 2007(03)
[5]對梅西安有限移位模式的延展思考[J]. 陳國威. 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 2006(S1)
[6]序列與反序列:梅西昂《時值與力度的模式》[J]. 梁晴.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6(01)
[7]弦索樂配器研究[J]. 傅利民. 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5(03)
[8]梅西安色彩和弦表解析[J]. 鄭中.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4(03)
本文編號:34210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342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