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王光祈定位的研究——以相關研究者的言論及著述為例
[Abstract]:Wang Guangq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modern music history prompted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to study it diligently. In previous studies, the appearance and endoplasm of "Wang Guangqi's orientation" were scattered in various unpublished mimeograph materials, live recordings of meetings and written materials in official public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people,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two perspectives of history and reality and context (context), combined with the remarks and writings of the authoritative researchers of Wang Guangqi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since 1940, so as to study the direction of Wang Guangqi'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ing trend of (ethnomusicology), which is emerging in Germany and the burgeoning ethnomusicology in the future, even foreshadowing and studying again the historical phenomena, such as the context of the times,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etc. It also needs to be further involved in order to truly reproduc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Wang Guangqi's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作者單位】: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分類號】:J609.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惠欣,楊雪敏;歌唱語言的培養(yǎng)及運用[J];邯鄲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王超慧;中日音樂文化交流的歷史淵源[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3年02期
3 陳星;弘一大師考論三題[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4 郭建民,趙世蘭;六十年來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土”“洋”關系的微妙變化[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錢仁平;譚小麟研究之研究(下)[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明言;百年奏鳴——20世紀中國音樂歷史研究的若干問題[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7 樓徐燕;論蕭友梅的國樂觀[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S1期
8 郭旭;;我國早期藝術歌曲的風格探析——以趙元任的作品為例[J];濟寧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9 羅莉,華明玲;論趙元任對中國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的貢獻[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10 譚永局;;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及其二胡藝術[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麗虹;延安魯藝音樂教育中的政治因素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勇;王光祈留德生涯與西文著述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
3 王悅;市場化經營下我國劇場的設計思路更新研究[D];清華大學;2011年
4 盛雯;中國歌劇表演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袁媛;聲樂教學中女高音常見問題的分析及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常毅敏;扎根民族 追求自己的理想[D];河南大學;2011年
3 韓冰;孜孜潤育筑心樓 桃李枝下好園丁[D];河南大學;2011年
4 華明玲;樸素的音樂語言 深厚的民族情感[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丁璐;中國音樂史研究的科學化進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6 沈菡;論20世紀上半葉中國普通學校音樂課程標準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7 劉航;中國小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的社會文化研究[D];中國傳媒大學;2008年
8 王少為;躊躇滿志歌者心 桃李滿園藝術路[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常晶;淺析田漢早期新詩與歌詞創(chuàng)作[D];西南大學;2008年
10 馬方圓;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俞玉滋 ,修海林;論王光祈的音樂思想[J];音樂研究;1984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曼玲;論發(fā)展我國民族的新音樂[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1995年03期
2 彭志敏;為了學科建設的當務之急——寫在《現(xiàn)代音樂作曲技術理論叢書》出版之際[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3 顏峻;;新音樂[J];書城;2005年06期
4 何乾三;美國音樂簡訊三則[J];音樂研究;1988年02期
5 李國慶;我們的樂壇需要什么[J];北方音樂;1996年05期
6 蔡夢;20世紀中國音樂發(fā)展概貌(四) 以“抗日救亡”歌詠活動為中心的新音樂運動[J];中國音樂教育;2000年10期
7 周日升;;新音樂[J];科技資訊;2005年33期
8 李環(huán)球;;藍藍的海 靜靜的夜——日本前衛(wèi)電音高手YOSHIHIRO HANNO[J];音樂大觀(非音樂);2007年12期
9 任也韻;汪莉;;呼喚新音樂歌唱藝術——聽荷蘭女中音歌唱家雅妮·普蘭格新音樂獨唱音樂會后的思考[J];人民音樂;2011年04期
10 茅于潤;;一個星期日的午后——關于“新音樂”的對話[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8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謝地坤;;新藝術的希望之光或假象——簡論阿多諾的藝術哲學[A];美學在中國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北塔;;“蝙蝠依聲音飛翔”——談葉維廉詩歌中的音樂或樂音[A];葉維廉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孫斌;;從啟蒙之光到虛擬世界——從流亡者阿多諾談起[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4)[C];2004年
4 毛公寧;;對新疆“7·5”事件所反映出的有關問題的看法[A];當代中國民族宗教問題研究(第5集)[C];2009年
5 董馨;資民筠;;音樂治療與1/f波譜現(xiàn)象[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3年
6 張燕;李燕萍;;基于內容分析和點擊率記錄的混合音樂推薦系統(tǒng)[A];2009年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邵文光;;電視媒體在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的挑戰(zhàn)(發(fā)言提綱)[A];北京論壇(2006)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對人類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傳播、媒介與創(chuàng)意產業(yè)-對后工業(yè)文明的思考”新聞傳播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8 張立麗;古小丹;;對當代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探討[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德祥;《記憶的證明》:超越狹隘民族主義[N];北京日報;2005年
2 ;新音樂課程漫談(五)[N];音樂周報;2002年
3 梁雷;“新音樂”的土壤[N];音樂周報;2004年
4 ;新音樂課程漫談[N];音樂周報;2002年
5 山文;新音樂之聲[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6 ;新音樂課程漫談(四)[N];音樂周報;2002年
7 ;新音樂課程漫談(七)[N];音樂周報;2002年
8 ;新音樂課程漫談(三)[N];音樂周報;2002年
9 ;新音樂課程漫談(九)[N];音樂周報;2002年
10 ;新音樂課程漫談(二)[N];音樂周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長春;20世紀上半葉中國音樂思潮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2 葉松榮;斷裂與失衡[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3 李統(tǒng)興;歧路短歌[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李爽;中國社會學社成員社會建設思想研究(1928-1937)[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張娟;臺灣新音樂(1945-1960)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
6 戴俊超;20世紀上半葉中國音樂社團概論[D];中國音樂學院;2010年
7 黃莉;中華體育精神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8 劉貞銀;東亞三國近現(xiàn)代音樂變遷的比較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9 孟飛;第三條道路[D];南京大學;2013年
10 肖梅;中國大陸1900—1966民族音樂實地考察——編年與個案[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紅星;胡適實用主義之認識[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2 楊俊海;尋根[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3 宮萍;趙lㄒ衾炙枷胙芯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4 陳克;黃自及其合唱作品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3年
5 陳重;西藏和平解放后漢藏音樂、舞蹈文化交流[D];西藏大學;2008年
6 郝燕;論我國檢警模式之選擇[D];吉林大學;2008年
7 崔慧子;何安東抗戰(zhàn)時期音樂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金奇;論作為音樂評論家的舒曼[D];天津音樂學院;1996年
9 聶大富;“修正派”與“正統(tǒng)派”之間一場未竟的辯論[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2年
10 黃迎新;莫凡鋼琴組曲《西子影集》作曲技法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2281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22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