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tài)宣傳對美感經(jīng)驗的征用——論瓦格納的一段著名樂曲在電影中的運用
本文選題:意識形態(tài)幻象 + 瓦格納; 參考:《人民音樂》2010年10期
【摘要】:正一、《女武神之騎》的情緒煽動作用本來,音樂營造的是一種純粹的美感,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是不需要解釋就能感知、就能欣賞的。但是當它與文字、與敘事性的畫面結合使用時,就能夠表現(xiàn)出作者態(tài)度,就能夠被一種宣傳目的所征用。在音樂史上,瓦格納的音樂創(chuàng)作被認為是比較富于激情的,他的音樂與歌詞的結
[Abstract]:First, the emotional agitation of female Wushu originally, music creates a pure sense of beauty, which acts directly on the human senses and can be perceived and appreciated without explanation. But when it is used with words and narrative pictures, it can express the author's attitude and be requisitioned for a propaganda purpose.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Wagner's music cre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more passionate, his music and lyrics of the knot
【作者單位】: 北京科技大學藝術教育中心;
【分類號】:J6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曉琴;;聲樂套曲談薈(中)[J];音樂生活;2011年07期
2 邵彬;;談瓦格納樂劇的主導動機體系在現(xiàn)代影視作品中的應用[J];當代電影;2011年09期
3 司馬勤;李正欣;;銀幕上的作曲家靠譜嗎?(二)[J];歌劇;2011年07期
4 常樺;;遨游在浪漫情懷與理性技巧之間——李斯特練習曲介紹(十一)[J];鋼琴藝術;2011年07期
5 王兵;趙春武;;淺談中西音樂文化之別[J];群文天地;2011年03期
6 劉倩;;沃爾夫兩首藝術歌曲的分析與演唱[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楊曉琴;;聲樂套曲談薈(下)[J];音樂生活;2011年08期
8 周勇;;淺析斯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之內在涵義[J];作家;2011年16期
9 王磊;馮羿;;審美主體在音樂功能實現(xiàn)中的作用[J];河北學刊;2011年04期
10 周梅梅;;瑪利亞·卡拉斯的歌唱與教學[J];大家;2011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進;;“T——X——D——T”模式與重構之考[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2 趙漢寧;;敘事曲的起源與變遷[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3 張繼農(nóng);;勛柏格與十二音音樂[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許淥洋;哈丁讓瓦格納洗心革面[N];音樂周報;2010年
2 周曉瑩譯;多明戈與瓦格納較上勁了[N];音樂周報;2004年
3 本報駐特拉維夫記者 陳克勤;以色列的“瓦格納風波”[N];光明日報;2001年
4 本報記者 紫茵;瓦格納歌劇經(jīng)典再現(xiàn)輝煌[N];音樂周報;2007年
5 劉雪楓;瓦格納的“指環(huán)”[N];音樂周報;2005年
6 劉雪楓;瓦格納的“指環(huán)”[N];音樂周報;2005年
7 唐若甫 綜合編譯;雙女接管“指環(huán)”[N];音樂周報;2008年
8 史君良;黛博拉·沃伊特聲如洪鐘[N];音樂周報;2009年
9 馬萱 譯自《法新社》;瓦格納系列《指環(huán)》首次亮相俄羅斯[N];音樂周報;2004年
10 顯舟;《瓦格納寓言》[N];音樂周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楊九華;論瓦格納樂劇《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的思想寓意[D];上海音樂學院;2004年
2 曲致正;雷格爾的復調技法探索[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3 凌憲初;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音樂倫理的精神意蘊[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汪濤;他律音樂美學探微[D];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志穎;從瓦格納到尼采[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呂麗;瓦格納戲劇觀念在其歌劇序曲及樂劇前奏曲中的體現(xiàn)[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3 吳文瀚;神界的黃昏[D];鄭州大學;2003年
4 陳韻;融合與分鑣[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5 張維娜;格魯克與瓦格納歌劇創(chuàng)作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劉喜;瓦格納歌劇中音樂與戲劇的關系[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馮妮;論尼采的音樂思想[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徐玲;瓦格納《諸神的黃昏》間奏音樂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6年
9 鄒紅云;瓦格納《魏森東克歌曲》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6年
10 韓坤;論《漂泊的荷蘭人》之于瓦格納歌劇創(chuàng)作的特殊意義[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711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07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