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史角度看十二平均律的發(fā)現(xiàn)
本文選題:朱載土育 + 西蒙.斯蒂芬; 參考:《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摘要】:作為一個文化事件,本文試圖將朱載土育發(fā)現(xiàn)十二平均律的數(shù)式這一偉大成就重新置放在東西方文化史的宏闊視場中加以闡述。首先,分別從音樂與數(shù)學、音樂與歷學兩個角度闡釋東西方在相關(guān)問題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異同,繼而,闡釋朱載土育發(fā)現(xiàn)十二平均律數(shù)式與古代中國將歷學與律學兩個學科交織在一起的學術(shù)實踐的歷史關(guān)聯(lián)與繼承性,進而,揭示朱載土育律學思維的獨特性與突破性。此外,還重新審視被西方人奉為十二平均律數(shù)式"首創(chuàng)者"的西蒙.斯蒂芬所使用的數(shù)式的失誤,從而推翻西方人將其視為"十二平均律數(shù)式首創(chuàng)者"的武斷結(jié)論。正是因為朱載土育的這一律學成果中的某些關(guān)鍵數(shù)據(jù)信息,被明末來華傳教士無意中傳到西方,從而促成西方人對斯蒂芬錯誤數(shù)式的修正,也由此說明現(xiàn)在通用于世界樂壇的十二平均律數(shù)式的原創(chuàng)權(quán),終歸朱載土育所有。
[Abstract]:As a cultural even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position the great achievement of Zhu Zaituyu's discovery of the law of the twelve averages in the grand field of view of the history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First of al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usic and mathematics, music and calendar,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inking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on the related issues, and then explain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on the related issu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storical connection and inheritance between the twelve average law numbers found by Zhu Zai Tuyu and the academic practice in ancient China, which intertwined the two disciplines of calendar and law, and then reveals the uniqueness and breakthrough of Zhu Zai's thinking on the law of education. In addition, it also revisited Simon, who was regarded by Westerners as the first of the twelve-average laws. Stephen's mistakes in the numerals overturned the arbitrary conclusion that Westerners regarded them as the initiators of the law of twelve averages. It was precisely because some of the key data information in Zhu Zaituyu's achievements in this law were inadvertently transmitted to the West by missionaries in China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which led to the correction of Stephen's wrong number form by Westerners. It also shows that the 12-average number of original rights in the world of music are ultimately owned by Zhu Zaituyu.
【作者單位】: 北德克薩斯州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9.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瑾;;合唱訓練中的律學音準研究[J];音樂天地;2010年02期
2 王丹紅;;“從爪子判斷這是一頭獅子”——錢學森天才之路回顧[J];中國科學基金;2010年02期
3 楊智勞;;漫話靈感——淺議靈感的心理特點[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年03期
4 陳玲;;道教思想與數(shù)學思想的互動[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0年01期
5 龔強;;黑龍江冰雪文化禮贊(四十八)——馬背上的英雄民族蒙古族[J];黑龍江史志;2010年04期
6 宋冬菊;;音樂與神奇的“黃金分割”[J];美與時代(下半月);2010年02期
7 王珊;;回溯陳景潤的成名史[J];科學文化評論;2010年01期
8 馮策爾;Birgit Fenzel;戴開元;;美可以度量嗎?[J];科學文化評論;2010年01期
9 范愛侍;;自然啊,您姓什么?[J];天風;2010年03期
10 陳勁峰;;談談器樂學習中內(nèi)心聽覺的培養(yǎng)[J];大眾文藝;2010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藝苗;;試論復調(diào)公共課教學[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韓宇;;三連續(xù)介孔二氧化硅IBN-9的合成及結(jié)構(gòu)解析[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shù)年會第0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李生輝;;用數(shù)學文化打造和諧校園[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 李偉元;;運用數(shù)學史提升中學數(shù)學教學質(zhì)量的案例研究——以對數(shù)定義教學為例[A];第三屆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靜;;從HPM的觀點看中小學數(shù)學教材結(jié)構(gòu)[A];第三屆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曲百友;郭建萍;;從火鏡說起[A];第三屆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陳建輝;;關(guān)于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數(shù)學史的思考[A];第三屆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吳瓊;;例談如何把數(shù)學史融入圓錐曲線的教學[A];第三屆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徐品方;;淺談數(shù)學史融入中學數(shù)學教學[A];第三屆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鄧玫;;用數(shù)學史實詮釋數(shù)學課內(nèi)容的嘗試[A];第三屆數(shù)學史與數(shù)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建松 胡浩;谷超豪:數(shù)學家與詩人的完美統(tǒng)一[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2 本報記者 龔丹韻;母語教育究竟重要在哪兒[N];解放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陳洪標;溫州人的另一面[N];浙江日報;2010年
4 王磊燕;量化投資大師西蒙斯:捕捉市場大量異常瞬間機會來賺錢[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0年
5 記者李佳 黃征 馮欣楠 通訊員 劉一帆 向勇 黃維佳 白方 曹南燕;谷超豪孫家棟獲國家最高科技獎[N];長江日報;2010年
6 記者魏公銘;2009年度國家科技大獎出爐[N];中國食品報;2010年
7 特派記者 章迪思;國家科技五大獎上海再次全覆蓋[N];解放日報;2010年
8 丘成桐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把脈高等教育[N];解放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陳瑞昌 王小兵;海陵中學:靠什么贏得百姓滿意?[N];江蘇教育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劉華;“拼”出來的新局面[N];萊蕪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宇光;維特根斯坦和哥德爾定理[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武猛;曲率有下界的黎曼流形[D];南開大學;2009年
3 張帆;貝努利多項式與冪和等式[D];南開大學;2009年
4 史永堂;Randic指標與圖的若干不變量[D];南開大學;2009年
5 陳永兵;q-差分算子和基本超幾何級數(shù)[D];南開大學;2009年
6 鐘玲平;關(guān)于樹的廣義Randic指標極值問題[D];南開大學;2009年
7 趙昕;常微分方程反周期解的存在性[D];吉林大學;2009年
8 陳明暉;龐加萊在中國[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2006年
9 趙霆雷;線圖與若干典型圖類的交叉數(shù)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馮曉華;伽羅瓦及其理論傳播史[D];西北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真;伽利略科學方法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2 吳晶晶;鋼琴音樂信號的特征識別[D];燕山大學;2009年
3 葛梅芳;關(guān)于高中生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理解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劉余;柏拉圖著作中的數(shù)學[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5 杜雨珊;三角學歷史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6 賴新興;交換環(huán)上C_m型李代數(shù)的標準極大冪零子代數(shù)的導子[D];湘潭大學;2009年
7 梁小花;N-維Hamilton系統(tǒng)的Painleve分析及精確解[D];華僑大學;2009年
8 楊帆;關(guān)于Gamma函數(shù)和Psi函數(shù)的性質(zhì)[D];河南理工大學;2009年
9 錢燕芳;高中生數(shù)學理性精神的培養(yǎng)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10 張春麗;思想與方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育中的滲透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0421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04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