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制度對西周樂舞文化發(fā)展的影響
本文選題:西周 + 禮樂制度 ; 參考:《蘭臺世界》2014年15期
【摘要】:西周王權統(tǒng)治背景下的禮樂制度對西周樂舞文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促進了我國音樂舞蹈文化的發(fā)展。本文主要從西周禮樂制度的背景和內(nèi)容入手,對禮樂制度對西周樂舞文化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影響進行分析。
[Abstract]:The ritual and music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Wang Quan rule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usic and dance culture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to some exten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usic and dance culture in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mainly starts with the background and content of the ritual and music system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ystem on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usic and dance culture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作者單位】: 渭南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分類號】:J609.2;J709.2;K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楊輝;;先秦禮教與樂教之關系及地位變遷考[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吳媚;;淺議西周樂教空前發(fā)展的原因[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22期
3 梅寒;;西周禮樂制度中的音樂教育及其反思精神[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4 景志龍;;西周音樂教育概況及成就[J];職業(yè)時空;2008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賈劍蕾;;西周音樂教育及其歷史意義[J];管子學刊;2010年02期
2 孫寶民;;從周公“制禮作樂”看西周禮樂文化價值[J];蘭臺世界;2013年3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書惠;先秦儒家神道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2 劉書惠;先秦儒家神道觀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黨媛;論樂舞在西周禮樂文明中的體現(xiàn)及作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旗;西周禮樂文化及其意義[J];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2 周迎春;說西周的“宗法制度”[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聶振斌;禮樂文化與儒學藝術精神[J];江海學刊;2005年03期
4 李建;西周初期人文意識與歷史觀念的轉(zhuǎn)變及其意義[J];孔子研究;2004年06期
5 修海林;“人”與“藝”: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育兩種體系的存在與啟示[J];音樂研究;1994年02期
6 黃中偉;西周“禮”、“刑”法制文化辨析[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1期
7 修海林;西周的音樂教育[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96年01期
8 謝子平;秦朝治道與禮樂文化[J];學術論壇;2000年02期
9 張碧波;周公論——兼及西周初期王巫結(jié)合的文化諸問題[J];學習與探索;2005年05期
10 魏欣,裴建偉;西周與唐代音樂教育之比較[J];樂器;2003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建軍;;商周時期的禮樂器組合與禮樂制度的物態(tài)化[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2 王清雷;;史前禮樂制度雛形探源[J];中國音樂學;2007年03期
3 于盼;;淺析西周禮樂制度及其現(xiàn)實中的教育意義[J];大眾文藝(理論);2008年09期
4 項陽;;中國禮樂制度四階段論綱[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張哲;;試論西周禮樂制度對其樂舞創(chuàng)作的影響[J];大眾文藝;2011年07期
6 王林;;對中國古代“禮樂制度”的現(xiàn)代辯證性思考[J];藝術教育;2012年12期
7 廖毅;;夏商時期民間樂舞及其禮樂制度研究[J];蘭臺世界;2013年27期
8 李娟;;禮樂制度對西周樂舞文化發(fā)展的影響[J];蘭臺世界;2014年15期
9 范曉敏;;從康乾時期的樂制更作看清代禮樂制度的發(fā)展[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10 劉東昌;;第九講:中華文化軟實力之禮樂制度的起源與傳承[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3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郝明朝;;從《左傳》用詩看周代禮樂制度的嬗變[A];《春秋》三傳與經(jīng)學文化[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西北民族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王澤民;禮樂制度對中國文化的影響[N];甘肅日報;2009年
2 梅珍生;先秦禮學與中國哲學的發(fā)生[N];光明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丁進;周禮與文學[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馮茂民;《鹿鳴》與周代禮樂制度[D];山西大學;2012年
2 董曉明;殷商樂器的禮樂因素及其演進[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3 董旭彤;隋唐至明代禮樂觀念變化辨析[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4 陳麗雯;周代禮樂制度下《詩經(jīng)》的創(chuàng)作與流傳[D];信陽師范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20100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201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