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已久的“南宋雅樂”將被修復
本文選題:雅樂 切入點:南宋 出處:《音樂創(chuàng)作》2014年04期
【摘要】:正部分摘自于今日早報南宋是公元1127—1279中國南方的一個以杭州為都城的割據王朝,是北宋滅亡后由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一個偏安政權。南宋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發(fā)達、文化繁榮、科技進步的朝代,作為半壁江山的國家卻創(chuàng)造了當時經濟總量世界第一的奇跡;南宋
[Abstract]:It is a partial excerpt from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 severed dynasty in southern China with Hangzhou as its capital in A.D. 1127-1279, and a partial peace regime established by the imperial family of the Song Dynasty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fter the demise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as a prosperous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the dynasty, as half of the country but created the economic volume of the world's largest miracle; Southern Song Dynasty
【分類號】:J60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國富;揚“雅樂”抑“俗樂”與元雜劇的衰微[J];九江師專學報;2000年01期
2 小寒;;杜夔度音[J];歌海;2002年05期
3 何濤;;論先秦俗樂、雅樂的音聲特征[J];江海學刊;2007年02期
4 李為渠;;宋元時期的宮廷音樂[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5 徐海準;;淺談中韓古文獻中所記載的“洞簫”[J];大舞臺;2010年03期
6 戈麗珠,戈麗芳;論周代的雅樂與俗樂[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7 孫景琛;樂舞文化和舞蹈史學[J];文藝研究;1999年03期
8 王秀臣;“三禮”雅樂的藝術構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9 張耀;;雅樂含義及先周雅樂的表現形態(tài)[J];中國音樂;2006年02期
10 張巨斌;許吉芬;;中國宮廷音樂的歷史沿革和文化特征探析[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科云;張桂才;;論中國南方紅、黃壤地區(qū)飼草開發(fā)的潛力與途徑[A];中國草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論文集[C];2004年
2 郎鳳萍;黃宏;黃輝;黃永勛;郝秀珍;黃克勤;;股骨頭壞死治療儀對股骨頭壞死患者骨結構修復及髖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A];全國中華骨傷名醫(yī)名院名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陳繼川;陳煒;張民;;神經生長因子對周圍性面神經損傷中再生纖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4 宋云;李培中;榮立明;;某農藥廠土壤污染健康風險評價案例研究[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09年
5 李文芳;劉偉;楊紅華;章杰;傅建華;劉麗忠;;鼻缺損的皮瓣修復[A];美麗人生 和諧世界——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醫(yī)學美學與美容學術年會、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20周年慶典暨第三屆兩岸四地美容醫(yī)學學術論壇論文匯編[C];2010年
6 陳金華;徐克定;徐柔遠;;中國南方三疊紀和侏羅紀的生物地理區(qū)系問題[A];中國古生物學會第21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7 高業(yè)祿;方正兵;;潘-礦東-采區(qū)煤倉修復的合理施工方案[A];礦山建設工程新進展——2005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文集(下冊)[C];2005年
8 郎鳳萍;黃宏;黃輝;黃永勛;郝秀珍;黃克勤;;股骨頭壞死治療儀對骨結構修復及髖關節(jié)功能的影響[A];全國第六次骨病學術會議暨百名杰出骨科專家評選活動論文集[C];2005年
9 余小妹;吳國海;何光輝;;鼻頰部旋轉皮瓣修復下瞼瘢痕性瞼外翻[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眼科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08年
10 張偉;官習鵬;徐斌;徐國風;;生物型神經導管修復周圍神經缺損的實驗研究[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楊楠 實習生 王蓉;經濟增長快 半數靠科技[N];寶雞日報;2006年
2 萬里;哈密市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N];哈密報(漢);2006年
3 通訊員 侯福戰(zhàn) 王世友 李云祥;任城以科技夯實產業(yè)經濟龍骨[N];濟寧日報;2006年
4 查錫雄;我市積極創(chuàng)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縣(市)區(qū)[N];南通日報;2007年
5 記者 楊文興;增強科技意識共建創(chuàng)新型汕頭[N];汕頭日報;2006年
6 記者 李廣濤 馮建長 實習記者 翟永平;中金黃金努力打造“科技中金”[N];中國黃金報;2006年
7 葛鑄聰邋孫海冰 陳景春 鄧廷輝;我市連續(xù)三次被命名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N];東營日報;2008年
8 馮海波邋通訊員 梁勁梅;陽江榮獲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N];廣東科技報;2008年
9 王丑龍 劉秀麗 曹克順;太重靠科技進步產值成功躍百億[N];大眾科技報;2009年
10 本報通訊員 王傳振 王新懷;科技進步為奎屯經濟騰飛添翼[N];伊犁日報(漢);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利華;宋代雅樂樂歌研究[D];南開大學;2012年
2 董立彬;科技進步視角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王守寶;科技進步與經濟發(fā)展的相關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宋志紅;南宋名將韓世忠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5 陸建猷;《四書集注》與南宋四書學[D];西北大學;1999年
6 張小梅;唐代中日音樂文化交流史專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輝;宋金交聘制度研究(1127-1234)[D];復旦大學;2005年
8 解旬靈;南宋四靈詩派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9 曹貞華;西周至唐宮廷雅樂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10 汪慧玲;科技進步對勞動就業(yè)影響的實證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奇平;中國科技進步與經濟發(fā)展互動關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2 劉倩;西漢雅樂發(fā)展探析[D];山東大學;2010年
3 路佳琳;北宋景yP—嘉yP年間的雅樂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2年
4 劉建峰;我國農業(yè)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3年
5 聶叢竹;中國雅樂在朝鮮半島的傳播與流變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鄭海兵;我國農業(yè)科技進步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翠;科技進步對上海市經濟增長作用的測算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4年
8 王紅云;電力工業(yè)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及模型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01年
9 張桂華;科技進步與我國執(zhí)政黨的先進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鄭良友;科技進步與農業(yè)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7005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700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