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義”的內(nèi)涵
本文關(guān)鍵詞: 新古典主義 斯特拉文斯基 《八重奏》 《普契捏拉》 出處:《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根據(jù)西方學者的研究,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義"的內(nèi)涵是含混不清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語境中、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從不同的角度對這個術(shù)語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本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對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的涵義作一番明晰的梳理、評述和總結(jié)。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western scholars, the connotation of Stravinsky's "Neoclassicism" is ambiguous. Different people stand in different positions in different context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s term is different from different angles.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will make a clear comb, comment and summary on the meaning of Stravinsky's "Neoclassicism".
【作者單位】: 中央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
【正文快照】: 序言“新古典主義”是西方音樂史上使用最頻繁、意義最含混的術(shù)語之一,當這個術(shù)語在20年代與斯特拉文斯基捆綁在一起時,其面目愈發(fā)的可疑:從這個詞語的構(gòu)成上來看,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究竟是新的(new)“古典主義”,還是“新古典”的(Neo)主義呢?對于前者來說,“新古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賴誠;;斯特拉文斯基創(chuàng)作軌跡透視[J];藝術(shù)探索;2010年03期
2 鄭燕欣;;脫胎于新古典主義的序列主義——斯特拉文斯基《為莎士比亞詩詞所寫的三首歌曲》之二[J];人民音樂;2010年12期
3 格里菲思;彭鵬;;先鋒派音樂簡史(續(xù)三)[J];南京藝術(shù)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1990年04期
4 李紅梅;李天義;;貝多芬與斯特拉文斯基作品中的英雄主義風格比較[J];電影評介;2008年19期
5 周芷伊;;論斯特拉文斯基音樂作品的多樣性[J];浙江教育科學;2008年05期
6 張竹巖;;淺論社會環(huán)境對斯特拉文斯基音樂風格的影響[J];電影評介;2008年12期
7 李慧霖;;斯特拉文斯基的創(chuàng)作歷程[J];民族音樂;2011年01期
8 黃枕宇,谷東;20世紀音樂概述(四)新古典主義音樂[J];中國音樂教育;1999年04期
9 王子千;;現(xiàn)代樂派的領(lǐng)袖:斯特拉文斯基[J];北方音樂;2009年07期
10 張蓓荔;;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協(xié)奏曲[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靜;;斯特拉文斯基民族主義作品風格的縮影——芭蕾舞劇《春之祭》賞析[A];學校藝術(shù)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2 趙德余;;從新古典主義到演化制度主義——20世紀社會主義改革的重大理論分歧及其政策后果[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3 趙德余;;價格雙軌制的制度特征及其社會福利效應(yīng)——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糧食市場化的新古典主義邏輯[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經(jīng)濟·管理學科卷)[C];2008年
4 高波;;經(jīng)濟發(fā)展理論范式的演變[A];社會主義經(jīng)濟理論研究集萃——紀念新中國建國60周年(2009)[C];2009年
5 譚崇臺;;西方發(fā)展經(jīng)濟學的演變和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反思[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深化企業(yè)改革[C];1987年
6 路艷芬;;淺談幼兒的早期音樂教育[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7 陳超;;從“純于一”到“雜于一”——西川論[A];新詩研究的問題與方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甘璧華;;21世紀中國“傳統(tǒng)和聲教學”的問題與應(yīng)對[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9 鄒薇;;西方發(fā)展經(jīng)濟學中的新階段[A];鄧小平理論與我國經(jīng)濟學的發(fā)展[C];1997年
10 趙海成;;經(jīng)濟增長與制度創(chuàng)新[A];科學發(fā)展觀:理論·模式·實踐——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6年學術(shù)年會文集(2)[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梅芳;新古典主義泰斗——靳尚誼[N];遼寧日報;2001年
2 王志強、婁立平;新古典主義助跑金融文化[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4年
3 陳雅君;探尋城市文化 追求獨特風格[N];中國信息報;2004年
4 吳秉杰;完整地把握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關(guān)系[N];文藝報;2007年
5 王愛紅;中國畫壇焦點訪談之新古典主義人物畫家胡永凱[N];文藝報;2006年
6 李嶠;本季古典與未來相關(guān)[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8年
7 本報記者 包忠;只談技術(shù) 不談風格[N];成都日報;2004年
8 本報記者 李大普;黃茂強:書寫新古典家居王者風范[N];民營經(jīng)濟報;2007年
9 賈曉偉;“修補舊船”的斯特拉文斯基[N];北京日報;2004年
10 中國樓市記者 姜華;合生創(chuàng)展堅持新古典建筑風格[N];中國建設(shè)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紀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音樂觀念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2 黃海晴;余光中新古典主義詩學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王利紅;歐洲浪漫主義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4 徐孟東;20世紀帕薩卡里亞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0年
5 明虹;20世紀俄羅斯宗教音樂創(chuàng)作之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6 馬弦;和諧與秩序的詩化闡釋[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白利兵;柯勒律治莎評的有機美學論[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8 楊健;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jié)構(gòu)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9 劉瑾;薩蒂研究:風格、技術(shù)與價值[D];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
10 程名望;中國農(nóng)村勞動力轉(zhuǎn)移:機理、動因與障礙[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錢亮;斯特拉文斯基《普爾欽奈拉》組曲淺析[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2 李佳篷;莫測的音樂之路[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3 趙冰晶;多彩的人生 多元的風格[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4 葉思敏;簡析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復調(diào)思維作用下的拼貼技法[D];上海音樂學院;2004年
5 李紅梅;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音樂中的英雄主義風格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6 蘇珊;斯特拉文斯基《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音樂學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7 趙蕾;斯特拉文斯基多樣性音樂特征研究[D];云南藝術(shù)學院;2011年
8 劉昭;斯特拉文斯基個性心理探微[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羅娟;普羅科菲耶夫《古典交響曲》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7年
10 向征;斯特拉文斯基《四重奏小品三首》中節(jié)奏和音高的結(jié)構(gòu)力作用[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14522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45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