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提琴民族化的三種模式及其教學
本文關(guān)鍵詞:論小提琴民族化的三種模式及其教學
【摘要】:小提琴在西方享有"樂器皇后"的美譽,18世紀初傳入中國后,開始與我們本民族的文化相融合,開啟了小提琴民族化的歷程。本文在黑格爾美學的背景下,把小提琴的民族化歸納三種模式:司徒夢巖模式(馬思聰模式)、劉天華模式和戲曲模式。第一種模式可以稱為小提琴的外在之變,第二種模式為內(nèi)在之變,第三種模式為內(nèi)外之變。這三種模式中,業(yè)界對第一種模式的相關(guān)研究比較多見,而對后兩種模式即劉天華模式和戲曲模式則研究較少。在本文中,筆者將對以上問題做出深入探討,并進一步匯集了幾種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的經(jīng)驗點滴,供大家交流參考。
【作者單位】: 山西戲劇職業(yè)學院音樂系;
【分類號】:J622.1-4
【正文快照】: 一、何為小提琴的民族化要想搞清楚什么是小提琴的民族化,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民族化。民族化是由“民族”和“化”合成的,應先分別看待,然后再看其全稱!懊褡濉币辉~在中國廣泛流傳是二十世紀初期之事,來于日本,以對譯西文nation一詞!墩f文》曰:“民,眾萌也!倍巍蹲ⅰ吩: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胡斌;;小提琴在廣東音樂及粵劇演奏中的使用——小提琴“民族化”發(fā)展個案分析[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2 司徒華城;對小提琴民族化的認識[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2年01期
3 黃曉芝;我在小提琴民族化方面的認識與實踐[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穎慧;;讀《<篆隸萬象名義>校釋》札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4期
2 陳徽;;從“學而時習”到“靜坐窮理”——儒學的篤行精神及其在宋明理學中的弱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李梅訓;簡論歐陽修《詩本義》對《毛傳》、《鄭箋》的批評[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4 徐望駕;;《說文解字》注釋語言常用詞的語料價值[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王曦;;《玄應音義》磧砂藏系改動原文文字情況考察[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陳源源;;《大正藏》本《妙法蓮華經(jīng)釋文》?笔齕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7 田志勇;葉少飛;;“西楚霸王”名號考略[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8 邢蔚群;紀丹陽;;試論《管子》的“!迸c“變”思想[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9 張雪梅;;《漢語大詞典》書證遲后舉隅——以《內(nèi)經(jīng)》為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10 戴媛媛;;《說文解字》“心”部字與常用簡化漢字對應分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華珍;;“退嬰”探源[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關(guān)祥可;;馬泊六的典型代表——淺論《水滸傳》中的王婆[A];水滸爭鳴(第十一輯)[C];2009年
3 高文萍;;析蟾蜍畫像所反映的漢人“不死”觀念[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朱智武;;東晉南朝墓志俗字及其成因探析[A];漢唐社會經(jīng)濟與海鹽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易志文;;《說文解字·蟲部》中的同物異名和同名異物[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許子濱;;從《左傳》看《儀禮》的成書及其反映的時代[A];《春秋》三傳與經(jīng)學文化[C];2009年
7 姚小鷗;王克家;;《左傳》“攝官承乏”解[A];《春秋》三傳與經(jīng)學文化[C];2009年
8 王帷韜;;《說文解字》疊文探微[A];2010年重慶市語言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李璽;;略談許慎受今文經(jīng)學思想之影響[A];2010年重慶市語言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0年
10 張林;傅延齡;;《傷寒雜病論》中“煩疼”、“疼煩”解[A];仲景醫(yī)學求真(續(xù)一)——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五屆仲景學說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文輝;語言評價理論的價值哲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用源;漢語和藏語復音詞構(gòu)詞比較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胡志明;戰(zhàn)國文字異體現(xiàn)象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郭國權(quán);清代金文研究}湂諿D];吉林大學;2011年
6 崔明石;話語與敘事:文化視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學;2011年
7 武曉麗;漢語核心詞“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馬瑞;西北屯戍漢簡文字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杜芝明;宋朝邊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陳福祥;公共性職業(yè)教育培訓的有效供給[D];西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銘;小提琴幼兒教學的幾點思考[J];美與時代;2004年01期
2 楊果朋;論小提琴演奏的勻、準、美在“四換”教學中的體現(xiàn)[J];懷化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3 譚曉春;試論小提琴的愉快教學法[J];宿州師專學報;2004年02期
4 楊園;音樂表現(xiàn)要素分析——小提琴教學中藝術(shù)與技術(shù)整合的中間環(huán)節(jié)[J];人民音樂;2004年12期
5 李福華;首席小提琴漫議[J];戲劇文學;2004年08期
6 劉甲男;小提琴演奏的音樂表現(xiàn)[J];齊魯藝苑;2005年02期
7 孟宏毅;淺談小提琴教學與考級[J];黃河之聲;2005年04期
8 寇謙;小提琴演奏中發(fā)音及音質(zhì)探要[J];音樂天地;2005年09期
9 張鐵慧;;淺淡普及兒童小提琴教學的幾點嘗試[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10 李銘;如何排除小提琴在公開演奏中的障礙[J];音樂天地;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常佳;;關(guān)于小提琴民族化問題的一些思考[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2 王昕野;;論兒童小提琴教學中心智技能的培養(yǎng)[A];第二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魏;青島開選小提琴選手[N];中國文化報;2007年
2 駐青島記者 毛公強;首屆全國小提琴考級優(yōu)秀選手展演比賽在青島圓滿落幕[N];中國文化報;2007年
3 陳光銘;北京第一把小提琴誕生記[N];中國檔案報;2006年
4 ;首屆全國小提琴考級優(yōu)秀選手展演比賽將于青島舉行[N];中國藝術(shù)報;2007年
5 郭青劍;全國小提琴考級優(yōu)秀選手青島展演[N];中國藝術(shù)報;2007年
6 朱強;樂隊中首席小提琴的作用[N];中國文化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刁艷;為中國小提琴尋找新作品[N];音樂周報;2008年
8 孫偉;張靖平作品與小提琴民族化探索[N];音樂周報;2008年
9 毛公強 ;國際小提琴比賽將在青島拉響琴弦[N];中國文化報;2005年
10 葉婧;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在青島成功結(jié)束[N];中國文化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習;中國小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承忠;小提琴振動機理及聲學品質(zhì)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晨曦;20世紀上半葉小提琴藝術(shù)在中國的傳播發(fā)展與教學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2 洪雪;高師小提琴課程的教與學[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1年
3 洪春奇;南京地區(qū)小提琴考級現(xiàn)狀調(diào)查[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夏婷;舍夫契克《小提琴左手技巧練習》辨析[D];西安音樂學院;2007年
5 宋璐璐;溫州市兒童小提琴學習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研究[D];溫州大學;2011年
6 張瓊;從法、比學派看小提琴藝術(shù)的發(fā)展[D];山西大學;2011年
7 高放;初探小提琴演奏教學之改革與創(chuàng)新[D];天津音樂學院;2012年
8 丁方媛;張世祥小提琴教學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9 周輝;二胡教學新探[D];西北民族大學;2009年
10 李藝;論小提琴基礎教學當中的若干問題[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本文編號:12633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26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