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因素在聲樂演唱與表演中應用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24 00:16
本文關鍵詞:智力因素在聲樂演唱與表演中應用的研究
【摘要】:科學和藝術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著名作家福樓拜精辟的說:“科學與藝術在山腳分手,在山頂會合!雹倏梢,科學和藝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許多科學家也很熱愛藝術,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這個世界可以由音樂的音符組成,也可由數(shù)學公式組成”。②他常常和量子論的創(chuàng)始人普羅克一起演奏貝多芬的音樂作品。錢學森會吹圓號、彈鋼琴,他的名言是“科學家不是工匠,科學家的知識結構中應該有藝術,因為科學里有美學!雹蹎讨巍に_頓也說過:“理解科學需要藝術,而理解藝術也需要科學!雹芷鋵嵥囆g與科學之間完全是可以溝通、交流、融合的,我們應該改變單一、線性的思維方式,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培養(yǎng)符合現(xiàn)代社會要求的復合型人才。雖然科學不等于藝術,但是藝術需要科學的支撐和幫助。 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人把“認識你自己”這句話刻在阿波羅神廟的門柱上,希望警示子孫后代能時刻認清自己。認知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心理的科學,從它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是否成才取決于其智慧行為中的兩種心理機能系統(tǒng)的相互作用,在此其中,認知性機能系統(tǒng)在智慧活動中直接參與對客觀事物認知的具體操作,人們把具有這種機能的諸多心理要素統(tǒng)稱為智力因素,他們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等。⑤這些智力因素對一個人的成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于我們聲樂的學習也帶來很大的幫助。我們在聲樂學習、工作、生活中每逢遇到問題,會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tǒng)化等一系列的智力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并轉(zhuǎn)化為理性認識去解決聲樂學習、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因此對于我們?nèi)绾翁岣吲囵B(yǎng)自己的智力以及如何在我們聲樂演唱和表演中應用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意義。許多認知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心理是有很多模塊組成的,每個模塊完成不同的任務,他們相互獨立也相互作用。比如在我們的聽覺系統(tǒng)中存在著不同的加工模塊用以處理聲音的高、低、強、弱以及在視覺系統(tǒng)中處理顏色、形狀、運動等的模塊。我們的心理很像一個大大的“工廠”,它將世界分割成不同部分并且分別進行加工,這些加工的產(chǎn)品最終又結合在了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幫助我們更好的演唱和表演。 音樂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稑酚洝繁酒氛f:“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其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①大意為:音樂是人內(nèi)心情感的表達,是人類精神生活的產(chǎn)物,音樂與政治生活有關,可以反映政治。歌唱是人類最自然表達音樂的方式,所謂以歌送聲,以歌傳情,以歌敘事。但是不少人往往比較重視歌唱的各種技能技巧的訓練,而很容易忽略基本的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和訓練。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智力因素在聲樂中的應用,決定著歌唱者對自身生理的感覺、情感的表達,對于歌唱者的技術水平能否有更高層次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體是一件由人的智力來調(diào)控的天然樂器,如何更好的發(fā)揮我們這件天然的樂器,需要我們采用科學的方法和藝術更好的結合。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雹谒自捳f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對于聲樂學習和演唱,我個人認為是“七分材料,三分技術”,那們“材料”是指什么呢?就是“智力”的學習和培養(yǎng)!叭旨夹g”指歌唱和表演中所需的技巧。也許可以簡單的這樣說,在聲樂演唱與表演中,用歌來演,有心來說,用腦來唱。音樂是種心靈的交流,人的音樂活動直接與人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智力活動相連,智力因素在聲樂的演唱和表演中的作用可見一般。我們的大腦為我們構制了一張地圖,當我們在音樂的王國里暢游時,地圖提供給我們綜合的概要,給了我們定位,告訴我們要去哪里,以及如何去那里;基于我們想去地方的仔細思考,它告訴我們到達地點的最好路線,,它也可能為我們指出我們從來沒有考慮過的路線和目標,給我們帶來新的音樂天地,聲樂的天堂。能夠切實可行的加強智力因素等相關方面的訓練,將聲樂表演和演唱所具有的感性知覺上升到理性的智慧,對于提高歌唱的表現(xiàn)力和對作品的駕馭能力有重要的意義。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J61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趙小林;;聲樂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16期
2 洪俊梅;;淺談聲樂教學中學生主動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成才之路;2008年32期
3 劉暢;;民族聲樂學習中科學化與民族化的辨證關系[J];黃河之聲;2009年14期
4 王必主;探究情境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實踐[J];中國音樂;2004年03期
5 陳金華;;聲樂教學心理調(diào)控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J];科技資訊;2008年15期
6 楊麗婷;;聲樂教學中的心理因素[J];音樂生活;2008年10期
7 趙大剛;;朗誦法在聲樂教學中的實踐意義探究[J];中國音樂教育;2010年1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天順;培養(yǎng)一專多能復合型歌唱人才的具體實踐[D];廈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2203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22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