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音樂理論論文 >

中西方記譜法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2 11:24

  本文關(guān)鍵詞:中西方記譜法的比較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記譜法 音樂 視野 脈絡(luò)


【摘要】:音樂是一種用瞬間發(fā)出、瞬間即逝的有規(guī)律的音來構(gòu)成的時間藝術(shù)。記譜法的出現(xiàn),使得流動的音樂得以被記錄,保存,傳承。而任何一種記譜法都不能完整無缺的保存音樂自身所蘊含的細微的表情變化,并且一種記譜法均與一定時代、地域的音樂相適應,而不能適應于全部的音樂。 本文通過對中西方記譜法的時期發(fā)展脈絡(luò)進行梳理,對中西方不同時期的記譜法的特點加以研究、對比,來探究其記錄音樂元素的差異,以及產(chǎn)生這些差異的多重動因。全文從四個部分展開說明: 第一部分:對各方學者關(guān)于記譜法的定義進行整理,,并闡述自己的觀點。 第二部分:對中西方記譜法,進行探索性的劃分為三個時期:前記譜時期、框架性記譜時期、較精確的記譜時期,并整理,闡明這三個時期中,中西方記譜法在記錄音樂音高,節(jié)奏這些基本元素上的具體方式、方法,以及對各時期中西方記譜法不同特點進行闡述。 第三部分:在音樂本體以及人文視野下研究、對比、分析多重因素對于中西方記譜法變更之影響。 第四部分:闡述記譜法的局限性、傳承作用,發(fā)展的必要性,并簡述現(xiàn)代性記譜法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記譜法 音樂 視野 脈絡(luò)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藝術(shù)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J613.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緒論10-12
  • 第一章 中西方記譜法簡述12-21
  • 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記譜法12-13
  • 第二節(jié) 中西記譜法簡述13-18
  • 第三節(jié) 簡述西方記譜法18-21
  • 第二章 中西記譜法演變過程的比較研究21-40
  • 第一節(jié) 前記譜時期21-23
  • 一、 闡述音樂與記譜法的產(chǎn)生21
  • 二、 前記譜時期中西方音樂形態(tài)的比較分析21-23
  • 第二節(jié) 中西框架性記譜時期的比較研究23-34
  • 一、 闡述框架性記譜法時期23
  • 二、 此階段中西記譜法特點的比較研究23-34
  • (一)中西記錄音樂基本元素(音高、時值、節(jié)奏)的記譜法的比較研究23-32
  • 1、中國記譜法24-28
  • 2、西方記譜法28-32
  • (二)中西記譜其他特征的比較研究32-34
  • 1、中西方記譜法都受到了音樂體系、律制的影響32
  • 2、此時期中西方傳播音樂手段的比較分析32-34
  • 第三節(jié) 較清晰的記譜時期34-40
  • 一、 從框架性記譜過渡到較清晰記譜的時期34
  • 二、 框架性記譜過渡到較清晰記譜時期的闡述34-35
  • 三、 過渡期到 20 世紀時期,中西方記譜法特征綜述35-40
  • 第三章 中西記譜法形成因素的闡述與比較研究40-47
  • 第一節(jié) 從中西音樂的不同類型去分析其記譜法形成因素的異同40-41
  • 一、 聲樂藝術(shù)發(fā)展對記譜法的推動40
  • 二、 器樂藝術(shù)發(fā)展對記譜法的推動40-41
  • 第二節(jié) 政治、社會、文化等動因?qū)τ涀V法演變影響的比較研究41-44
  • 一、 社會、政治因素的影響41-42
  • 二、 宗教、哲學因素的影響42-43
  • 三、 語言、文字因素的影響43-44
  • 第三節(jié) 從音樂審美取向看中西方記譜法中記錄音樂元素的異同44-47
  • 一、 中西方不同的音樂審美取向產(chǎn)生了音樂形態(tài)的差異44-45
  • 二、 中西方不同的音樂形態(tài)反應出音樂表現(xiàn)要素的差異45-47
  • 1、中西方音樂調(diào)式體系的審美差異45
  • 2、中西方音樂固定音高方面的審美差異45-46
  • 3、中西方節(jié)奏的審美差異46
  • 4、中西方音樂旋律的審美差異46
  • 5、中西方音樂曲式結(jié)構(gòu)的審美差異46-47
  • 第四章 記譜法的發(fā)展對音樂藝術(shù)傳承與創(chuàng)新之意義47-50
  • 第一節(jié) 從無限的音樂看記譜法的局限性47-48
  • 第二節(jié) 記譜法的傳承作用48-49
  • 第三節(jié) 記譜法發(fā)展對音樂的創(chuàng)新意義49
  • 第四節(jié) 現(xiàn)代性記譜法的發(fā)展49-50
  • 結(jié)論50-52
  • 參考文獻52-54
  • 致謝5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薛藝兵;音樂傳播的符號學原理[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2 王耀華;;中國傳統(tǒng)音樂工尺譜之特色及其它(上)[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陳應時;古譜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4 黃漢華;;音樂作品存在方式及意義之符號學思考[J];音樂研究;2005年04期

5 孫志鴻;中國古代記譜法的文化解讀[J];齊魯藝苑;2001年01期

6 陳建國;論中國傳統(tǒng)記譜法與中國哲學思想、審美觀念的關(guān)系[J];齊魯藝苑;2002年01期

7 劉明瀾;中國傳統(tǒng)器樂的節(jié)拍與古詩詞曲音樂[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96年02期

8 楊曉;;音樂現(xiàn)實與理論符號的差異——談基本樂理與音響表達的關(guān)系[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9 何昌林;古譜與古譜學[J];中國音樂;1983年03期

10 利奧·特萊特勒,歐陽韞;口傳傳統(tǒng)和音樂記譜法[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本文編號:11313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1313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377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