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園戀》詞曲結合風格和演唱分析——兼論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
本文關鍵詞:《故園戀》詞曲結合風格和演唱分析——兼論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劉聰?shù)乃囆g歌曲《故園戀》是一首詩詞與旋律完美結合的經(jīng)典作品,他用別具匠心的詞曲結合,深刻表現(xiàn)出歌詞的意境和思想。作為聲樂教師,應該把這類優(yōu)秀的聲樂作品引入課堂,充分發(fā)揮它們的作用,以提高聲樂教學的效果。
【作者單位】: 鹽城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關鍵詞】: 劉聰 故園戀 藝術風格 演唱分析 教學價值
【基金】: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3SJB880086 鹽城師范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1YCKW035,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616
【正文快照】: 一、《故園戀》的藝術風格《故園戀》是由杜志學作詞的,是一篇“愛祖國愛家鄉(xiāng)”征文比賽的獲獎作品。河水清清,山道彎彎。無名的小鎮(zhèn),我的家園。綠草幽幽,童謠串串,幾多歡樂,幾多夢幻。牧歌里走過,淡淡的歲月,勞作中長大結實的兒男。啊,小小的山村,我成長的搖籃,是你給我生命,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郭占茹;;春風又度故園里——藝術歌曲《故園戀》評析[J];人民音樂;2009年06期
2 字舟云;;劉聰藝術歌曲分析——以歌曲《故園戀》為例[J];民族音樂;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雪;;論俄羅斯歌曲《黑眼睛》的呼吸運用及情感表現(xiàn)[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S1期
2 楊惠;;情感的想象和表達在聲樂演唱中的運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1期
3 李磊;;淺談歌曲的二度創(chuàng)作[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馮偉;;淺談歌唱的舞臺表演[J];安順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于敏;;高師聲樂技能課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6 徐彪;;聲樂藝術民族化探微[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9年10期
7 李雷;;由青歌賽唱法談評委理念[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1年04期
8 線穎瑩;;真唱與假唱——對文藝晚會中聲樂表演現(xiàn)象異常的思考[J];北方音樂;2009年08期
9 楊柳松;;試論作品分析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其運用[J];北方音樂;2009年12期
10 王曉棠;;淺談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J];北方音樂;2010年1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唱歌教學的目標定位、內(nèi)容構建及實施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郭克儉;豫劇演唱藝術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3 董德光;戲曲表演程式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慧;冀北地區(qū)“漫瀚調(diào)”演唱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郭姍姍;論感覺在聲樂技巧訓練中的重要作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亮亮;面罩唱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鹿鳳琴;影響聲樂教學與表演的心理因素[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5 王麗娟;中國民族聲樂發(fā)展的時代性特征[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6 周東恩;論新時期民族聲樂的特征與發(fā)展[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文建;歌曲《藍色愛情海》的藝術特征及演唱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8 安麗;三種唱法及聲樂比賽分類方法的思考[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9 邢嵐楓;黃自《思鄉(xiāng)》的歌曲分析與演唱提示[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10 林育佳;歌曲《鐵蹄下的歌女》的演唱分析與思考[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賈為新;歌曲《故園戀》與《重歸蘇蓮托》之比較研究[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2 王大燕;雅俗共賞:新時期中國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主潮一瞥[J];中國音樂學;2002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迪星;;談湖北民歌《龍船調(diào)》的藝術風格[J];藝術教育;2011年11期
2 劉冬昕;;論鋼琴協(xié)奏曲《黃河》的融合性藝術風格[J];作家;2011年20期
3 姜元錄;阿炳的創(chuàng)作與江南絲竹音樂[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4 牛治安;淺談崔派唱腔風格[J];東方藝術;2005年08期
5 閆永麗;;山東箏派與箏曲的發(fā)展和藝術風格[J];菏澤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6 張文;;淺談鋼琴演奏的指法規(guī)律[J];六盤水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2期
7 劉宇瀚;;陜北方言對陜北民歌藝術風格的影響[J];文教資料;2007年31期
8 譚蓮英;;論小黃村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與藝術風格[J];凱里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9 楊露;;音樂藝術風格的形成[J];民族音樂;2009年04期
10 陳煙帆;;顏文梁先生的人品及藝術風格[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198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楊正艷;;淺析藝術風格——論民族風格與時代風格[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2 林平;;論以音樂課提升學生靈魂素質(zhì)[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張蓉;;俄羅斯民族樂派歌劇淺析[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4 馬磊;;淺談音樂欣賞中感情體驗的基本要求[A];山東省遠程教育學會第七屆遠程教育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獎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天璐;“海娃”堅持海味藝術風格[N];中國文化報;2006年
2 廖盟書;廣東音樂的藝術風格與文化價值[N];中國文化報;2005年
3 種俐俐;民族民間舞蹈的自我定位[N];文藝報;2007年
4 芳禾;蔣國基帶您領略“自然之聲”[N];音樂周報;2007年
5 王菡;田野采風切忌文化貴族心態(tài)[N];中國藝術報;2006年
6 顏佳;苗歌與花垣苗家文化[N];團結報;2008年
7 宋翟;山西民歌千古傳唱[N];山西政協(xié)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王瑟;看,新疆舞蹈的翅膀在扇動[N];光明日報;2011年
9 陳彬斌;千年流韻在這里駐足[N];中國文化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于亞軍;腦閣藝術彰顯時代魅力[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強;新中國初期民族歌劇表演藝術研究(1949-1966)[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2 仲立斌;京劇梅派唱腔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左莉;對《長征組歌》藝術風格與演唱處理的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黨冬梅;門德爾松《意大利交響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陳瀟兒;羅九香客家箏藝術風格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4 郭瑾;威爾第和普契尼歌劇中女高音詠嘆調(diào)藝術風格與演唱特色之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李紅云;歌聲如詩[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吳蕾;論門德爾松鋼琴作品的藝術風格與創(chuàng)作思想[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7 張北北;論花腔女中音的演唱藝術[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謝穎穎 ;王昆聲樂表演藝術風格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9 段莎莎;生活的根,,時代的魂[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10 曹芳芳;論民間小調(diào)《繡荷包》的傳統(tǒng)藝術風格及其審美觀[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0572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057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