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人紀念園林布局與空間特色研究
本文關鍵詞:四川名人紀念園林布局與空間特色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四川名人紀念園林 園林空間 量化分析 空間特征
【摘要】:隨著現(xiàn)今社會的加速發(fā)展和經濟的蓬勃騰飛,園林的建設因此日益蓬勃起來,而現(xiàn)代景觀空間的營造方式所呈現(xiàn)的弊端也逐漸突顯。身處在此時代大背景下,本文立足于空間設計理論,將具體園林作為研究對象,以收集資料、現(xiàn)場測繪及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對四川名人紀念園林的空間特征進行分析,以期從四川傳統(tǒng)園林中發(fā)掘出適合于應用在當今的空間營造方法,歸納出四川名人紀念園林空間營造的潛在規(guī)律,為現(xiàn)代景觀規(guī)劃設計提供一些參考和依據(jù)。本論文的研究分為以下四個部分:(1) 四川名人紀念園林的總體布局特征分析,通過結構與層次、路徑組織來進行。由對景象要素的布局及尺度的歸納總結可見,四川名人紀念園林總體上是基于傳統(tǒng)“百尺為形”的外部空間設計理論:而在結構關系和路徑組織上,環(huán)繞式園林和混合式園林都有明顯不同;(2) 四川名人紀念園林景象空間組織分析,通過視覺分析、空間分割、空間造景和植物空間效應來闡述。由靜態(tài)的停點分析得出了在水平及豎向的不同視角控制層級上四川名人紀念園林景觀的構圖多樣性和布局的整體性;通過對各種景觀元素的分析,運用空間造景方法、進行空間分割來形成相互關聯(lián)的空間體系,闡明四川名人紀念園林不刻意卻又愜意的空間組織特征;(3) 四川名人紀念園林意境與情感的營造研究,從物質空間營造和精神序列建構兩方面來進行剖析,闡明了物質空間中“五境”的構成及精神序列下蜀地獨有的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背景;(4) 四川名人紀念園林布局與空間特色對當代地域景觀創(chuàng)作的借鑒意義與實例應用。通過分析四川傳統(tǒng)園林的優(yōu)劣勢和局限性,進而從園林實體層面和精神感受層面來闡述四川名人紀念園林布局與空間特色對當代景觀的借鑒意義,再將其應用到實際案例中進行佐證。
【關鍵詞】:四川名人紀念園林 園林空間 量化分析 空間特征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986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緒論13-28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13-15
-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5-22
- 1.2.1 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研究15-17
- 1.2.2 四川傳統(tǒng)園林的研究17-21
- 1.2.3 存在的問題和不足21-22
- 1.3 研究內容和方法22-27
- 1.3.1 研究目標、內容及解決的問題22-24
- 1.3.2 相關概念界定24-26
- 1.3.3 研究方法26-27
- 1.4 研究框架27-28
- 第2章 相關理論概述28-37
- 2.1 中國傳統(tǒng)布局理論28-32
- 2.1.1 傳統(tǒng)空間結構理論28-29
- 2.1.2 傳統(tǒng)空間尺度理論29-30
- 2.1.3 傳統(tǒng)空間人文理論30-31
- 2.1.4 傳統(tǒng)空間布局理論31-32
- 2.2 空間設計理論32-34
- 2.2.1 外部模數(shù)理論32
- 2.2.2 尺度比例關系32-34
- 2.3 視覺原理34-37
- 第3章 四川名人紀念園林總體布局特征37-67
- 3.1 結構體系37-51
- 3.1.1 分層結構39-42
- 3.1.2 山水格局42-49
- 3.1.3 整體布局49-51
- 3.2 空間層次51-56
- 3.2.1 環(huán)繞式園林的空間層次51-53
- 3.2.2 混合式園林的空間層次53-55
- 3.2.3 環(huán)繞式與混合式園林空間層次的特點和異同55-56
- 3.3 路徑組織56-67
- 3.3.1 路徑56-63
- 3.3.2 路徑與景面的關系63-65
- 3.3.3 路徑與視線的關系65-67
- 第4章 四川名人紀念園林空間組織特征67-103
- 4.1 視覺特征67-86
- 4.1.1 停點分析67-75
- 4.1.2 水平視角控制層級75-76
- 4.1.3 垂直視角控制層級及視距分析76-78
- 4.1.4 D/H分析78-86
- 4.2 空間分割86-88
- 4.2.1 水平空間86-88
- 4.2.2 垂直空間88
- 4.3 空間造景88-98
- 4.3.1 主配手法88-90
- 4.3.2 滲透手法90-92
- 4.3.3 障景手法92-94
- 4.3.4 漏景手法94
- 4.3.5 框景手法94-96
- 4.3.6 對景手法與分景手法96-97
- 4.3.7 借景手法97-98
- 4.4 植物空間效應98-103
- 4.4.1 二維景面98-99
- 4.4.2 三維空間99-102
- 4.4.3 四維作用102-103
- 第5章 四川名人紀念園林意境與情感的營造103-112
- 5.1 物質空間的意境營造103-108
- 5.1.1 構建形境104
- 5.1.2 聯(lián)想色境104-105
- 5.1.3 體悟聲境105-106
- 5.1.4 沁人香境106-107
- 5.1.5 生趣味境107-108
- 5.2 精神序列建構108-112
- 5.2.1 意識形態(tài)108-109
- 5.2.2 文化背景109-112
- 第6章 四川名人紀念園林布局與空間特色對四川當代地域景觀創(chuàng)作的啟示112-126
- 6.1 四川傳統(tǒng)園林的優(yōu)勢和局限性112-116
- 6.1.1 優(yōu)勢112-115
- 6.1.2 局限性115-116
- 6.2 四川名人紀念園林布局與空間特色對當代景觀要素的借鑒意義116-123
- 6.2.1 園林實體層面116-122
- 6.2.2 精神感受層面122-123
- 6.3 當代景觀設計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與建議123-126
- 6.3.1 形式美的使用123-124
- 6.3.2 情景交融的缺失124
- 6.3.3 構園要素的堆砌124-126
- 第7章 實例——望江樓錦竹軒&清漪苑景區(qū)景觀改造與更新設計126-157
- 7.1 項目前期分析126-132
- 7.1.1 項目背景126
- 7.1.2 區(qū)位分析126-128
- 7.1.3 基地現(xiàn)狀分析128-131
- 7.1.4 現(xiàn)狀評估與功能調整131-132
- 7.2 概念構思132-137
- 7.2.1 文化背景132-133
- 7.2.2 設計定位和策略133-134
- 7.2.3 更新策劃134-137
- 7.3 更新規(guī)劃137-157
- 7.3.1 設計總圖137-139
- 7.3.2 水系更新139-142
- 7.3.4 節(jié)點規(guī)劃142-154
- 7.3.5 植物優(yōu)化配置154-157
- 結論157-159
- 致謝159-161
- 參考文獻161-16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已發(fā)表或錄用的論文165-166
- 附錄:望江樓錦竹軒&清漪苑景觀改造與更新設計圖紙1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安民;;小區(qū)建設中園林布局的人本理念[J];高等建筑教育;2006年03期
2 史作巖;姜紅巖;秦亞茹;;傳統(tǒng)園林布局手法淺議[J];現(xiàn)代園林;2006年08期
3 劉建喜;;淺談園林布局[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年01期
4 張洪雙;;談園林布局的藝術手法[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年03期
5 張養(yǎng)玉;;淺析中國南北傳統(tǒng)園林布局與色彩的差異[J];美術大觀;2010年02期
6 孫筱祥;;中國山水畫論中有關園林布局理論的探討[J];風景園林;2013年06期
7 黃培量;;溫州如園的歷史及園林布局[J];東方博物;2011年04期
8 楊秉建;;中國園林布局設計的原則與要素[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9 柴媛;;中國南北傳統(tǒng)園林布局與色彩的差異[J];現(xiàn)代園藝;2012年18期
10 雷芳;;閩東古典園林布局及空間組織[J];福建建筑;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記者 朱文彬;斬獲17億元大單 棕櫚園林布局山東戰(zhàn)略結碩果[N];上海證券報;2011年
2 劉文勇 康元科;民心工程送到百姓“家門口”[N];黑龍江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姝嬙;四川名人紀念園林布局與空間特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6612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66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