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城市濱水廣場微氣候優(yōu)化研究 ——以營口市明湖廣場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8-24 21:38
濱水廣場是重要的城市戶外公共空間,對城市品味和城市特色的彰顯至關重要。同時,微氣候是影響廣場環(huán)境品質及使用者體驗的關鍵要素之一,因此對于城市濱水廣場的微氣候研究對提升使用者舒適性和使用效率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以遼寧省營口沿海產業(yè)基地的明湖廣場為例,研究探討營造寒地城市濱水廣場舒適微氣候環(huán)境的途徑和策略。本文對國內外城市氣候設計的相關研究以及基于微氣候優(yōu)化設計的發(fā)展歷程進行了分析總結,并從城市廣場層面總結廣場的微氣候因子,分析廣場的空間特點、形態(tài)特點和組成要素與對微氣候的影響。從而提出改善廣場微氣候的重點。通過對明湖廣場現狀調查,結合營口市氣候特征,分析得出居民戶外游憩活動受氣候影響很大,影響因素依次為大風、寒冷、夏天日曬和冬天無陽光。城市濱水廣場氣候因子的分布規(guī)律與空間的遮蔽程度、地形、本身形狀、周圍建筑界面布局、高度等因素有關。在以上研究基礎上,提出寒地城市濱水廣場微氣候在廣場尺度、地形、綠化、建筑、鋪裝、水景等方面優(yōu)化規(guī)劃設計途徑,為今后類似城市濱水廣場建設提供參考。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城市戶外空間的風效應
物的背面風速顯著降低,這一區(qū)域稱為風影區(qū)。經過一定的距離后風速會恢復到之前的大小。這種效應對于高層建筑更為明顯,當麵的其他指標恒定的前提下,風影區(qū)的長度與建筑高度成正比(圖2-2)。另外,在建筑物兩側產生的角隅效應形成的風速特別是陣風風速可能達到來流平均風速的2-3倍,不僅會給人體舒適度帶來嚴重不利影響,還會威脅到人在戶外活動的安全[64]。圖2-1 城市戶外空間的風效應
營口市位于渤海遼東灣東岸,處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域內。營口市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常年陽光十分充足。春季多大風,降水少,氣候干旱;夏季氣溫較高,降水量大;秋季氣溫適宜,降水減少;冬季寒冷,降水稀少(表 3-1)。全年平均氣溫 9.5℃,1 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8.5℃;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為 25℃。營口市日平均氣溫在 0℃以上為 3 月中旬至 11 月中旬,時間為 245-249 天,平均氣溫在 10℃的為 4 月中旬至 10 月中旬,時間為160-180 天(圖 3-1)。營口市常年降水量在 650 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 7-8 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營口市冬季盛行北風或東北風,夏季盛行南風或西南風。營口月平均太陽輻射量最高為 5 月份,約為 187 千瓦/每平每月,最低為 12月份,約為 70 千瓦/每平米每月(圖 3-2)[73]。營口市氣候條件存在的問題:冬季漫長,日平均氣溫在 10℃一下為 10 月下旬至次年 4 月上旬,其中十二月、一月、二月日均最高氣溫低于 0℃,最低氣溫達-28.4℃。冷風對開敞空問的侵擾在建筑環(huán)境的作用下,不斷加強。夏季七、八月份日均最高氣溫分別為 28℃、29℃,同樣不適宜戶外運動。表 3-1 營口市氣候資料統(tǒng)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夏季城市廣場微氣候實測分析及改善策略——以廣西柳州人民廣場為例[J]. 蘇笑悅,李舒航,范凌宇. 廣西城鎮(zhèn)建設. 2014(05)
[2]遼寧省營口地區(qū)被動式房屋節(jié)能技術[J]. 沃夫岡·菲斯特,郭凌. 建設科技. 2013(09)
[3]北京市8種鋪裝材質溫濕度變化特征[J]. 吳菲,朱春陽,王廣勇,張志國. 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 2012(01)
[4]淺談建筑地域性的回歸[J]. 潘曦. 華中建筑. 2011(01)
[5]城市中水體的微氣候效應研究[J]. 李書嚴,軒春怡,李偉,陳洪濱. 大氣科學. 2008(03)
[6]基于“冬季友好”的宜居寒地城市設計策略研究[J]. 冷紅,袁青,郭恩章. 建筑學報. 2007(09)
[7]小氣候對人的環(huán)境行為影響研究——以上;春9珗@前廣場為例[J]. 柏春,方圓,莫天偉. 新建筑. 2006(01)
[8]廣場環(huán)境設計中的氣候分析——以上海浦東九六廣場為例[J]. 柏春. 規(guī)劃師. 2006(02)
[9]濟南市泉城廣場熱環(huán)境現狀及分析[J]. 馬秀力,肖勇全. 建筑熱能通風空調. 2005(03)
[10]寒地城市廣場設計對策[J]. 袁青,冷紅. 規(guī)劃師. 2004(11)
博士論文
[1]夏熱冬冷地區(qū)基于城市微氣候的街區(qū)層峽氣候適應性設計策略研究[D]. 王振.華中科技大學 2008
[2]建筑與氣候[D]. 陳飛.同濟大學 2007
[3]基于生物氣候條件的綠色城市設計生態(tài)策略研究[D]. 徐小東.東南大學 2005
[4]在高容積率下改善住區(qū)日照環(huán)境的研究[D]. 袁磊.天津大學 2003
[5]建筑氣候分析與設計策略研究[D]. 楊柳.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哈爾濱市城市廣場氣候設計[D]. 王吉勇.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8
[2]寒冷地區(qū)住宅的風環(huán)境及相關節(jié)能設計研究[D]. 喬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7
[3]建筑物表面風壓及周圍風環(huán)境的數值模擬研究[D]. 全遠麗.暨南大學 2007
[4]夏熱冬冷地區(qū)城市廣場氣候適應性設計策略研究[D]. 劉偉毅.華中科技大學 2006
[5]城市廣場夏季熱環(huán)境研究[D]. 趙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5
[6]中國北方居住小區(qū)日照環(huán)境設計與研究[D]. 曹立輝.天津大學 2005
[7]結合氣候的設計思路[D]. 陳宇青.華中科技大學 2005
[8]寒冷地區(qū)居住區(qū)夏季熱環(huán)境及規(guī)劃設計研究[D]. 聶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360769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城市戶外空間的風效應
物的背面風速顯著降低,這一區(qū)域稱為風影區(qū)。經過一定的距離后風速會恢復到之前的大小。這種效應對于高層建筑更為明顯,當麵的其他指標恒定的前提下,風影區(qū)的長度與建筑高度成正比(圖2-2)。另外,在建筑物兩側產生的角隅效應形成的風速特別是陣風風速可能達到來流平均風速的2-3倍,不僅會給人體舒適度帶來嚴重不利影響,還會威脅到人在戶外活動的安全[64]。圖2-1 城市戶外空間的風效應
營口市位于渤海遼東灣東岸,處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域內。營口市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常年陽光十分充足。春季多大風,降水少,氣候干旱;夏季氣溫較高,降水量大;秋季氣溫適宜,降水減少;冬季寒冷,降水稀少(表 3-1)。全年平均氣溫 9.5℃,1 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8.5℃;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為 25℃。營口市日平均氣溫在 0℃以上為 3 月中旬至 11 月中旬,時間為 245-249 天,平均氣溫在 10℃的為 4 月中旬至 10 月中旬,時間為160-180 天(圖 3-1)。營口市常年降水量在 650 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 7-8 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營口市冬季盛行北風或東北風,夏季盛行南風或西南風。營口月平均太陽輻射量最高為 5 月份,約為 187 千瓦/每平每月,最低為 12月份,約為 70 千瓦/每平米每月(圖 3-2)[73]。營口市氣候條件存在的問題:冬季漫長,日平均氣溫在 10℃一下為 10 月下旬至次年 4 月上旬,其中十二月、一月、二月日均最高氣溫低于 0℃,最低氣溫達-28.4℃。冷風對開敞空問的侵擾在建筑環(huán)境的作用下,不斷加強。夏季七、八月份日均最高氣溫分別為 28℃、29℃,同樣不適宜戶外運動。表 3-1 營口市氣候資料統(tǒng)計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夏季城市廣場微氣候實測分析及改善策略——以廣西柳州人民廣場為例[J]. 蘇笑悅,李舒航,范凌宇. 廣西城鎮(zhèn)建設. 2014(05)
[2]遼寧省營口地區(qū)被動式房屋節(jié)能技術[J]. 沃夫岡·菲斯特,郭凌. 建設科技. 2013(09)
[3]北京市8種鋪裝材質溫濕度變化特征[J]. 吳菲,朱春陽,王廣勇,張志國. 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 2012(01)
[4]淺談建筑地域性的回歸[J]. 潘曦. 華中建筑. 2011(01)
[5]城市中水體的微氣候效應研究[J]. 李書嚴,軒春怡,李偉,陳洪濱. 大氣科學. 2008(03)
[6]基于“冬季友好”的宜居寒地城市設計策略研究[J]. 冷紅,袁青,郭恩章. 建筑學報. 2007(09)
[7]小氣候對人的環(huán)境行為影響研究——以上;春9珗@前廣場為例[J]. 柏春,方圓,莫天偉. 新建筑. 2006(01)
[8]廣場環(huán)境設計中的氣候分析——以上海浦東九六廣場為例[J]. 柏春. 規(guī)劃師. 2006(02)
[9]濟南市泉城廣場熱環(huán)境現狀及分析[J]. 馬秀力,肖勇全. 建筑熱能通風空調. 2005(03)
[10]寒地城市廣場設計對策[J]. 袁青,冷紅. 規(guī)劃師. 2004(11)
博士論文
[1]夏熱冬冷地區(qū)基于城市微氣候的街區(qū)層峽氣候適應性設計策略研究[D]. 王振.華中科技大學 2008
[2]建筑與氣候[D]. 陳飛.同濟大學 2007
[3]基于生物氣候條件的綠色城市設計生態(tài)策略研究[D]. 徐小東.東南大學 2005
[4]在高容積率下改善住區(qū)日照環(huán)境的研究[D]. 袁磊.天津大學 2003
[5]建筑氣候分析與設計策略研究[D]. 楊柳.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哈爾濱市城市廣場氣候設計[D]. 王吉勇.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8
[2]寒冷地區(qū)住宅的風環(huán)境及相關節(jié)能設計研究[D]. 喬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7
[3]建筑物表面風壓及周圍風環(huán)境的數值模擬研究[D]. 全遠麗.暨南大學 2007
[4]夏熱冬冷地區(qū)城市廣場氣候適應性設計策略研究[D]. 劉偉毅.華中科技大學 2006
[5]城市廣場夏季熱環(huán)境研究[D]. 趙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5
[6]中國北方居住小區(qū)日照環(huán)境設計與研究[D]. 曹立輝.天津大學 2005
[7]結合氣候的設計思路[D]. 陳宇青.華中科技大學 2005
[8]寒冷地區(qū)居住區(qū)夏季熱環(huán)境及規(guī)劃設計研究[D]. 聶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3607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3607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