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草鑲嵌坡面土壤緊實度變異及水文連通度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6-10 13:17
在半干旱區(qū),灌草鑲嵌的植被分布通過改變水文連通度和使牲畜移動路徑更為集中,從而可能改變土壤緊實度的坡面格局。為探究灌草鑲嵌坡面土壤緊實度的空間變異及水文連通度的影響,在蘆河流域選擇典型坡面開展調(diào)查。沿坡面布設93個樣點測定土壤緊實度,探究灌叢—草地鑲嵌的坡面土壤緊實度沿坡面的變化。同時以水文連通度為灌草鑲嵌格局的表征,闡釋土壤緊實度與水文連通度的關系。結果表明:灌叢下和灌叢間草地土壤緊實度沿坡頂至坡底方向均呈現(xiàn)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即坡中部位置土壤緊實度最高;同一坡位,灌叢下土壤緊實度低于灌叢間草地土壤緊實度;灌叢土壤緊實度隨累積匯流面積的增加而減小,而草地土壤緊實度隨累積匯流面積的增加而增加。灌叢、草地斑塊攔截上坡來沙能力的差別和牲畜移動路徑在灌叢間草地更集中是導致這種空間分異的重要原因。
【文章來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樣地位置示意圖
灌叢與草地緊實度的沿坡位的變化
土壤侵蝕對表土的剝蝕可增加土壤緊實度,水文連通度高意味著土壤侵蝕強度高[22-23]。在本研究中,灌叢和灌叢間草地斑塊土壤緊實度與水文連通度的關系表現(xiàn)相反。如圖5所示,從上坡至下坡,灌叢下土壤緊實度與表達水文連通度的累積匯流面積之間呈負相關,而灌叢間草地的土壤緊實度與累積匯流面積呈正相關。從坡頂至坡底方向,匯流面積逐漸增加,即接收更多的上方來水量,坡面徑流侵蝕能力隨之增強,坡產(chǎn)沙量增加[24],灌叢由于具有更好的泥沙攔截功能,更有利于形成松散的泥沙堆積體,從而使得灌叢下土壤緊實度隨匯流面積的變化與草地表現(xiàn)出不同的變化趨勢。圖4 不同坡位灌叢和草地土壤緊實度差值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放牧強度對荒漠草原土壤物理性質(zhì)及其侵蝕產(chǎn)沙的影響[J]. 郭建英,董智,李錦榮,王合云,劉鐵軍. 中國草地學報. 2019(03)
[2]基于過程—效應—功能—服務級聯(lián)機制的森林減沙服務傳輸研究[J]. 劉宇,趙亮.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 2019(04)
[3]土壤密實度對單點源入滲土壤水分再分布影響研究[J]. 王海宇,張月珍,董平國.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9(02)
[4]耕作方式和土壤類型對皖北旱作農(nóng)田土壤緊實度的影響[J]. 葛暢,劉慧琳,張世文,聶超甲,黃元仿,丁雪嬌.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5)
[5]大柳塔礦區(qū)農(nóng)田砂壤土含水率對土壤緊實度的影響及模型研究[J]. 陳秀琴,杜國強,楊德軍. 生態(tài)與農(nóng)村環(huán)境學報. 2018(01)
[6]雨滴機械打擊和消散作用對土壤團聚體的破壞特征[J]. 肖海,劉剛,趙金凡,蒙蒂凱諾,劉普靈. 土壤學報. 2017(04)
[7]陜西省農(nóng)田土壤緊實度空間變異及其影響因素[J]. 石磊,王娟鈴,許明祥,劉京. 西北農(nóng)業(yè)學報. 2016(05)
[8]農(nóng)田土壤緊實度研究進展[J]. 楊世琦,吳會軍,韓瑞蕓,楊正禮. 土壤通報. 2016(01)
[9]土壤侵蝕研究中的景觀連通度:概念、作用及定量[J]. 劉宇. 地理研究. 2016(01)
[10]長期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硬度變化特征[J]. 鄭洪兵,鄭金玉,羅洋,李瑞平,李偉堂,王浩,任紅,齊華,劉武仁.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5(09)
本文編號:3222444
【文章來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樣地位置示意圖
灌叢與草地緊實度的沿坡位的變化
土壤侵蝕對表土的剝蝕可增加土壤緊實度,水文連通度高意味著土壤侵蝕強度高[22-23]。在本研究中,灌叢和灌叢間草地斑塊土壤緊實度與水文連通度的關系表現(xiàn)相反。如圖5所示,從上坡至下坡,灌叢下土壤緊實度與表達水文連通度的累積匯流面積之間呈負相關,而灌叢間草地的土壤緊實度與累積匯流面積呈正相關。從坡頂至坡底方向,匯流面積逐漸增加,即接收更多的上方來水量,坡面徑流侵蝕能力隨之增強,坡產(chǎn)沙量增加[24],灌叢由于具有更好的泥沙攔截功能,更有利于形成松散的泥沙堆積體,從而使得灌叢下土壤緊實度隨匯流面積的變化與草地表現(xiàn)出不同的變化趨勢。圖4 不同坡位灌叢和草地土壤緊實度差值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放牧強度對荒漠草原土壤物理性質(zhì)及其侵蝕產(chǎn)沙的影響[J]. 郭建英,董智,李錦榮,王合云,劉鐵軍. 中國草地學報. 2019(03)
[2]基于過程—效應—功能—服務級聯(lián)機制的森林減沙服務傳輸研究[J]. 劉宇,趙亮.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 2019(04)
[3]土壤密實度對單點源入滲土壤水分再分布影響研究[J]. 王海宇,張月珍,董平國.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9(02)
[4]耕作方式和土壤類型對皖北旱作農(nóng)田土壤緊實度的影響[J]. 葛暢,劉慧琳,張世文,聶超甲,黃元仿,丁雪嬌.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5)
[5]大柳塔礦區(qū)農(nóng)田砂壤土含水率對土壤緊實度的影響及模型研究[J]. 陳秀琴,杜國強,楊德軍. 生態(tài)與農(nóng)村環(huán)境學報. 2018(01)
[6]雨滴機械打擊和消散作用對土壤團聚體的破壞特征[J]. 肖海,劉剛,趙金凡,蒙蒂凱諾,劉普靈. 土壤學報. 2017(04)
[7]陜西省農(nóng)田土壤緊實度空間變異及其影響因素[J]. 石磊,王娟鈴,許明祥,劉京. 西北農(nóng)業(yè)學報. 2016(05)
[8]農(nóng)田土壤緊實度研究進展[J]. 楊世琦,吳會軍,韓瑞蕓,楊正禮. 土壤通報. 2016(01)
[9]土壤侵蝕研究中的景觀連通度:概念、作用及定量[J]. 劉宇. 地理研究. 2016(01)
[10]長期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硬度變化特征[J]. 鄭洪兵,鄭金玉,羅洋,李瑞平,李偉堂,王浩,任紅,齊華,劉武仁. 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 2015(09)
本文編號:32224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224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