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能源開發(fā)對雅魯藏布江流域景觀格局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1-01 01:54
研究選取1980年~2015年LUCC土地分類數(shù)據,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區(qū)水電站建設運行前后7類景觀格局指標的變化情況,并結合土地利用轉移概率矩陣,分析了不同景觀遷移變化規(guī)律。結果顯示,水電能源開發(fā)使得水電站上游水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最大增幅達到96%;水電能源開發(fā)帶形成了勞動力聚集效應,滿足了區(qū)域發(fā)展的能源需求;水電站建成后耕地的面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上游水位抬升淹沒與人口遷移是主要因素。水電能源開發(fā)活動對青藏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有限,對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促進作用明顯,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仍是青藏高原地區(qū)景觀格局的主要影響因素。
【文章來源】:水力發(fā)電.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1980年~2015年水電站研究區(qū)土地利用變化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甸生長季承載力[J]. 李成陽,薛嫻,賴熾敏,尤全剛,彭飛,張文娟. 中國沙漠. 2018(06)
[2]向家壩水電工程影響下區(qū)域土地利用及景觀格局變化[J]. 王維琛,蔡宴朋,孫煉,楊薇,易雨君,徐俏.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2018(05)
[3]瀾滄江(西藏段)流域植被保護與水能資源開發(fā)關系的研究[J]. 王孫高,楊桃萍,陳國柱,楊樹華. 紅水河. 2018(01)
[4]1990-2015年紅堿淖地區(qū)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與景觀格局的時空演變[J]. 劉英,岳輝,王騰龍. 水土保持通報. 2017(05)
[5]基于移動窗口法的水電開發(fā)影響下景觀格局梯度分析[J]. 劉琦,劉世梁,趙清賀,王聰,鄧麗,楊玨婕,董世魁. 山地學報. 2012(05)
[6]青藏高原國家生態(tài)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J]. 孫鴻烈,鄭度,姚檀棟,張鐿鋰. 地理學報. 2012(01)
[7]西藏水能資源開發(fā)前景淺析[J]. 胡向陽,何子杰. 人民長江. 2009(16)
[8]青藏高原荒漠化遙感信息提取及演變分析[J]. 張佩民,張振德,李曉琴,王毅,余江寬,黃永芳. 干旱區(qū)地理. 2006(05)
本文編號:2950724
【文章來源】:水力發(fā)電. 2020年02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1980年~2015年水電站研究區(qū)土地利用變化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甸生長季承載力[J]. 李成陽,薛嫻,賴熾敏,尤全剛,彭飛,張文娟. 中國沙漠. 2018(06)
[2]向家壩水電工程影響下區(qū)域土地利用及景觀格局變化[J]. 王維琛,蔡宴朋,孫煉,楊薇,易雨君,徐俏.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 2018(05)
[3]瀾滄江(西藏段)流域植被保護與水能資源開發(fā)關系的研究[J]. 王孫高,楊桃萍,陳國柱,楊樹華. 紅水河. 2018(01)
[4]1990-2015年紅堿淖地區(qū)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與景觀格局的時空演變[J]. 劉英,岳輝,王騰龍. 水土保持通報. 2017(05)
[5]基于移動窗口法的水電開發(fā)影響下景觀格局梯度分析[J]. 劉琦,劉世梁,趙清賀,王聰,鄧麗,楊玨婕,董世魁. 山地學報. 2012(05)
[6]青藏高原國家生態(tài)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J]. 孫鴻烈,鄭度,姚檀棟,張鐿鋰. 地理學報. 2012(01)
[7]西藏水能資源開發(fā)前景淺析[J]. 胡向陽,何子杰. 人民長江. 2009(16)
[8]青藏高原荒漠化遙感信息提取及演變分析[J]. 張佩民,張振德,李曉琴,王毅,余江寬,黃永芳. 干旱區(qū)地理. 2006(05)
本文編號:29507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50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