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體現(xiàn)
本文關鍵詞:談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體現(xiàn),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古典主義油畫的輝煌成就于油畫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初期。最初的油畫作品幾乎都是以宗教傳播為目的。人們的審美情趣以及畫家們的創(chuàng)作方向也就因此而變得單一而明確,但時代的發(fā)展使得宗教題材的創(chuàng)作已經(jīng)不能表達絕大多數(shù)畫家的內(nèi)心需求與認識。這時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不僅僅解放了畫家們的思想和情感,也解放了束縛在他們身上的宗教繩索,使他們發(fā)現(xiàn)了更多在生活上的美好。他們逐漸開始對風景、人物以及生活增加了濃厚的興趣并開始進行寫生與創(chuàng)作。17世紀開始出現(xiàn)獨立的風景畫,從古典主義的風景到巴比松畫派、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以及當代風景,造型意識的重要性或者表現(xiàn)也被畫家重點關注,這期間經(jīng)歷了一個長久的發(fā)展。造型意識在19世紀時又出現(xiàn)了風景畫的繁榮,以康斯太勃和柯羅、透納為代表。此時的風景畫是當時繪畫的又一創(chuàng)新思潮,特別是在印象派出現(xiàn)以后,風景畫藝術地位也進一步的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與升華。再到后期的后印象派、立體派和當代油畫風景的發(fā)展都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趨勢。可見隨著繪畫派別的不斷出現(xiàn),對造型意識的認知也有所不同,而造型意識是一直貫穿著美術史發(fā)展的過程的,只有在不同歷史階段對造型意識的認知角度的不同,才會產(chǎn)生新的繪畫特點。目光轉向中國,在近代維新變法以后,劉海粟、林風眠、徐悲鴻與李鐵夫等前輩先后遠赴英、法等國學習歐洲的西洋繪畫,直到這一批畫家歸國以后逐漸將西方先進的美學觀念在中國普及開來。這一批畫家所受教育也有所不同,有的主要研習寫實派繪畫,有的則是學習印象派的繪畫而來,更有受現(xiàn)代派影響。其中主要以寫實技法表現(xiàn)為多數(shù)。不同的是,有個別畫家在作品中加入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較為主觀的自由的筆法。由于油畫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開枝散葉,逐漸形成了具有東方人審美習慣的新的表現(xiàn)形式及油畫語言。在繪畫中,中國畫的造型主要是基于對點、線、面的運用。與西方所遵從的透視法,明暗法等方法來表現(xiàn)物象的質(zhì)感、體積、空間是有所不同,并與要求物體在一定環(huán)境及光源的照射下所呈現(xiàn)出的色彩效果的繪畫體系形成了及其鮮明的對比。隨著經(jīng)濟、科技和文化的不斷發(fā)展,通過借鑒和融合,油畫在中國的發(fā)展也逐漸成熟。萬歷年間,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在傳教的過程中把西方的藝術帶入到了中國。再到清朝康熙年間時,西方油畫的技法是由傳教士郎世寧帶到中國宮廷中。大量的公派留學生到西方學習是在清朝末年,在學習西方國家先進科學的同時對西方藝術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時間走到20世紀初,國內(nèi)的各方面發(fā)展逐漸走入正軌,知識分子為了尋找國家的發(fā)展之路,對于政治科學等諸多方面都進行了研究,新文化運動的風潮在中國被掀起。西方油畫技法也在這場風潮下被大批熱愛藝術的青年極力追捧,分別以自費和公費的形式到國外留學,并在后續(xù)的新美術運動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以教育家劉海粟于1901年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中國美術院校為先河,從此中國的各類藝術院校紛紛嶄露頭角,使中國的藝術教育走上了新的臺階。在中國建國之后,新生代藝術家承擔起表現(xiàn)新時代風貌的重任,展現(xiàn)新時期工農(nóng)兵形象成為新的歷史任務。在藝術情懷上更加鐘情于前蘇聯(lián)美術形式,而忽略西方新興印象主義與野獸派等前衛(wèi)藝術,因此現(xiàn)實的客觀描繪寫實手法主導了當時的繪畫界。在這種單一畫風的形式下對于造型技巧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也出現(xiàn)了藝術風格較為單一的情況,文革時期這種現(xiàn)象更為嚴重化,單一概念化的宣傳畫層出不窮,這樣的現(xiàn)象也從側面反映了政治服務和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意識形態(tài)的狀況。隨著改革的春風,80年代以后中國的繪畫又逐漸呈現(xiàn)出了多元化的趨勢,藝術家的思想逐漸擺脫原有的束縛,融入了新的繪畫元素,大量的西方繪畫作品不斷沖擊著人們的繪畫觀念,同時也在慢慢打開中國現(xiàn)代藝術家思想的大門,讓他們在原本的領域中找到了通往廣闊天地的路,給了他們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可能。但即使這樣,人們還是不得不承認,在當時的中國國情下,繪畫單一概念化的發(fā)展也是不會輕易的被新穎事物所替代的,因此“85新潮”退卻后,也并沒有留存太多優(yōu)秀的作品。但是卻對中國的藝術觀念和形成中國的藝術多樣化起到了發(fā)展和促進的作用,很好的推動了中國藝術的革新。在1979年之后,新興藝術形式開始活躍,是基于油畫作品中對現(xiàn)實生活描繪整體和深入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滿足不了人們對新的藝術追求。讓畫家們對于藝術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中國油畫自引進到發(fā)展和變化的過程中,無不與中國五千年獨特的文化底蘊息息相關。油畫發(fā)展至今,在文化多元發(fā)展的格局中,中國油畫將以何面貌呈現(xiàn)在當今世界藝術之林呢?在中國油畫的不斷發(fā)展中,在學習和借鑒西方油畫藝術的同時,中國畫家,堅持創(chuàng)新,并不斷的融入中國本民族所獨有的審美特點,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油畫語言。從整個藝術史看,與其說是油畫語言的發(fā)展歷程,倒不如說是造型意識的變化過程。造型意識是貫穿整個繪畫史中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造型意識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也是形成獨特油畫語言的重要因素。而在油畫風景的寫生過程中,造型意識的不斷認知,成為了油畫風景寫生的一個重要的支撐點。造型意識的意義從油畫的發(fā)展開始被關注,從普遍意義上的追求寫實到表現(xiàn),到由注重透視、光影和明暗轉變?yōu)樽⒅馗鼮楸举|(zhì)的形體結構,造型意識也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的。
【關鍵詞】:油畫風景寫生 造型意識 有意味的造型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213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緒論13-16
- 1.1 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13-15
- 1.1.1 選題背景13-14
- 1.1.2 研究意義14-15
- 1.2 研究內(nèi)容15
- 1.3 研究方法15-16
- 第二章 造型意識與油畫風景寫生的關系16-28
- 2.1 造型意識16-21
- 2.1.1 意識的定義及發(fā)展16-17
- 2.1.2 關于造型意識的概述17-18
- 2.1.3 有意味的造型意識18-21
- 2.2 油畫風景寫生的起源、發(fā)展及演變的簡要論述21-25
- 2.3 造型意識與油畫風景寫生的關系25-28
- 第三章 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構成以及重要性28-41
- 3.1 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構成要素28-35
- 3.1.1 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形象體現(xiàn)28-29
- 3.1.2 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構圖體現(xiàn)29-31
- 3.1.3 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空間體現(xiàn)31-33
- 3.1.4 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色彩體現(xiàn)33-35
- 3.2 油畫風景寫生中普遍意義上的造型意識和有意味的造型意識的體現(xiàn)35-38
- 3.3 造型意識在油畫風景寫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38-41
- 3.3.1 造型意識在油畫風景寫生中的作用38-39
- 3.3.2 造型意識在油畫風景寫生中的重要性39-41
- 第四章 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自我認知41-47
- 4.1 自身對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理解和運用41-42
- 4.1.1 自身對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理解41
- 4.1.2 自身在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運用41-42
- 4.2 有意味的造型是油畫風景寫生進步的必要條件42
- 4.3 有意味的造型意識與中國當代油畫風景作品42-45
- 4.4 有意味造型意識的運用45-47
- 第五章 結論47-49
- 參考文獻49-51
- 圖片來源51-53
- 作者簡介53-54
- 致謝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純玉;;健全我們的造型意識[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2 劉從蓉;;淺議攝影造型課程教學中造型意識的培養(yǎng)[J];才智;2013年29期
3 盧萍;淺談電影的造型意識——拍《沒有爸爸的村莊》有感[J];電影通訊;1989年04期
4 吳純玉;再談主動造型意識的培養(yǎng)[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5 范向軍;;基礎素描教學中造型意識形成的特點與方法探究[J];美術大觀;2011年03期
6 張煜;;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意識——淺談《設計素描》教學[J];大眾文藝;2010年17期
7 徐志堅;;論造型意識的建模式形態(tài)默認[J];雕塑;2013年03期
8 張奇慧;;增強泥塑造型意識培養(yǎng)的美術教育教學新探索[J];考試周刊;2011年17期
9 齊媛媛;;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意識——淺談素描教學的一點體會[J];北方美術;1995年01期
10 龔曉天;湯艷;;設計素描與造型意識培養(yǎng)[J];美術大觀;2005年1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國良;談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體現(xiàn)[D];吉林大學;2016年
2 李惠景;韓國朝鮮時代的民畫[D];中央美術學院;2004年
本文關鍵詞:談油畫風景寫生中造型意識的體現(xiàn),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58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55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