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知覺組織原則在錦州市徐州街廢棄鐵路景觀營造中的應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格式塔知覺組織原則在錦州市徐州街廢棄鐵路景觀營造中的應用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格式塔 知黨組織原則 廢棄鐵路 景觀營造 帶狀公園
【摘要】:作為城市化的快速進程和后工業(yè)時代的產物,如今廢棄鐵路遺留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各個地區(qū)。廢棄鐵路承載了人類對工業(yè)發(fā)展的珍貴記憶,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們的歷史價值需要引起人們的珍視從而進行挖掘研究,其突出的改造與再利用的現(xiàn)實價值同樣不可小覷。對其進行景觀營造是變相的對廢棄鐵路進行保護,以滿足人們對往事的追憶,引發(fā)人們對工業(yè)歷史遺跡的緬懷,進而提升保護意識,使廢棄鐵路因功能的轉變而得以復蘇。本文以錦州市徐州街廢棄鐵路為例,結合格式塔知覺組織原則,通過將其打造為鐵路帶狀公園,從而對其進行保護與再利用。格式塔心理學及其理論已在多個學科范疇得以運用,并且在很多與藝術相關的領域發(fā)展上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這取決于它在視知覺領域視角和觀點的獨到之處。本課題的研究就在于將格式塔心理學的知覺組織原則應用于廢棄鐵路景觀營造中,從多個方面開啟廢棄鐵路景觀營造理論研究的新篇章。本文前兩章提出了對廢棄鐵路的保護與利用的重要意義,總結了國內外對廢棄鐵路改造與再利用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綜述了廢棄鐵路保護與利用的相關理論:綠道理論、“棕地”生態(tài)修復理論、工業(yè)遺產保護理論、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和場所設計相關理論。第三章是對格式塔心理學的整體簡單敘述,重點圍繞圖底關系原則、鄰近性原則、相似性原則、延續(xù)性原則、完形性原則等知覺組織原則在廢棄鐵路景觀營造中的使用方式方法來闡述,并在國內外廢棄鐵路改造與再利用的實例中找出應用各個原則的節(jié)點。第四章為全文核心章節(jié),以錦州市徐州街廢棄鐵路為例,運用格式塔知覺組織原則將廢棄鐵路規(guī)劃設計為具有歷史意義的鐵路帶狀公園,通過實例證明格式塔知覺組織原則運用于廢棄鐵路景觀營造的可行性。從總體布局、道路系統(tǒng)設計、植物設計和節(jié)點設計等方面分析了運用的方法。最后,分析、總結研究結果,得出結論,即格式塔知覺組織原則適用于廢棄鐵路的景觀營造,它的應用豐富了廢棄鐵路景觀營造的新思路,為廢棄鐵路的保護與再利用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理論指導,并從廢棄鐵路產權問題、棚戶區(qū)改造問題以及城市規(guī)劃設計院忽視問題三方面提出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U984.11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墨飛;李禹;;互動型高校景觀營造探究[J];美苑;2010年04期
2 張婷婷;弓弼;王曉芳;;淺析治污性濕地的景觀營造[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7期
3 張艷;;以“中式”景觀營造為例論“文化場景”與景觀風格的形成[J];科技視界;2012年12期
4 劉念中;田璐;;鄭州市第一中學水景景觀營造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3年06期
5 邰杰;;景觀營造藝術的三種美學表達[J];藝術學界;2010年01期
6 孫冰;深圳平湖生態(tài)園規(guī)劃意念與景觀營造[J];廣東園林;2003年04期
7 周根林;;英格蘭休閑公園的景觀營造[J];園林;2004年08期
8 鐘立偉;城市雕塑應用類型與植物景觀營造[J];北方園藝;2004年04期
9 王海龍;西昌學院熱帶植物景觀營造[J];中國花卉園藝;2004年16期
10 梁家年;梁子島(湖)生態(tài)旅游區(qū)景觀營造問題思考[J];鄂州大學學報;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慶霞;;鄉(xiāng)村野趣問柳蔭——柳蔭公園西北湖區(qū)景觀營造[A];抓住2008年奧運會機遇進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園林綠化水平論文集[C];2005年
2 徐新洲;;綴花草坪景觀營造研究——以上海濱江森林公園為例[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1年
3 何丹;王沛永;;淺析雨水利用的景觀營造手法[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4 馬遠震;王剛;韓雄;郭敏;;沙漠園林景觀營造和科學開發(fā)利用[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3年
5 冶建明;裘鴻菲;;基于地域文脈的新疆伊斯蘭景觀營造研究[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6 任維;;濰坊市濱海經濟開發(fā)區(qū)鹽堿地生態(tài)景觀營造的研究[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7 聶磊;;華南地區(qū)城市植物群落景觀營造的探討[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8 胡一可;趙迪;;城市垂直景觀營造初步探討[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1年
9 楊任淼;熊和平;韓云滔;熊志遠;;淺議垂直花園在建設美麗中國視野下的構建——以杭州市為例[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3年
10 孫百寧;潘芙蓉;;地域文化影響下的景觀營造——以遼陽市河東新城軸線景觀設計為例[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3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辛茗;景觀營造 業(yè)主見證[N];無錫日報;2006年
2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張元端;小區(qū)景觀營造三原則[N];北京日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周秋洋 董莉紅;盲目移植大樹將破壞古樹名木的文化內涵[N];中國建設報;2006年
4 邊防軍;開放的中國歡迎“洋設計”[N];中國房地產報;2004年
5 代青;生態(tài)青島 美麗世園[N];人民政協(xié)報;2014年
6 本報記者 曹云 趙坤 姜勝勇;洋溢在自然野趣間的生態(tài)文明活力[N];中國綠色時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林琳;湘潭市湘江風光帶植物景觀營造[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2 彭超;節(jié)水型城市防護林景觀營造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4年
3 郭敏敏;魯南地方高校校園文化景觀營造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4年
4 蔡華沁;南京仙林大學城新校區(qū)植物景觀營造分析[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3年
5 趙瓊;情境體驗主導下的杭州民宿景觀營造方式初探[D];中國美術學院;2015年
6 凌盼;基于生態(tài)視角的西寧市湟水河濱河景觀營造研究[D];青海大學;2016年
7 劉曉霞;格式塔知覺組織原則在錦州市徐州街廢棄鐵路景觀營造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6年
8 董存軍;別墅景觀營造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9 梁巍;大地庫大地庫高層住宅區(qū)的景觀營造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年
10 傅隱鴻;浙江省山岳類風景名勝區(qū)植物景觀營造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3041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30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