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的主體性和矛盾性——1940至1950年代有關(guān)魯迅思想理解的分歧之一
發(fā)布時間:2021-09-19 18:16
在1940至1950年代的左翼文化界,研究者對《野草》及魯迅思想的理解存在著一致和分歧。其分歧主要表現(xiàn)在:是否敢于承認魯迅于創(chuàng)作中呈現(xiàn)出思想消極性和矛盾性;這一思想消極性和矛盾性是否正是魯迅前期思想局限性之表征。胡風派一直強調(diào)主體性和革命性價值的統(tǒng)一,而馮雪峰、邵荃麟等理解卻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其變化之一,就是把《野草》中所蘊含的那種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和主體意志拋棄了,所謂魯迅前期思想的消極性、矛盾性和局限性于此得以凸顯,魯迅也就成了必須依靠一種外在力量來予以拯救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65(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本文編號:3402102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65(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
二
三
本文編號:34021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40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