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清》與武俠小說
發(fā)布時間:2021-08-13 07:16
《萬年清》從咸、同之際問世以來,糅合了前此俠義小說的諸多特色,藉乾隆皇帝游江南的民間傳說展開,帶出廣泛流傳于閩、廣二地的南少林傳奇,盡管在人物塑造、情節(jié)設(shè)計、結(jié)構(gòu)安排上很難稱得上是佳作,但卻相當(dāng)意外地,在往后的一百多年間,掀起不小的浪潮,先是有江喋喋的《少林小英雄》推衍其緒,將其中原帶有濃厚"市井英雄"色彩的人物,敷設(shè)成俠客型的英雄,然后又在夙具強烈革命意識的"廣派"作家如鄧羽公、我是山人手中,進(jìn)一步賦予其"反清抗暴"的正義形象,最終又在香港電影的推波助瀾下,廣泛且深入地流播于民間,寖至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傳奇,"市井英雄—俠客—志士"的演化路徑,可謂相當(dāng)清晰,從中正可以窺見一個英雄從誕生到成長的過程中,是如何逐步加深其道德形象、矯正其行事風(fēng)格、標(biāo)榜其愛國憂民意識的。民國以來,武俠小說盛行不衰,而從俠義小說蛻轉(zhuǎn)成武俠小說,無疑地,《萬年清》起了關(guān)鍵作用。
【文章來源】:蘇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 2020,37(05)
【文章頁數(shù)】:20 頁
【部分圖文】:
《繡像萬年清奇才新傳》部分書影
民國以來,究竟《萬年清》的故事有多少流衍,目前尚難確考,唯1931年上海廣益書局出版、題為江喋喋撰的《少林小英雄》,上下卷共二十回,為迄今所見最早的相關(guān)故事(參見圖2)。江喋喋是民初作品相當(dāng)多的一位通俗作家,應(yīng)該就是江蝶廬的另一個筆名,但其生平不詳,唯知有多部武俠小說,如《夜行飛俠傳》《俠義五飛劍》《虎穴英雄》《大刀王五》等傳世,但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少林小英雄》。
據(jù)香港學(xué)者黃仲鳴考述,香港最早撰寫有關(guān)少林俠客故事的是鄧羽公(1889—1964)。1930年,鄧羽公在廣州創(chuàng)辦《羽公報》,來年6月,即以“凌霄閣主”筆名連載《至善禪師三游南越記》(參見圖3)(2),一直到《羽公報》關(guān)門,改辦《愚公報》續(xù)刊。1933年1月,鄧羽公又在《愚公報》連載《少林秘紀(jì)》;1932年2月3日以“是佛山人”筆名連載《胡亞乾》,眉題“武俠短篇”。由此可見,鄧羽公演述少林故事,是繼江喋喋之后從《萬年清》取材,粵、港撰寫少林故事的開山始祖(3),葉洪生更譽之為“香港武俠小說界開山祖師”[14]61。鄧羽公的《至善三游南越記》借用了《萬年清》中的人物,重新定位其關(guān)系,如在《萬年清》中曾出現(xiàn)的方世玉、胡惠乾、五枚、至善、白眉乃至三德、馮道德、洪熙官、李錦綸等,都一一現(xiàn)身,連李巴山也驚鴻一瞥,但譜系卻完全不同,將白眉說成是明朝的“九門提督”(明代無此官銜)朱國忠,于明亡后剃度出家,法名白眉,在雍正時曾借協(xié)助年羹堯平定青海的機會,暗中聯(lián)系了呂留良的女兒五梅(4),在少林寺收了十大弟子,意圖反清復(fù)明;但卻為清廷所忌,被派兵火焚了少林寺。十大弟子中的至善,三入廣東,招收弟子,練功習(xí)武,開了南少林一派,更與五梅等人潛赴北京,以毒針刺殺了雍正皇帝。五梅割下雍正頭顱并剜挖雙眼以祭奠呂留良。其后,乾隆繼位,派紅孩兒、周日清等征剿,至善等人將勢力轉(zhuǎn)移至廣西十萬大山、八排山中繼續(xù)抗?fàn)。全書雜取《萬年清》、雍正血滴子、雍正無頭等傳說,再參照天地會的“西魯傳說”(1),雜糅成書,將時間序列從明亡延伸到乾隆時期,橫跨百年之久。畢竟是小說家之言,于歷史頗有舛誤,而大旨上以“反清復(fù)明”為骨干,盛夸至善禪師與眾志士抗清的事跡及精神。方世玉一開首就已出現(xiàn),為至善的門人,但卻無“打擂臺”的故事;胡惠乾在第十三回出現(xiàn),為至善弟子鐵頭老鼠之兄,其父亦為織機坊中人譚老忠打死,甚至有“胡惠乾報父仇”的燈籠,情節(jié)略同于《萬年清》,但卻無恃惡身死、武當(dāng)馮道德出面之事?梢哉f,只是借了《萬年清》的人物,重新敷衍一個新的“反清復(fù)明”俠客傳奇。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歷史與神話:天地會西魯故事由來及天地會起源[J]. 孔祥濤. 清史研究. 2005(03)
[2]清代俠義小說概敘[J]. 劉蔭柏. 明清小說研究. 1990(02)
[3]《圣朝鼐盛萬年清》版本考補[J]. 吳敢,鄧瑞瓊. 明清小說研究. 1988(04)
碩士論文
[1]《萬年清》研究[D]. 杜留荷.四川師范大學(xué) 2014
本文編號:3339994
【文章來源】:蘇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 2020,37(05)
【文章頁數(shù)】:20 頁
【部分圖文】:
《繡像萬年清奇才新傳》部分書影
民國以來,究竟《萬年清》的故事有多少流衍,目前尚難確考,唯1931年上海廣益書局出版、題為江喋喋撰的《少林小英雄》,上下卷共二十回,為迄今所見最早的相關(guān)故事(參見圖2)。江喋喋是民初作品相當(dāng)多的一位通俗作家,應(yīng)該就是江蝶廬的另一個筆名,但其生平不詳,唯知有多部武俠小說,如《夜行飛俠傳》《俠義五飛劍》《虎穴英雄》《大刀王五》等傳世,但影響最大的莫過于《少林小英雄》。
據(jù)香港學(xué)者黃仲鳴考述,香港最早撰寫有關(guān)少林俠客故事的是鄧羽公(1889—1964)。1930年,鄧羽公在廣州創(chuàng)辦《羽公報》,來年6月,即以“凌霄閣主”筆名連載《至善禪師三游南越記》(參見圖3)(2),一直到《羽公報》關(guān)門,改辦《愚公報》續(xù)刊。1933年1月,鄧羽公又在《愚公報》連載《少林秘紀(jì)》;1932年2月3日以“是佛山人”筆名連載《胡亞乾》,眉題“武俠短篇”。由此可見,鄧羽公演述少林故事,是繼江喋喋之后從《萬年清》取材,粵、港撰寫少林故事的開山始祖(3),葉洪生更譽之為“香港武俠小說界開山祖師”[14]61。鄧羽公的《至善三游南越記》借用了《萬年清》中的人物,重新定位其關(guān)系,如在《萬年清》中曾出現(xiàn)的方世玉、胡惠乾、五枚、至善、白眉乃至三德、馮道德、洪熙官、李錦綸等,都一一現(xiàn)身,連李巴山也驚鴻一瞥,但譜系卻完全不同,將白眉說成是明朝的“九門提督”(明代無此官銜)朱國忠,于明亡后剃度出家,法名白眉,在雍正時曾借協(xié)助年羹堯平定青海的機會,暗中聯(lián)系了呂留良的女兒五梅(4),在少林寺收了十大弟子,意圖反清復(fù)明;但卻為清廷所忌,被派兵火焚了少林寺。十大弟子中的至善,三入廣東,招收弟子,練功習(xí)武,開了南少林一派,更與五梅等人潛赴北京,以毒針刺殺了雍正皇帝。五梅割下雍正頭顱并剜挖雙眼以祭奠呂留良。其后,乾隆繼位,派紅孩兒、周日清等征剿,至善等人將勢力轉(zhuǎn)移至廣西十萬大山、八排山中繼續(xù)抗?fàn)。全書雜取《萬年清》、雍正血滴子、雍正無頭等傳說,再參照天地會的“西魯傳說”(1),雜糅成書,將時間序列從明亡延伸到乾隆時期,橫跨百年之久。畢竟是小說家之言,于歷史頗有舛誤,而大旨上以“反清復(fù)明”為骨干,盛夸至善禪師與眾志士抗清的事跡及精神。方世玉一開首就已出現(xiàn),為至善的門人,但卻無“打擂臺”的故事;胡惠乾在第十三回出現(xiàn),為至善弟子鐵頭老鼠之兄,其父亦為織機坊中人譚老忠打死,甚至有“胡惠乾報父仇”的燈籠,情節(jié)略同于《萬年清》,但卻無恃惡身死、武當(dāng)馮道德出面之事?梢哉f,只是借了《萬年清》的人物,重新敷衍一個新的“反清復(fù)明”俠客傳奇。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歷史與神話:天地會西魯故事由來及天地會起源[J]. 孔祥濤. 清史研究. 2005(03)
[2]清代俠義小說概敘[J]. 劉蔭柏. 明清小說研究. 1990(02)
[3]《圣朝鼐盛萬年清》版本考補[J]. 吳敢,鄧瑞瓊. 明清小說研究. 1988(04)
碩士論文
[1]《萬年清》研究[D]. 杜留荷.四川師范大學(xué) 2014
本文編號:33399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33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