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敘事與個體精神敘事的疊合與斷裂——從《財主底兒女們》為出發(fā)點看中國小說的敘述特質
發(fā)布時間:2021-08-08 01:20
路翎的《財主底兒女們》自問世后爭議不斷,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呈現(xiàn)的是一種丁字形的結構。具體體現(xiàn)在:其第一部與傳統(tǒng)的家國敘事傳統(tǒng)疊合,第二部則聚焦個體精神敘事。當后者包蘊的精神性敘事漸漸壯大、膨脹,并自成天地后,與專注于世俗世界的敘事模式便不可避免地發(fā)生沖突。原有的以家國命運盛衰榮枯為主軸的敘述框架已無法容納如此豐富繁雜的主觀內容。貌似整全統(tǒng)一的敘述結構產生了斷裂,而《財主底兒女們》全書顯現(xiàn)的第一部與第二部間的丁字形結構正是這一沖突外顯的癥候。這兩種敘述方式間的斷裂,不僅僅是外在敘述形式上的歧異所致,更是不同的文化選擇和精神價值取向間的摩擦和沖突。
【文章來源】:學術月刊. 2020,52(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4 頁
【文章目錄】:
家國敘事傳統(tǒng)的陰影
個體的精神敘事
兩種敘事方式間的沖突與斷裂
斷裂的根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個性解放”到“個人主義”——試論《財主底兒女們》與“七月派”的理論走向[J]. 李超宇. 現(xiàn)代中文學刊. 2020(02)
[2]“主體性”問題與未完成的“成長小說”——路翎《財主的兒女們》再解讀[J]. 王曉平.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8(05)
[3]現(xiàn)代世界的“晚生子”與“碎裂時代”的寫作——再論路翎與《財主底兒女們》[J]. 陳彥. 文學評論. 2016(04)
[4]個人主義的起源——“五四”時期的自我觀研究[J]. 許紀霖. 天津社會科學. 2008(06)
本文編號:3328922
【文章來源】:學術月刊. 2020,52(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14 頁
【文章目錄】:
家國敘事傳統(tǒng)的陰影
個體的精神敘事
兩種敘事方式間的沖突與斷裂
斷裂的根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個性解放”到“個人主義”——試論《財主底兒女們》與“七月派”的理論走向[J]. 李超宇. 現(xiàn)代中文學刊. 2020(02)
[2]“主體性”問題與未完成的“成長小說”——路翎《財主的兒女們》再解讀[J]. 王曉平.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8(05)
[3]現(xiàn)代世界的“晚生子”與“碎裂時代”的寫作——再論路翎與《財主底兒女們》[J]. 陳彥. 文學評論. 2016(04)
[4]個人主義的起源——“五四”時期的自我觀研究[J]. 許紀霖. 天津社會科學. 2008(06)
本文編號:33289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328922.html
教材專著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