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王梵志詩中的悲劇——基于悲劇美學的理論
發(fā)布時間:2021-06-17 18:19
王梵志的詩體現出了奧斯卡·王爾德眼中的生活悲劇——毫無美感的,甚至是丑陋、鄙俗的人事。愛情永恒是人類的強烈愿望,人的這個本質力量幻滅在了他的詩中。王梵志用"消長"來解釋個人乃至全人類的命運悲劇,相比古希臘人停留于命運表面上的悲感來說又進了一步。租庸調制和府兵制下社會環(huán)境之惡劣、王梵志及其他勞苦大眾的遭遇之悲慘、壓迫剝削與親情異化之觸目驚心,這些悲劇作家和理論家所認為的社會悲劇也都體現在了他的詩中。現實的污穢和矛盾攪亂了他的三觀,造成了他精神上的悲劇,以至于極力吶喊"死亡藝術"來唾棄這個世界,來做些微弱的反抗。
【文章來源】: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14(03)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人生悲劇
(一)假、丑、惡的凸顯
(二)人情之美與生命苦短的矛盾
二、命運悲劇
三、社會悲劇
(一)社會環(huán)境
(二)人際關系
(三)悲劇人物
四、“死亡藝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鄭珍的災害詩研究[J]. 黃炬. 貴州文史叢刊. 2019(03)
[2]唯物史觀視域中的歷史虛無主義[J]. 丁明燕. 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3)
本文編號:3235687
【文章來源】: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14(03)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一、人生悲劇
(一)假、丑、惡的凸顯
(二)人情之美與生命苦短的矛盾
二、命運悲劇
三、社會悲劇
(一)社會環(huán)境
(二)人際關系
(三)悲劇人物
四、“死亡藝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鄭珍的災害詩研究[J]. 黃炬. 貴州文史叢刊. 2019(03)
[2]唯物史觀視域中的歷史虛無主義[J]. 丁明燕. 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3)
本文編號:32356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35687.html
教材專著
熱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