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中國文學論文 >

四種元人散曲選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4 22:47
  元代是散曲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不僅在散曲創(chuàng)作上呈現(xiàn)出派別林立、名家輩出的繁榮狀況,而且在文獻整理、理論總結方面同樣涌現(xiàn)出諸多成果。其中,便出現(xiàn)了元人選散曲本,它不僅能反映有元一代的整體散曲,同時在各家的選本編排與取舍情況中暗含選家的個人散曲觀念,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學批評意義。本文正文部分為四個章節(jié),對現(xiàn)存四種元人散曲選本,即《陽春白雪》《太平樂府》《樂府新聲》《樂府群玉》的現(xiàn)存情況、所含散曲觀念以及影響進行論述。著重采取共性與個性特征的考察方法,從選本所收曲家、曲作、曲牌三個方面來分析四種散曲選本所體現(xiàn)出的散曲觀念。第一,對四種元人散曲選本的總體情況進行梳理和論述。元代散曲選本編選豐富多樣,今僅存四種,故而先對其進行流傳版本、保存現(xiàn)狀、編選體例等情況的扒梳,整理編選家信息,并確定好以下研究所基于的當今校本。因基礎文獻直接關系后文的具體論述,因而較為注重對其進行綜述和分析。第二,對四種散曲選本所反映出來的元人選散曲的整體特點以及共性進行梳理歸納。從四選的命名情況可推斷元人對于“樂府”的新認識和定義,再從四選所錄曲家、曲作、曲牌情況歸納元人選散曲的共同特征,并以四選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詠物...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選題原因
    (二)四種元人散曲選本的研究現(xiàn)狀
        1.基礎文獻的整理
        2.相關論文情況
    (三)研究目的及意義
一、四種選曲本的總體情況
    (一)元人散曲選本的編選及留存情況
    (二)四種散曲選本的流傳版本及體例
        1.四種選本的編選者
        2.成書時間及版本
        3.編選體例
二、四種選曲本的整體散曲觀念
    (一)“樂府”之名:元人散曲本體與功能的觀念
    (二)四種選本的整體選曲觀念
        1.縱跨前后,曲史意識
        2.輯錄流行,不遺僻調
        3.不拘題材,兼收并蓄
        4.風格多樣,兩派并存:詠物曲的個案考察
        5.元人散曲的其他編選標準:張可久的個案考察
三、四種選曲本的選曲特點
    (一)各本曲家編選之特點
        1.“楊氏二選”的曲家編選
        2.《樂府新聲》:迥異于三選,偏重無名氏曲家
        3.《樂府群玉》:聚焦杭州一帶,曲家地域性強
    (二)各本曲作編選之特點
        1.“楊氏二選”的曲作編選
        2.《樂府新聲》:重男女風懷,體現(xiàn)市井細民偏好
        3.《樂府群玉》:偏重文人意趣
四、四種選曲本的價值與影響
    (一)文獻保存之功
    (二)經(jīng)典曲家曲作的確立
    (三)對后世散曲選本的影響
        1.對后世選本編排體例的影響
        2.對后世選本選曲的影響
        3.對選家散曲觀念的影響
結語
附表:四種選本的曲牌收錄表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著)及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樂府群玉》選編者為胡存善臆考[J]. 葛云波.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2)
[2]《樂府群玉》在選本批評樣式上的創(chuàng)新、突破及影響[J]. 葛云波.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7(01)
[3]試論蒙元時代“樂府文學”的流衍及元人“樂府文學”觀的建構[J]. 王昊.  中國韻文學刊. 2006(03)
[4]《樂府群玉》所收曲家杭州交游考[J]. 葛云波.  文藝研究. 2005(08)
[5]試論楊朝英的散曲學觀──兼說曲學史上格律派與文學派的第一次論爭[J]. 楊棟.  求是學刊. 2002(02)
[6]元散曲發(fā)展分期研究述評[J]. 趙義山.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02)
[7]詞學秘籍《天機馀錦》考述[J]. 王兆鵬.  文學遺產. 1998(05)

博士論文
[1]元代散曲觀念研究[D]. 劉鳳玲.首都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13815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3815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c44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