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獎與文學編輯的“藝術真實觀”——從前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出版談起
[Abstract]: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in 1978 opened a new prelud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literature and art. In 1981, the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set up the Mao Dun Literature Award for the creation of long novels according to Mr. Mao Dun's will. For the national literary awards, the literary editor's concept of artistic Truth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public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the works. The winning works of Mao Dun Literature Prize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embody the demands of literary editors on the reality of life and history, and reflect the stand of the people and the contemporary thinking on the subject. Literary editors' vision, vigour and tenacity contributed to the publication of the work, their careful polish helped the work to gain honor.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201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新媒體與當代文學的批評實踐研究”(16BZW030)階段性成果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出版大數據用戶行為跟蹤與分析實驗室研究成果
【分類號】:G232.2;I207.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盛昌;;秦兆陽編《當代》[J];當代;2014年03期
2 何啟治,黃發(fā)有;用責任點燃藝術——何啟治先生訪談錄[J];文藝研究;2004年02期
3 田耕;;掘井十年方見水——我們是怎樣抓長篇小說出版的[J];出版史料;2002年04期
4 何西來;《冬天里的春天》和李國文的小說創(chuàng)作[J];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04期
5 達流;;從人與社會的關系中把握文藝——訪秦兆陽先生[J];湖北社會科學;1992年01期
6 何啟治;;不同種類稿件的編輯工作(四) 第四部分 小說編輯的工作[J];編輯之友;1991年04期
7 章仲鍔;;我編《鐘鼓樓》[J];出版工作;1986年03期
8 劉心武;;鐘鼓樓[J];當代;1984年06期
9 韋君宜;;從編輯角度談創(chuàng)作[J];民族文學;1983年01期
10 古華;;芙蓉鎮(zhèn)[J];當代;198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郝丹;;文學評獎與文學編輯的“藝術真實觀”——從前三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出版談起[J];出版科學;2017年04期
2 方巖;;現實感、歷史觀與新經驗:2014年長篇小說閱讀札記[J];揚子江評論;2015年03期
3 周根紅;;茅盾文學獎與新時期文學出版[J];中國出版;2015年10期
4 馬春花;;《芙蓉鎮(zhèn)》與后革命性別[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5年05期
5 黃發(fā)有;;《當代》:現實主義的當代命運[J];文藝爭鳴;2014年08期
6 武兆雨;;意識形態(tài)話語與文本生產——以《當代》長篇小說為例[J];文藝爭鳴;2014年01期
7 武文茹;;編輯與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合作關系[J];陰山學刊;2013年05期
8 何瑛;;生逢其時的“另一種史詩”——從《塵埃落定》看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評獎[J];新文學評論;2013年02期
9 唐艷萍;;革命話語的弱化:從《紅日》到《冬天里的春天》[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年04期
10 張春;;論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學出版觀念的變遷[J];學術界;2012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若冰,曲志紅;第五屆茅盾文學獎頒獎[J];圖書館;2000年06期
2 孫郁;茅盾文學獎:在期待與遺憾之間[J];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04期
3 樊尼莫;;閱讀懷舊年——關于茅盾文學獎的另類紀念[J];出版廣角;2005年08期
4 任美衡;;關于茅盾文學獎美學的經驗與批判——評《聚焦茅盾文學獎》[J];宜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5 宋俊宏;;茅盾文學獎美學體系的建構及反思——從任東華的《茅盾文學獎研究》說起[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6 孔會俠;;“茅盾文學獎研究”的新成果[J];當代文壇;2012年01期
7 羅宗宇;金莎莎;;茅盾文學獎研究的新突破——評任東華《茅盾文學獎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8 王海波;韓一充;鄭淇文;;茅盾文學獎的進步和啟示[J];群文天地;2012年16期
9 海曉紅;;聚焦與拓展——評《茅盾文學獎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10 張恒學;我看茅盾文學獎[J];云夢學刊;199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胡殷紅;;第六屆茅盾文學獎評委談獲獎作品[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3)[C];2005年
2 石一寧;高小立;任晶晶;曾祥書;武翩翩;;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述說獲獎感受[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3)[C];2005年
3 雷達;;我所了解的茅盾文學獎[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1.5)[C];2011年
4 ;第七、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名單[A];茅盾研究(第11輯)[C];2011年
5 陳曉明;;漢語文學的新階段——“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綜論[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1.5)[C];2011年
6 ;第六屆茅盾文學獎揭曉[A];茅盾研究(第九輯)[C];2005年
7 歐陽友權;;網絡文學,離茅盾文學獎有多遠?[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1.5)[C];2011年
8 白燁;;長篇與“茅獎”:扭結與糾結[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1.5)[C];2011年
9 武翩翩;;責編的責任——尋找有價值的作品打磨推廣給讀者[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3)[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馮文禮;給作品以智慧 給大眾以震撼[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吳小曼 特約撰稿人 付艷霞;茅盾文學獎背后的利益角逐[N];財經時報;2005年
3 古諾 吳力;茅盾文學獎品牌價值流失[N];財經時報;2005年
4 廖建江;茅盾文學獎背后之矛盾[N];甘肅日報;2005年
5 魏雅華;茅盾文學獎應該怎樣評[N];人民法院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黃英;茅盾文學獎得主聚首蓉城[N];四川日報;2005年
7 徐林正;茅盾文學獎背后的矛盾[N];陜西日報;2000年
8 本報記者 李向紅 楊小玲 實習生 劉曉麗;透視茅盾文學獎[N];陜西日報;2005年
9 新聞工作者,現居北京 徐富;孰是孰非“茅盾文學獎”[N];深圳商報;2000年
10 本報記者 倪敏;茅盾文學獎有待增加含金量[N];中國消費者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任美衡;茅盾文學獎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2 范國英;茅盾文學獎的文學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世鋒;茅盾文學獎“主旋律”意識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金晶;茅盾文學獎終評落選作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5年
3 李虹;茅盾文學獎評獎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旭;論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現實主義特質[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5 陳蘊茜;茅盾文學獎評獎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6 王芬;論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對“中國問題”的敘寫[D];暨南大學;2014年
7 牛征貴;堅守·超越·變異[D];福建師范大學;2012年
8 岳亞光;從茅盾文學獎透視當代文學評獎制度的價值取向[D];山西師范大學;2014年
9 孫婧;矛盾文學獎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10 歐陽小婷;茅盾文學獎前三屆獲獎作品的人民性[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1494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2149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