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中國文學論文 >

西南聯(lián)大時期馮至隨筆寫作的現(xiàn)代性新追求

發(fā)布時間:2018-06-05 06:17

  本文選題:馮至 + 隨筆; 參考:《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17年05期


【摘要】:1943年馮至"寫作興趣轉移",用三年多時間寫下許多與社會現(xiàn)實關系密切的隨筆。這些隨筆不是對《十四行集》《伍子胥》等前期作品思想的簡單重寫,而是馮至融入抗戰(zhàn)時期昆明文學公共領域的文學產(chǎn)物。在這些隨筆中,馮至把自己以德語文學、德語思想家和存在主義哲學為背景的知識與思想轉化為通俗的、為普通報紙和市民所能接受的大眾化的知識與思想,即把知識的"私下運用"轉化為"公共運用",使其對抗戰(zhàn)時期中國的文化建設發(fā)揮積極作用。馮至隨筆世界里"民族國家如何完成"的現(xiàn)代性新追求與前期《十四行集》等作品中"自我如何完成"的現(xiàn)代性追求一起構成了聯(lián)大時期馮至作品的主體性和豐富性。
[Abstract]:In 1943, Feng Zhi's "shift of interest in Writing" took more than three years to write essays closely related to social reality. These essays are not a simple rewriting of the early works such as "Collection of the Fourteen lines", "Wu Zixu", and so on, but rather the product of Feng Zhi's integration into the public domain of Kunming literature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these essays, Feng Zhi transforms his knowledge and ideas in the context of German literature, German thinkers and existentialism into popular, popular knowledge and ideas acceptable to ordinary newspapers and citizens. That is to turn the private use of knowledge into public use so that it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China's cultural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new pursuit of modernity in the world of "how a nation state completes" in the essay world of Feng Zhi, together with the modernity pursuit of "how to accomplish oneself" in the works of "how to complete oneself" in the early works of "Collection of fourteen lines", constitute the subjectivity and richness of Feng Zhi's works in the period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作者單位】: 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I207.6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富仁;推薦馮至《山村的墓碣》[J];語文建設;2003年04期

2 曹安娜;冷與熱凝結而成的藝術品——讀馮至的《蛇》[J];名作欣賞;2004年12期

3 馬薇;;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孤獨與靜默——從詩人馮至的氣質、稟賦與風格談起[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年09期

4 陳雷;;夢和青春,生活的倒影——論馮至早期詩歌的藝術個性[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1987年04期

5 周棉;;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馮至[J];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2期

6 曾鎮(zhèn)南;追思與夜讀——懷念馮至先生并溫習他的遺教[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3年04期

7 陳開第;;馮至英名垂千古[J];北京工人;1998年09期

8 李強平;;寂寞如“蛇”般美麗——馮至《蛇》的一種解讀[J];閱讀與寫作;2007年06期

9 郭麗萍;;馮至早期詩歌述評[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8年09期

10 陳捷;;用原始的眼睛看世界——論馮至詩歌中的自然[J];語文學刊;2009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W·顧彬;張寬;衛(wèi)東;;路的哲學——論馮至的十四行詩[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2 榮光啟;;詩歌的中年——論屠岸詩歌與卞之琳、馮至的關系[A];屠岸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呂紹宗;低調而善自省的馮至[N];中華讀書報;2012年

2 楊建民;馮至先生題簽[N];中華讀書報;2011年

3 北塔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馮至致巴金函兩通之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北塔;馮至對魯迅的贊譽為何不那么領情?[N];文藝報;2014年

5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王家新;“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N];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李坤晟 實習生 劉瑤;童道明:寫文學的戲,逗樂的戲已太多[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羅周;詩人馮至的創(chuàng)作歷程及其成就[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湯驍暉;論馮至的詩風流變[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2 馮嬌;馮至詩化小說《伍子胥》文本特征與精神內涵分析[D];貴州師范大學;2016年

3 張寧;馮至詩歌的時空意識研究[D];溫州大學;2016年

4 陳浩;論馮至20世紀40年代創(chuàng)作的精神特質[D];山東大學;2009年

5 周晶;行走在浪漫主義路上——馮至[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6 李璞;論馮至早期詩歌的“追尋”主題[D];河南大學;2012年

7 高莉芳;論馮至詩歌的生命焦慮[D];浙江大學;2013年

8 蘭玉鳳;抗戰(zhàn)時期馮至對生命的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羅紱文;“東”突“西”奔:馮至早期詩歌中的信仰問題[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楊枝煌(楊杞煌);詩人和哲人的美女——馮至《山水》散文集[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

本文編號:198094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98094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59b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