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中國文學論文 >

身體之辨——“四川五君”論

發(fā)布時間:2018-06-03 17:19

  本文選題:四川五君 + 詩歌 ; 參考:《當代文壇》2017年03期


【摘要】:在現代漢語詩歌發(fā)生的特殊背景下,"大我"和"我們"一直束縛著身體向自身的探索,以北方為中心的"朦朧詩"的出現,可視為身體的覺醒。而在這一詩歌脈絡之下,以南方為中心的"第三代"詩歌寫作,則更大程度上發(fā)掘著身體的復雜性與豐富性。柏樺、歐陽江河、翟永明、張棗、鐘鳴等"四川五君"的寫作,既承襲著"南方詩歌"與"第三代"詩歌的傳統,以其呈現出的身體的復雜與幽微成為值得解讀的文本。本文以"四川五君"的詩歌為切入點,從"南方:嬗變的軀體""現代場景:身體""‘她’空間的身體化""幻的空間:逃逸之身體"和"變形與縱深"五個方面來探討身體問題的復雜性。
[Abstract]:Under 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 "Big self" and "We" have been restricting the body's exploration to itself. The appearance of "obscure poem" centered in the north can be regarded as the awakening of the body. In the context of this poem, the "third generation" poetry writing, centered on the south, explores to a greater extent the complexity and richness of the body. The writing of Birch, Ouyang River, Zhai Yongming, Zhang Zao, Zhong Ming and so on not only inherits the tradition of "Southern poetry" and "the third generation" poetry, but also becomes a text worthy of interpret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poems of the five kings of Sichua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mplexity of body problems from five aspects of "the South: evolving body", "Modern scene: body", "body of her 'Space," Magic Space: escaping body "and" deformation and depth ".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
【分類號】:I207.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笠;;悼張棗[J];詩探索;2010年04期

2 張棗早;;張棗早期詩歌十首[J];詩探索;2010年04期

3 張棗;;張棗代表作[J];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01期

4 趙飛;;“言志”工夫合一——論張棗詩歌的語言本體觀[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5 王沛然;;張棗詩歌的古典意蘊[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6 ;張棗:站在虛構這一邊[J];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04期

7 曹夢琰;;詩人張棗論[J];中國詩歌研究;2012年00期

8 顏煉軍;;詩歌的好故事……——張棗論[J];文藝爭鳴;2014年01期

9 張棗;;張棗作品[J];詩選刊;2009年10期

10 張棗;;張棗的詩[J];翠苑;2010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周立文;詩人的漂流[N];光明日報;2011年

2 洪子誠;紀念三位詩人:商禽、張棗、許世旭[N];中華讀書報;2011年

3 德國漢學家 顧彬;最后的歌吟已遠逝[N];中華讀書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蘭甜;論張棗詩歌中的“空間”[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王茜;張棗詩歌中的“歷史視野”[D];復旦大學;2010年

3 傅博;輕與甜:論張棗詩歌的美學氣質及其建構[D];浙江大學;2012年

4 遲書婷;跨語際實踐與翻譯中的詩人張棗[D];復旦大學;2013年

5 孫捷;論張棗詩歌的對話結構[D];復旦大學;2012年

6 彭英龍;立足邊緣,,召喚無限[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7 周升波;論張棗詩歌的生命哲學[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8 王媛;張棗詩歌中的“時間”[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9735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9735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377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