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約與訓導:政治化語境中的詩歌生產及其形態(tài)——以1957年的《星星》詩刊為例
本文選題:詩歌作品 + 辦刊思路。 參考:《文藝爭鳴》2017年06期
【摘要】:正在十七年文學特定的時代背景中,《星星》詩刊的創(chuàng)立和出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文學事件,它不僅標志著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本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專門詩歌刊物得以面世,而且其"自由"的編輯策略和"開放"的辦刊思路給當時的詩壇帶來了一股清新之氣,形成了十七年詩歌難得的短暫繁榮期。然而,正因為這種"自由"的編輯策略和"開放"的辦刊思路又與當時的主流詩歌觀念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17 years' literature, the cre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Star Poetry is a very important literary event. It not only marks the emergence of the first specialized poetry publication with national influence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Moreover, the editorial strategy of "Freedom" and the idea of running "Open" brought a fresh spirit to the poetry circle at that time, forming a rare short period of prosperity for 17 years' poetry. However,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editorial strategy of "freedom" and the idea of "opening up" that it is also in line with the mainstream poetic concept of that time.
【作者單位】: 西南醫(y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醫(yī)學與文學研究中心;
【基金】: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013年度青年項目“《星星》詩刊與中國當代詩歌的發(fā)展”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SC13C034
【分類號】:I207.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杰;荀超;;和詩歌相伴一生——訪詩人、原《星星》詩刊主編白航[J];江南(江南詩);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姚洪偉;;規(guī)約與訓導:政治化語境中的詩歌生產及其形態(tài)——以1957年的《星星》詩刊為例[J];文藝爭鳴;2017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衛(wèi)峰;;末未詩歌印象[J];理論與當代;2006年01期
2 阮文生;;阮文生詩歌作品選登[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年11期
3 路云;;楊聞韶詩歌生命的涌現(xiàn)現(xiàn)象[J];云夢學刊;2011年06期
4 ;獲獎詩歌作品展專頁[J];寫作;1994年09期
5 雪城白鳥;;歌與你聽——“吞世代”詩歌作品聯(lián)展(四)[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5年01期
6 雪城白鳥;;歌與你聽——“吞世代”詩歌作品聯(lián)展(八)[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5年04期
7 雪城白鳥;;歌與你聽“吞世代”詩歌作品聯(lián)展(十五)[J];東西南北(大學生);2006年01期
8 楊志學;;論詩歌傳播的特質[J];延安文學;2006年02期
9 劉長鋒;;軍旅詩歌雜談[J];延安文學;2006年02期
10 阿翔;;國際詩壇[J];詩歌月刊;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中標;;阿毛:詞語疊加的高度——阿毛詩歌的當下意義[A];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阿毛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北塔;;瞿秋白的詩歌生涯及特點[A];瞿秋白的歷史功績——瞿秋白英勇就義7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李犁;;擁抱樸素[A];李輕松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柯雷;梁建東;張曉紅;;當代中國的先鋒詩歌與詩人形象[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5 子川;;新世紀詩歌的遮蔽與去蔽[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1.4)[C];2011年
6 文紅霞;;釘進生活里的愛與傷——阿毛詩歌論[A];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阿毛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霍俊明;;悖論修辭與減速寫作:李輕松詩歌論[A];李輕松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8 陳東云;;關于發(fā)展科普詩歌事業(yè)的淺思[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四卷)[C];2010年
9 陸蕓;;詩歌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A];中外關系史論文集第14輯——新視野下的中外關系史[C];2008年
10 陳東云;;關于發(fā)展科普詩歌事業(yè)的淺思[A];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2010年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南市政”杯百字小說、詩歌大獎賽揭曉[N];文學報;2010年
2 杜浩 書評人;詩歌出版回曖:迎接詩歌閱讀的春天[N];中國圖書商報;2013年
3 陳超;2000年的詩歌?[N];文藝報;2001年
4 記者 趙彥紅;市作協(xié)舉行桑小燕詩歌作品研討會[N];長治日報;2007年
5 張昱;呼喚新世紀詩歌復興的潮聲[N];中國文化報;2006年
6 梁笑梅;把詩歌的蝴蝶釘在聽眾的耳朵上[N];文藝報;2006年
7 池墨;拍賣拯救不了詩歌[N];中國文化報;2007年
8 通訊員 朱祖香;“詩鄉(xiāng)顧村”參與詩歌創(chuàng)作者逾千[N];東方城鄉(xiāng)報;2008年
9 武漢 湯禮春;“打工詩歌”也要與時俱進[N];文藝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金瑩;“在校園里架起詩歌的橋梁”[N];文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孫植;岑參及其詩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李建平;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敘述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王小燕;中古詩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藝君;簡政珍的“放逐”詩學和詩歌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張文東;魏晉南北朝詩歌中的星象意象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張超男;唐代杭州詩歌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4 平娜;李白金陵情結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5 王釗;清代蒙古族詩人恭釗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6年
6 薛曉瑋;李煜詩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7 劉金鳳;宋代詠寧夏詩歌研究[D];寧夏大學;2016年
8 張薇;杜牧詩歌中的人物評論研究[D];湘潭大學;2016年
9 湯梅花;羅隱詩歌用典研究[D];湖南大學;2015年
10 蔡丹霞;明代王翰詩歌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8483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84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