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詩理論批評的“建設”時期
本文選題:新詩理論批評 + “選本”批評; 參考:《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07期
【摘要】:在現代,中國新詩的理論批評可分為"革命"時期和"建設"時期兩個階段。"建設"時期的詩歌理論批評,是中國新詩研究史中的輝煌篇章。除形成了詩人兼批評家的傳統(tǒng)、涌現了一批重要理論批評家、出現了具有規(guī)劃研究格局的大家和體系化的詩歌理論外,還有三個重要特點:一、"選本"已經提上議事日程;二、重視詩歌理論的翻譯介紹;三、"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風氣的開始形成。
[Abstract]:In modern times, the theoretical criticism of Chinese new poetr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period of revolution and the period of construction. " The theoretical criticism of poetr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is a brilliant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new poetry research.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 of poets and critics, the emergence of a number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critics, and the emergence of general and systematic poetic theories with a planned research pattern, there are three important features: first, the anthology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seco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ranslation of poetry theory; third, the formation of the atmosphere of "Qiwen appreciation of doubt and Analysis".
【作者單位】: 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基金】: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現代中國詩學研究”(編號:17ZDA12)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I207.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哈羅德·阿克頓;北塔;;《中國現代詩選》導言[J];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志春;馮學智;;精準扶貧法制化思考[J];社科縱橫;2017年09期
2 王炳鋼;;黑龍江省貧困縣精準扶貧問題研究——以樺南縣為例[J];中國市場;2017年23期
3 張志勝;;精準扶貧過程中的村官違紀:生成機理與治理路徑[J];財貿研究;2017年06期
4 馮學智;何志春;;生態(tài)林業(yè)的法制機制構建[J];社科縱橫;2017年08期
5 劉光順;;自組織視域下的精準扶貧研究[J];系統(tǒng)科學學報;2017年03期
6 夏玉蓮;;貧困人口精準識別機制的創(chuàng)新研究——基于湖南省兩個村莊的調查與思考[J];理論月刊;2017年08期
7 尹芳;;信陽市“十三五”期間旅游精準扶貧問題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07期
8 萬君;張琦;;“內外融合”:精準扶貧機制的發(fā)展轉型與完善路徑[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4期
9 章昌平;林濤;;“生境”仿真:以貧困人口為中心的大數據關聯整合與精準扶貧[J];公共管理學報;2017年03期
10 趙亮;劉陽;;淺析精準扶貧背景下西北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改革與職能定位[J];統(tǒng)計與管理;2017年07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繼霞;;基于低碳經濟背景下的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途徑探索[J];農業(yè)經濟;2014年08期
2 楊財根;郭劍英;;低碳經濟下森林公園資源型旅游產品開發(fā)研究——對江蘇森林公園旅游發(fā)展的思考[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14年04期
3 馬娟;姚娟;唐承財;;國家森林公園低碳旅游發(fā)展水平測度——以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為例[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4年06期
4 孫菲菲;;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旅游評價體系的構建及應用[J];財經理論研究;2013年06期
5 楊財根;;森林公園低碳旅游發(fā)展的制度保障研究[J];商業(yè)經濟;2013年19期
6 楊財根;;低碳經濟視野下森林公園旅游開發(fā)研究——以鐵山寺森林公園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3年20期
7 陳秋華;洪小燕;;森林旅游低碳化游客管理路徑選擇研究[J];林業(yè)經濟問題;2012年05期
8 李巧玲;;絲綢之路申遺中國段旅游形象設計與推廣策略——基于陜西段西安旅游區(qū)的視角[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9 張利;蔡小虎;陳素芬;何建設;楊華;劉千里;;九寨溝國家森林公園低碳運營模式[J];中國城市林業(yè);2012年04期
10 王謀;;低碳旅游概念辨識及其實現途徑[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2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全國戲劇期刊與戲劇理論批評研討會述略[J];文藝研究;2002年04期
2 古繼堂;小議臺灣小說理論批評的演變[J];文學自由談;1992年04期
3 伯偉;文學創(chuàng)作與理論批評交叉研究的力作[J];文學遺產;1997年06期
4 武鷹;;省文研所召開理論批評工作座談會[J];山東文學;1983年05期
5 陳曉明;;開放中的融合:三十年來的中國理論批評[J];文藝研究;2008年12期
6 藏策;;心靈與現實:理論批評的“終極關懷”——從李舫的文章說起[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7 周云龍;;“十七年”戲劇理論批評的問題與方法[J];揚子江評論;2013年05期
8 ;編后的話[J];小說評論;1985年06期
9 潘凱雄 ,賀紹俊;新時期文藝理論批評群體淺析[J];文藝爭鳴;1986年04期
10 趙康太;論陳瘦竹的戲劇理論批評個性[J];藝術百家;198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楊四平;;喜劇氛圍下的差異與生成——新世紀新詩理論批評縱橫談[A];中國新詩:新世紀十年的回顧與反思——兩岸四地第三屆當代詩學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古遠清;;五六十年代的臺灣新詩理論批評[A];2005海峽兩岸臺灣文學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鮑昌寶;;重回起點:新詩發(fā)生學意義上的再認識——評《胡適新詩理論批評》[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五輯)[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東華;兒童文學理論批評:突破與超越[N];文藝報;2006年
2 達燦;堅守理論批評崗位[N];文藝報;2010年
3 譚旭東;堅守理論批評的理想[N];中國文化報;2010年
4 敖忠;理論批評走什么路?[N];文藝報;2008年
5 方衛(wèi)平;兒童文學理論批評的年輕姿態(tài)[N];中華讀書報;2013年
6 安葵;與戲曲實踐緊密結合的理論批評[N];中國文化報;2002年
7 田本相;呼喚學院派戲劇理論批評的回歸[N];文藝報;2014年
8 本報記者 江湖;加強理論批評工作 促進文學創(chuàng)作繁榮[N];文藝報;2006年
9 趙樹功;文章理論批評資料的“淵藪”[N];光明日報;2008年
10 ;讓文藝批評發(fā)出更響亮的聲音[N];深圳特區(qū)報;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胡慧錦;明代啟禎年間八股文理論批評探微[D];遼寧大學;2015年
2 閻占士;中國當代小小說理論批評史論[D];安徽師范大學;2003年
3 南博采;周蕾理論批評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4 凌玉建;寂寞的苦行[D];北京大學;2008年
5 洪世林;“十七年”短篇小說理論批評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995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79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