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中國文學論文 >

從歷史真實性角度析《三國演義》《三國志》異同

發(fā)布時間:2018-02-15 22:47

  本文關鍵詞: 《三國志》 三國演義 羅貫中 歷史小說 張飛 思想傾向 陳壽 小說情節(jié) 人物形象 史書 出處:《語文建設》2017年2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都描寫了三國時期的歷史,不同的是《三國演義》是羅貫中以三國時期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章回體歷史小說,《三國志》則是陳壽編纂的紀實史書。由于題材不同,這兩部書描述歷史的方法也有著本質(zhì)差異!度龂尽分须m然也存在一些作者的思想傾向,但整體記述都符合歷史事實,而《三國演義》作為小說,對歷史情節(jié)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加工處理。本文通過對《三國志》和
[Abstract]:The Three Kingdom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 which is the historical novel of Zhang Hui ' s historical novel written by Chen Shouzhong .

【作者單位】: 河南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I207.413;K2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杰;《三國志》校詁拾零(續(xù))[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04期

2 李玄玉;釋《三國志》的“□心”[J];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3期

3 崔泳■,蘇杰;《三國志》重言詞略說[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4 沈伯俊;;小說《三國志》之精髓與主題——2006年7月在日本《三國志》研討會上的報告[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5 朱孝遠;;《三國志》為何“失在于略”[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03期

6 吳金華;《三國志》考釋[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01期

7 陳前進;試論《三國志》的曲筆與直筆[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3期

8 吳金華;《三國志》拾詁(續(xù))[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9 周國林;;《三國志》校讀札記[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5期

10 尹韻公;;《三國志》札記之一[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管仁福;;試論《三國演義》“氣”的文化意蘊[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7年

2 林憲亮;;論《三國演義》之“白帝城托孤”[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喻斌;;曲直隨剪裁 善惡任取舍——析《三國演義》中上庸之戰(zhàn)的虛與實[A];水滸爭鳴[第七輯]——2002中國水滸學會聯(lián)會暨全國明清小說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單長江;;《女仙外史》乃刻意模仿《三國演義》之作[A];水滸爭鳴[第七輯]——2002中國水滸學會聯(lián)會暨全國明清小說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5 馬顯慈;;《三國》、《水滸》之修辭藝術[A];水滸爭鳴(第九輯)——2006年全國《水滸》與明清小說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陳文新;;小說史上的一處重要分野——追尋《水滸傳》與《三國演義》的差異之源[A];水滸爭鳴(第五輯)[C];1987年

7 曹亦冰;;考論《三國演義》關羽的“重棗臉”[A];2006中國山西·關公文化論壇論文匯編[C];2006年

8 關四平;;劉備與宋江比較論——《三國演義》與《水滸傳》比較研究之三[A];水滸爭鳴(第十一輯)[C];2009年

9 關四平;;劉備與宋江比較論——《三國演義》與《水滸傳》比較研究之一[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沈伯俊;《三國演義》:“說大事”的影響力[N];解放日報;2007年

2 王后法;《三國演義》的美學悲哀[N];中華讀書報;2007年

3 蛟潭二中 王勝生;淺談《三國演義》中的“易主”現(xiàn)象[N];學知報;2010年

4 南方日報記者 吳敏 蒲荔子 實習生 周曉婷;《三國演義》“不靠譜”卻真實[N];南方日報;2011年

5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馮立鰲;文以觀史 武以爭勝[N];光明日報;2014年

6 徐宗文;小議《三國志》“裴注”的真實性[N];中華讀書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薛慶元 通訊員 于峰;《三國演義》作者再起爭議[N];中國消費者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牛慶國;為補《三國》苦耕耘[N];甘肅日報;2005年

9 冉利華;《三國演義》對反諷的運用[N];文藝報;2005年

10 胡德平;父親談《三國演義》的幾個片段[N];南方周末;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郭素媛;《三國演義》詮釋史論[D];山東大學;2009年

2 趙瑩;《三國演義》在日本的譯介與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3 聚寶;《三國演義》在蒙古地區(qū)的傳播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文雅;論諸葛亮形象的演變[D];渤海大學;2015年

2 譚金柳;“三國敘事”中的神話因素分析[D];湖北民族學院;2016年

3 劉小姣;《三國志》戰(zhàn)爭描寫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4 古旭;《三國演義》研究三題[D];重慶工商大學;2010年

5 武志國;論《三國演義》中的軍事謀略描寫[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6 陳真一;京劇關公戲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7 金明淑;韓國文化中的《三國演義》因子研究[D];延邊大學;2015年

8 于耀程;《三國演義》創(chuàng)作素材來源研究[D];天津外國語大學;2011年

9 鮑遠苗;《三國演義》疑問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10 薩仁娜;《青史演義》與《三國演義》之比較[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151406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51406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b657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