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詩歌的“同文”現(xiàn)象分析
本文關鍵詞:海子詩歌的“同文”現(xiàn)象分析
【摘要】:海子詩歌存在頗多與異文相對應的"同文",這些"同文"為海子整體詩歌文本的生成,以及讀者對其文本的接受,帶來了積極與消極并存的影響。讀者可以憑借它們來判斷異文,推測寫作時間;這樣的"同文"也客觀上形成了注釋神秘意指、流露郁結(jié)心緒的效果。但是它們也弱化了想象的創(chuàng)造性,破壞了閱讀的新鮮感,甚至導致一些詩歌成為意象片段的重復拼貼,因而有悖于海子"一次性詩歌行動"的詩學。其消極影響反映了海子生命和詩學的內(nèi)在難題。
【作者單位】: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yè)學院基礎學院;
【關鍵詞】: 海子詩歌 異文 同文
【分類號】:I207.25
【正文快照】: 引言西渡曾經(jīng)撰文《海子詩歌的異文及佚詩》[1],文章指出海子詩歌存在不少異文現(xiàn)象,并對一些異文的優(yōu)劣做了評述。與此相對的,海子詩歌中也有頗多的“同文”,但至今卻還無人論及。筆者這里的“同文”,是指海子詩歌的不同文本中出現(xiàn)的大致相同,甚至完全相同的詩行(節(jié));或不同詩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倪霞;海子的詩與思[J];嘉興學院學報;2002年S1期
2 楊秋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與海子的隱逸情懷及“撕裂”[J];名作欣賞;2003年07期
3 鐘立;真正粗糙的土地——試析海子抒情短詩的受難主題之一:生存[J];襄樊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4 付軍龍;“歌唱生命的痛苦”——海子詩歌的精神世界[J];文藝評論;2003年06期
5 萬孝獻;民間主題:關于土地和東方詩人的宿命——海子《神秘故事六篇》解讀[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6 胡梅仙;;孤獨的熱愛 毀滅的溫柔——海子《西藏》詩解讀[J];文藝爭鳴;2007年03期
7 周海琳;;孤軍奮進:海子“太陽”系列長詩創(chuàng)作[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11期
8 陳昶;;解讀海子詩歌的另一種視角[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S1期
9 李慧莉;;執(zhí)著而孤獨的精神堅守——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J];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10 易崇輝;;“你所說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論海子的死[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榮光啟;;“蜃景”中的真實——“詩的社會功能”隨想[A];詩歌與社會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王一川;;重新召喚詩意啟蒙——電子媒介主導年代的文學教育[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文化學者、傳媒人士 河西;分成兩半的海子[N];東方早報;2009年
2 西川;海子的詩需要更好的表現(xiàn)形式[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3 本報文化生活版主編 吳小曼;海子:一個永遠的孤獨的“王”[N];華夏時報;2013年
4 林黑;海子重生 詩意永恒[N];東方早報;2007年
5 本報書評人 陳超;大地?太陽?……這是個問題[N];中華讀書報;2009年
6 記者 茍文娟;與海子的詩歌同行 共赴詩歌盛宴[N];柴達木日報;2012年
7 南方日報記者 鐘琳 實習生 林美強;海子的詩影響后世五百年?[N];南方日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蔣金龍;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N];西部時報;2004年
9 記者 孫丹丹;海子的靈魂將永遠棲居在金色世界[N];柴達木日報;2012年
10 葉怡雯;清新呈現(xiàn)海子的詩歌與愛情[N];文藝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國珍;斷裂的飛翔——海子論[D];安徽大學;2004年
2 張文武;海子的永恒輪回[D];安徽大學;2004年
3 黎鑫;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4 陳慧明;基于龐德三原則理論的慕浩然英譯海子詩歌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5 何海軍;“幸!比绾慰赡躘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6 王冬冬;前往與返回:海子與形而上學的斷裂[D];河南大學;2009年
7 朱艷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詩與思——海子的選擇、承擔與宿命[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艷;浪漫的抒情—論海子詩風[D];青島大學;2005年
9 霍U,
本文編號:11040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10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