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張資平小說的新異性和局限性
本文關鍵詞:論張資平小說的新異性和局限性
【摘要】:張資平是研究中國“五四”新文學無法繞過的一個人物,他是中國新文學重要社團——創(chuàng)造社的發(fā)起人之一,創(chuàng)作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沖擊期化石》。但由于他的中后期創(chuàng)作的偏頗以及政治生涯上不光彩的文化漢奸身份、復雜的歷史原因,他一直淡化在人們的視線里。而拋開道德評判和政治視域來看,張資平無疑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位不可忽視的作家。本文以張資平小說為研究對象,結合當時具體的社會和文學背景,全面分析張資平的小說創(chuàng)作情況;貧w文本,從文本本身去挖掘作品深層的內(nèi)涵和價值。除了緒論和結語,論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研究張資平的生平及文學創(chuàng)作歷程,首先把張資平的創(chuàng)作歷程分為前、中、后三期,梳理其創(chuàng)作過程,闡述各個時期小說的獨特之處。第二章分析張資平小說特色的形成原因,包括張資平的人生經(jīng)歷、五四社會背景及外來思想的影響。第三章、第四章分別論述張資平小說的新異性和局限性,主要從主題內(nèi)容和藝術形式等文本特征角度來剖析。在此基礎上,最后探討張資平小說的意義及留給后人的思考。為人們呈現(xiàn)一個真實完整的現(xiàn)代文學作家張資平形象。
【關鍵詞】:張資平 新異性 局限性 接受美學 自然主義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I207.4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緒論:張資平小說——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6-10
- 一、已有研究成果綜述6-9
- 二、創(chuàng)新視角與研究價值9-10
- 第一章 張資平文學創(chuàng)作歷程10-20
- 第一節(jié) 五四時代精神——前期創(chuàng)作10-13
- 第二節(jié) 愛欲與文明的沖突——中期創(chuàng)作13-16
- 第三節(jié) 商業(yè)性的快餐文化——后期創(chuàng)作16-20
- 第二章 張資平小說特色的形成原因20-25
- 第一節(jié) 社會文化背景20-22
- 第二節(jié) 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與文化積淀22-25
- 第三章 張資平小說新異性研究25-35
- 第一節(jié) 靈肉一致的性愛文化主題25-28
- 第二節(jié) 獨具一格的文體形式28-32
- 第三節(jié) 接受美學角度32-35
- 第四章 張資平小說的局限性研究35-44
- 第一節(jié) 低俗趣味35-39
- 第二節(jié) 千篇一律的故事模式39-41
- 第三節(jié) 自然主義41-44
- 結語44-46
- 參考文獻46-48
- 附錄A:張資平創(chuàng)作年表48-50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50-51
- 致謝5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仲佳;撥開歷史的迷霧——近年來張資平研究綜述[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陳紅旗;;張資平小說的評論角度及其他[J];名作欣賞;2012年29期
3 胡穎峰;問向靈欲之間——讀顏敏的《在金錢與政治的漩渦中——張資平評傳》[J];江西社會科學;1999年06期
4 周蔥秀;;披沙揀金 頗見功力——評顏敏的《張資平評傳》[J];創(chuàng)作評譚;1999年01期
5 趙強;;從“當紅作家”到“漢奸文人”——記創(chuàng)造社作家張資平[J];現(xiàn)代語文;2006年07期
6 劉蕊;;近十年來張資平研究述評[J];考試周刊;2009年28期
7 林佳;;張資平對日本自然主義文學接受的價值再思考[J];文教資料;2009年36期
8 陳紅旗;;張資平的小說命運與文學末路[J];作家;2012年16期
9 曾漢祥;山鄉(xiāng)和僑鄉(xiāng)——張資平小說的客家情境[J];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0期
10 巫小黎;張資平與日本自然主義文學[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言;;試論張資平小說中日本形象的嬗變——以他與日本的關聯(lián)為背景[A];中國中日關系史研究·2012年第2期(總第107期)[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元三;張資平與自然主義小說[N];聯(lián)合時報;2009年
2 董錦瑞;《自由談》出擊低俗化[N];中華新聞報;2004年
3 江漢大學語言文學研究中心 莊桂成;《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三次修改[N];光明日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霞;論張資平小說的新異性和局限性[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2 林佳;論日本自然主義文學與張資平小說的藝術特質(zhì)[D];江南大學;2010年
3 吳宋磊;張資平和創(chuàng)造社[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王靈艷;張資平情愛小說模式及價值新論[D];安徽大學;2013年
5 趙強;張資平情愛小說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秦鵬舉;張資平與日本自然主義[D];湘潭大學;2008年
7 宿朝銳;論張資平情愛小說中的欲望敘事[D];延邊大學;2012年
8 盧紅珍;張資平戀愛小說與客家文化[D];暨南大學;2008年
9 魯良;道德重構視野下的張資平涉性小說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建國;張資平、葉靈鳳性愛小說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本文編號:10095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1009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