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動漫藝術論文 >

心理理論干預對兒童道德認知判斷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7-30 01:11

  本文關鍵詞:心理理論干預對兒童道德認知判斷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心理理論 干預 道德認知判斷


【摘要】:心理理論是指個體憑借一定的知識系統(tǒng)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如意圖、愿望、信念、動機和情緒等)進行推測,并據(jù)此對他人的行為做出因果性的預測和解釋的能力。道德認知判斷是個體運用已有的道德概念和認知,對于某些行為的善惡好壞是非對錯所進行的評價及判斷。本文欲通過心理理論干預訓練來促進兒童道德認知判斷的發(fā)展,檢驗心理理論對兒童道德認知判斷的影響。選取鄭州市艾瑞德國際學校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兒童共計104人參與研究全過程。其中,5歲組共35人(月齡55—66),,6歲組33人(月齡67—78),7歲組36人(月齡79—90)。將所有兒童隨機分成兩個實驗組別,訓練組和對照組,每組52人。對訓練組進行為期一月的心理理論干預訓練,對照組不進行任何訓練。研究一:訓練組兒童參與了為期4周的心理理論干預訓練,每周2次,每次25分鐘。訓練包括:故事講述、游戲互動和動漫視頻問答三種形式,內(nèi)容涉及到言語表達、觀點采擇、推理判斷和二級錯誤信念等。對照組不做訓練,和訓練組共同參與了研究的前測和后測。研究二:訓練組和對照組對4則道德故事做道德認知判斷和確定歸因方式,故事情境包括了主人公行為意圖和行為結果匹配和不匹配兩種情況。道德認知判斷的前測和后測在研究一前測和后測完成后進行。通過研究一對訓練組進行心理理論干預訓練,從而提高其心理理論水平,用來考察在研究二中訓練組和對照組的道德認知判斷歸因方式上是否有差異。研究結果:1.5—7歲兒童通過兩個二級錯誤信念任務的人數(shù)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增多。2.干預訓練能夠促進對5—7歲的兒童的心理理論發(fā)展,在后測中訓練組二級錯誤信念任務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訓練組二級錯誤信念成績前后測差異顯著。3.二級錯誤信念后測成績上,實驗組別和年齡組交互作用顯著,實驗組別和年齡組主效應顯著。4.在道德認知判斷中,行為意圖和結果匹配故事情境中,三個年齡組能作出一致判斷;行為意圖和結果不匹配情境中,三個年齡組不能作出一致判斷。5.道德認知判斷歸因方式上,訓練組在前測和后測基于意圖歸因上差異顯著,對照組差異不顯著。6.兒童心理理論與道德認知判斷的意圖性歸因有顯著相關,能夠通過心理理論水平預測道德認知判斷歸因方式。本文將心理理論領域連接到道德認知領域進行研究,探討二者的關系,通過訓練提高兒童心理理論水平從而影響兒童的道德判斷的歸因方式。研究能夠為兒童早期教育提供心理學理論依據(jù)。心理理論的良好發(fā)展能夠促進兒童社會交往能力,尤其在語言理解、道德情境判斷、親社會行為、同伴關系等方面,提高了兒童的社會化程度。通過提高心理理論水平來促進兒童的道德認知和道德情感的發(fā)展,從而有利于兒童樹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
【關鍵詞】:心理理論 干預 道德認知判斷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2.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研究綜述11-24
  • 1.1 心理理論11-17
  • 1.1.1 心理理論的界定11-12
  • 1.1.2 錯誤信念的界定12
  • 1.1.3 錯誤信念的研究范式12-14
  • 1.1.4 心理理論干預研究14-17
  • 1.2 道德認知判斷17-21
  • 1.2.1 道德認知判斷界定17-18
  • 1.2.2 道德認知判斷的相關研究18-19
  • 1.2.3 道德認知判斷與意圖性歸因定向關系19-20
  • 1.2.4 道德認知判斷與結果歸因定向的關系20
  • 1.2.5 道德認知判斷意圖歸因定向與結果歸因定向的關系20-21
  • 1.3 心理理論和道德認知判斷相關研究21-24
  • 2. 問題提出、研究意義和假設24-26
  • 2.1 問題提出24
  • 2.2 研究意義24-25
  • 2.2.1 理論意義24-25
  • 2.2.2 現(xiàn)實意義25
  • 2.3 研究假設25-26
  • 3. 研究一26-36
  • 3.1 研究目的26
  • 3.2 主試和被試26-27
  • 3.2.1 被試26
  • 3.2.2 主試26-27
  • 3.3 研究材料27
  • 3.4 研究程序27-30
  • 3.4.1 準備階段27
  • 3.4.2 前測階段27-28
  • 3.4.3 訓練干預階段28-29
  • 3.4.4 后測階段29-30
  • 3.5 結果與分析30-36
  • 3.5.1 二級錯誤信念任務內(nèi)部一致性分析30
  • 3.5.2 前測中兒童二級錯誤信念表現(xiàn)30-31
  • 3.5.3 前測中兒童錯誤信念發(fā)展情況31-32
  • 3.5.4 訓練干預對被試心理理論的影響情況32-33
  • 3.5.5 后測中組別和年齡組兩因素方差分析33-36
  • 4. 研究二36-41
  • 4.1 研究目的36
  • 4.2 被試和主試36
  • 4.3 研究材料36
  • 4.4 研究程序36-37
  • 4.5 結果與分析37-41
  • 4.5.1 不同匹配情境中兒童的道德判斷37-38
  • 4.5.2 前后測不同組別對道德認知判斷歸因定向38-39
  • 4.5.3 錯誤信念得分與道德認知判斷歸因于意圖定向次數(shù)的相關分析39-40
  • 4.5.4 心理理論與道德認知判斷意圖性歸因的回歸分析40-41
  • 5. 討論41-47
  • 5.1 5—7 歲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41-42
  • 5.2 干預訓練的訓練效應問題42-43
  • 5.3 年齡組和實驗組別對心理理論的影響43
  • 5.4 5—7 歲兒童道德認知判斷的發(fā)展43-44
  • 5.5 心理理論訓練對組道德認知判斷歸因的影響44-45
  • 5.6 心理理論發(fā)展對兒童道德認知判斷的影響45-47
  • 6. 結論47-48
  • 7. 研究不足與展望48-49
  • 參考文獻49-53
  • 附錄53-61
  • 個人簡歷、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61-62
  • 致謝62

【參考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姜楊慧;7-9歲兒童心理理論發(fā)展與利他行為的關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東林;5-9歲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及其與同伴接納關系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5918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ongmansheji/5918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926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