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文學的視覺敘事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6 07:10
本文關鍵詞:新世紀文學的視覺敘事探究
更多相關文章: 視覺文化 新世紀文學 圖文書 蒙太奇 空間形象 語言視覺修辭
【摘要】:本文試圖在視覺文化的語境下,從文學中視覺敘事的角度切入,對新世紀文學所呈現(xiàn)出的諸多視覺化的敘事特色進行較為細密的考察,以探討在視覺文化籠罩下,當代文學的生產、傳播所做出的適時改變,進而嘗試為文學的發(fā)展提供一條“有聲有色”的可行之路。 本文包括引論一章共由四大部分組成,各部分主要內容介紹如下: 引論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首先,介紹視覺文化的研究語境和動因,對視覺文化的相關理論進行梳理和概括;其次,通過對視覺文化與語言文化、視覺文化與大眾文化兩組相對理論的辨析,在視覺文化與文學二者關系問題的研究基礎之上闡明本文研究的意義。 第一章,新世紀文學的新趨向。本章主要結合視覺時代的文化背景,對新世紀文學所呈現(xiàn)出的諸多新貌進行具體闡述,并說明影視文學的變化,攝影文學的發(fā)展,微博文學的興起都是文學敘事在面對視覺文化的滲透時,各自所做出的積極應對。 第二章,文學的視覺敘事。本章主要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詳細探討新世紀文學為呼應視覺時代而適時做出的應變策略。首先,從文學表層的物質形態(tài)揭示文學的視覺化傾向。具體表現(xiàn)為:圖書期刊出現(xiàn)“視覺·文學”版塊;圖文書的興盛;文學與影視的合謀等方面?傊膶W作品積極從靜態(tài)圖片或動漫影視中攝取大量的視覺因素,以圖文互釋的方式豐富自身的敘事空間。其次,,從文學的內部敘事方面,揭示新世紀文學的敘事新變,并重點結合新世紀作家魯敏的《博情書》(原名《貞潔蒙塵》)為作品案例進行闡釋,主要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文學借鑒影視敘事技巧,呈現(xiàn)出蒙太奇式的敘事結構;二是時間意識的鋪陳讓位于空間形象的堆砌,強化了形象符號的闡釋意義;三是大量語言視覺修辭在文學作品中的運用,如通感手法,使文學語言呈現(xiàn)出光影交匯的劇場化特征。 第三章,對視覺時代文學的思考。本章節(jié)首先對新世界文學出現(xiàn)的視覺化敘事方式予以肯定,這是文學發(fā)展至今有意吸收多元文化符號而拓展自身的一種有益嘗試。另外,我們也不能忽視,如果在文學中過分的視覺化敘事,不僅會浮躁創(chuàng)作者的原本意圖,也會誤導讀者在接受時的審美趣味,長久以往將不利于文學向更高層次深入。那么,如何讓文學發(fā)展借視覺之力使審美增值,而不是誤入“感官狂歡”和“太空虛境”的歧途,這是當代文藝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使命。
【關鍵詞】:視覺文化 新世紀文學 圖文書 蒙太奇 空間形象 語言視覺修辭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I206.7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論11-17
- 一、視覺文化研究的動因與語境11-13
- 二、視覺文化與文學的關系研究13-17
- 第1章 新世紀文學的新趨向17-26
- 1.1 影視文學的變化17-20
- 1.1.1 影視藝術與影視文學18-19
- 1.1.2 影視同期書19-20
- 1.2 攝影文學的發(fā)展20-23
- 1.2.1 繪畫與文學20-21
- 1.2.2 攝影文學中的復調對話21-23
- 1.3 微博文學的興起23-26
- 1.3.1 網(wǎng)絡與文學23-24
- 1.3.2 微博文學與微世界觀24-26
- 第2章 文學的視覺敘事26-48
- 2.1 視覺文化與視覺敘事26-28
- 2.2 圖像文本28-35
- 2.2.1 “視覺文學”欄目的出現(xiàn)28-30
- 2.2.2 圖文書的發(fā)展演變30-32
- 2.2.3 文學與影視的合謀32-35
- 2.3 文本圖像35-48
- 2.3.1 蒙太奇式的結構布局35-39
- 2.3.2 空間形象的符號運用39-42
- 2.3.3 視覺修辭在小說語言中的體現(xiàn)42-48
- 第3章 對視覺時代文學的思考48-56
- 3.1 從文學創(chuàng)作角度來看48-50
- 3.2 從文學閱讀角度來看50-54
- 3.2.1 “觀看”取代了“閱讀”50-52
- 3.2.2 “淺閱讀”替代了“深閱讀”52-54
- 3.3 視覺文化對文學的有益啟示54-56
- 結語56-57
- 參考文獻57-60
- 致謝60-62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松;視覺文化語境下文學性的危機與變遷[J];重慶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2 陶東風;;中國文學已經(jīng)進入裝神弄鬼時代?——由“玄幻小說”引發(fā)的一點聯(lián)想[J];當代文壇;2006年05期
3 張經(jīng)武;;當下文學的圖像化追求[J];東方叢刊;2008年01期
4 M·羅姆;羅曉風;;愛森斯坦論文學與電影[J];電影藝術譯叢;1956年07期
5 周憲;視覺文化與消費社會[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6 趙勇;;視覺文化時代的文學狀況——2008年文化研究學術前沿報告[J];貴州社會科學;2009年03期
7 柴冬冬;;從文字到圖像:圖像時代文學接受范式的轉型[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8 南帆;;話語與影象——書寫文化與視覺文化的沖突[J];花城;1995年02期
9 周憲;反思視覺文化[J];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05期
10 丁莉麗;視覺文化:語言文化的提升形態(tài)[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本文編號:5751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ongmansheji/57519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