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虛擬形象保護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1 21:41
近年來,中國的動漫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被譽為“21世紀的朝陽產(chǎn)業(yè)”。但是在中國動漫企業(yè)發(fā)展壯大的同時,動漫市場卻存在大量的不穩(wěn)定因素——盜版、商標搶注、動漫衍生品泛濫等。一些不法商家,未經(jīng)動漫形象權利人許可,擅自將動漫形象在自己的產(chǎn)品和服務上使用。這種行為嚴重的侵犯了動漫形象權利人的商業(yè)利益,也擾亂了我國健康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對動漫形象商品化使用的研究始終沒有停歇,取得了很多理論成果:提出對動漫形象等虛擬形象單獨設立“商品化權”來規(guī)范我國的動漫衍生品市場。這些制度的提出確實對豐富我國動漫形象保護路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仍存在許多不足:比如立法成本過高、可行性過低等。目前各國司法實踐中將動漫形象作為作品的組成部分加以保護的做法態(tài)度不明,也給動漫形象名稱的保護帶來了理論上和邏輯上的困難。因此,將動漫形象的作品地位明確提出就顯得十分必要。筆者認為通過拓展和完善我國的《著作權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足以確保動漫商品化使用這種新的商業(yè)運作模式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本文分為緒論、正文和結論三大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對動漫相關的幾個概念做出了詳細的分...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3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動漫相關概念分析
(一) 動漫
(二) 動漫產(chǎn)業(yè)
(三) 動漫形象
二、 動漫形象商品化使用相關問題分析
(一) 動漫形象與作品的關系
(二) 引入商品化權合理性分析
三、 動漫形象商品化使用侵權類型
(一) 復制動漫角色侵權
(二) 動漫形象變形使用侵權
(三) 演繹動漫形象侵權
(四) 使用動漫形象姓名侵權
(五) 真人的動漫化侵權問題
四、 現(xiàn)有知識產(chǎn)權框架下動漫形象商品化法律保護模式分析
(一) 著作權法保護制度
(二) 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制度
(三) 商標法保護制度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作品獨創(chuàng)性判斷之主觀主義標準[J]. 楊述興. 電子知識產(chǎn)權. 2007(07)
[2]動漫產(chǎn)業(yè):21世紀最具發(fā)展?jié)摿Φ漠a(chǎn)業(yè)[J]. 隋楊洋,毛佳,隋映輝. 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 2005(05)
[3]形象的商品化與商品化的形象權[J]. 吳漢東. 法學. 2004(10)
[4]商品化權及其法律保護[J]. 劉紅. 知識產(chǎn)權. 2003(05)
[5]反不正當競爭——知識產(chǎn)權的附加保護[J]. 鄭成思. 知識產(chǎn)權. 2003(05)
[6]日本法律對商業(yè)形象權的保護[J]. 萩萩原·有里. 知識產(chǎn)權. 2003(05)
[7]美國保護虛擬角色的法律模式及其借鑒[J]. 林雅娜,宋靜.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3(05)
[8]反不正當競爭的國際通則──WIPO《反不正當競爭示范條款》述要[J]. 鄭友德,焦洪濤. 知識產(chǎn)權. 1999(02)
[9]關于角色的商品化權問題[J]. 朱檳. 中外法學. 1998(01)
[10]續(xù)寫作品及有關問題研究[J]. 孫國瑞. 科技與法律. 1994(03)
碩士論文
[1]動漫侵權問題研究[D]. 王馨.大連理工大學 2010
[2]虛擬角色商品化的法律保護研究[D]. 張文敏.西南大學 2010
[3]論動漫形象商品化權的法律保護[D]. 徐超.山東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29750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3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動漫相關概念分析
(一) 動漫
(二) 動漫產(chǎn)業(yè)
(三) 動漫形象
二、 動漫形象商品化使用相關問題分析
(一) 動漫形象與作品的關系
(二) 引入商品化權合理性分析
三、 動漫形象商品化使用侵權類型
(一) 復制動漫角色侵權
(二) 動漫形象變形使用侵權
(三) 演繹動漫形象侵權
(四) 使用動漫形象姓名侵權
(五) 真人的動漫化侵權問題
四、 現(xiàn)有知識產(chǎn)權框架下動漫形象商品化法律保護模式分析
(一) 著作權法保護制度
(二) 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制度
(三) 商標法保護制度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作品獨創(chuàng)性判斷之主觀主義標準[J]. 楊述興. 電子知識產(chǎn)權. 2007(07)
[2]動漫產(chǎn)業(yè):21世紀最具發(fā)展?jié)摿Φ漠a(chǎn)業(yè)[J]. 隋楊洋,毛佳,隋映輝. 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 2005(05)
[3]形象的商品化與商品化的形象權[J]. 吳漢東. 法學. 2004(10)
[4]商品化權及其法律保護[J]. 劉紅. 知識產(chǎn)權. 2003(05)
[5]反不正當競爭——知識產(chǎn)權的附加保護[J]. 鄭成思. 知識產(chǎn)權. 2003(05)
[6]日本法律對商業(yè)形象權的保護[J]. 萩萩原·有里. 知識產(chǎn)權. 2003(05)
[7]美國保護虛擬角色的法律模式及其借鑒[J]. 林雅娜,宋靜.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3(05)
[8]反不正當競爭的國際通則──WIPO《反不正當競爭示范條款》述要[J]. 鄭友德,焦洪濤. 知識產(chǎn)權. 1999(02)
[9]關于角色的商品化權問題[J]. 朱檳. 中外法學. 1998(01)
[10]續(xù)寫作品及有關問題研究[J]. 孫國瑞. 科技與法律. 1994(03)
碩士論文
[1]動漫侵權問題研究[D]. 王馨.大連理工大學 2010
[2]虛擬角色商品化的法律保護研究[D]. 張文敏.西南大學 2010
[3]論動漫形象商品化權的法律保護[D]. 徐超.山東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297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ongmansheji/302975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