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商品化再論
發(fā)布時間:2019-04-16 09:54
【摘要】:角色商品化包括對知名虛構角色和真實人物人格特征的商品化。對于虛構動漫形象,通常是用版權法的保護模式,但版權法無法提供對角色姓名的單獨保護。對于真人以及由真人扮演的虛構角色,無論是現(xiàn)行商標法、民法還是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其人格特征的保護都有不逮之處。只要能使相關公眾將該特征與該知名角色相關聯(lián),對于可商品化的角色特征都應提供保護。從利益平衡角度,角色商品化的保護應當設立一定的期限。構建角色商品化的法律保護模式,應當在民法典中引入形象權來保護自然人以及由自然人扮演的知名角色的人格特征,還應通過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商標法來對形象權所無法涵蓋的知名角色特征提供保護。
[Abstract]:......
【作者單位】: 煙臺大學知識產(chǎn)權研究院;
【分類號】:D923.43
本文編號:2458684
[Abstract]:......
【作者單位】: 煙臺大學知識產(chǎn)權研究院;
【分類號】:D923.4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明德;;關于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幾點思考[J];知識產(chǎn)權;2015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劉濤;王微;;國際消費中心形成和發(fā)展的經(jīng)驗啟示[J];財經(jīng)智庫;2017年04期
2 周樨平;;論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消費者保護功能[J];競爭政策研究;2017年02期
3 李閣霞;;角色商品化再論[J];知識產(chǎn)權;2017年03期
4 陶乾;;隱性使用競爭者商標作為付費搜索廣告關鍵詞的正當性分析[J];知識產(chǎn)權;2017年01期
5 徐暢;;論知識產(chǎn)權在我國的競爭法保護[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04期
6 柴耀田;;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的體系化功能——德國2015年《反不正當競爭法》改革對中國修法的啟示[J];電子知識產(chǎn)權;2016年10期
7 蔡先紅;;對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幾點思考[J];長江叢刊;2016年19期
8 譚袁;;《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背景下中國競爭法體系完善研究[J];法治研究;2016年04期
9 王菲;;關于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幾點思考[J];山西青年;2016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思元;;論公眾人物姓名商標的法律規(guī)制[J];法制與社會;2008年13期
,本文編號:24586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ongmansheji/245868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