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斯尼版《木蘭》藝術價值分析
本文選題:迪斯尼 + 《木蘭》 ; 參考:《電影文學》2010年16期
【摘要】:動漫《木蘭》改編自中國家喻戶曉的花木蘭故事,講述的是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迪斯尼公司將其拍攝成動畫大片,此片是以外國人的審美觀來詮釋中國的古代傳說。影片對花木蘭的故事進行了改編,但沒有改變具體的史實。影片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幽默、風趣的風格,無論從故事體裁還是人物形象塑造上,動畫影片《木蘭》都是經(jīng)典之作。本文主要分析畫面與場景、歌曲、故事情節(jié)等幾方面,通過對影片深入剖析,探尋其藝術價值。
[Abstract]:Anime Mulan adapted from China's well-known Hua Mulan story, the story is about Hua Mulan dressed as a man to replace his father's story. Disney shot it into an animated blockbuster, a foreign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legends. The film adapts Hua Mulan's story, but does not change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facts. The film has romantic color, humor, funny style, no matter from the story genre or character image shaping, animation film Mulan is a classic.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picture and scene, the song, the story plot and so on, through the thorough analysis to the film, explores its artistic value.
【作者單位】: 保定學院;
【分類號】:J954
【參考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紹飛;木蘭形象的文化變遷[D];四川大學;2006年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羅艷秋;明前《木蘭詩》接受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聶心蓉,謝真元;闡釋學視野的花木蘭與女性解放的維度[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張承宗;魏晉南北朝婦女從軍考[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3 朱家亮;南北文化同化的結晶──從民族融合的角度讀解《木蘭詩》[J];綏化師專學報;2000年02期
4 于德山;從《木蘭》到《臥虎藏龍》:華人文藝題材之文化交往策略及其反思[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2年01期
5 李雄飛;《木蘭辭》是十六國時期陜北地區(qū)的民間敘事詩[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漢文);1999年01期
6 衛(wèi)景宜;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美國華人英語作品中的話語功能──解讀《女勇士》—花木蘭[J];中國比較文學;1999年04期
7 孫尚勇;橫吹曲考論[J];中國音樂學;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黎麗;;后殖民視野下的花木蘭解讀[J];魅力中國;2008年26期
2 馬昕;黎猛;;迪斯尼版《木蘭》藝術價值分析[J];電影文學;2010年16期
3 仇新年;;米老鼠的魅力[J];世界博覽;1995年06期
4 趙熙;;談迪斯尼經(jīng)典動畫電影的角色模式(續(xù))[J];浙江工藝美術;2008年02期
5 林奕華;;迪斯尼特色的《赤壁》[J];新世紀周刊;2008年21期
6 Venice;;迪斯尼動畫電影3D版[J];時代英語(高三);2009年10期
7 ;環(huán)球與迪斯尼攜手重拍《金剛》[J];海內(nèi)與海外;1996年06期
8 弗農(nóng);迪斯尼推出數(shù)字式“電影明星”[J];中文信息;1999年Z1期
9 鑄秦;“泰山”雙碟特別版 叢林深處的經(jīng)典[J];電影評介;2005年07期
10 龐婧;楊濤;;動態(tài)·國際[J];大眾電影;2008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王艷;薛英英;;論美國動畫電影中的“中國形象”[A];百年中國文學與“中國形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康淑琴;狄丞;;動畫角色品牌產(chǎn)業(yè)化之路探析[A];2009年國際工業(yè)設計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春利;迪斯尼小魚的魅力[N];光明日報;2003年
2 子木;戲曲動漫能否成為產(chǎn)業(yè)富礦[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3 Sheigh Crabtree,翻譯:楊一晨;迪斯尼新總裁致力于在華業(yè)務[N];中國電影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文雪梅;迪斯尼吹響復興動畫的號角[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5 蒂姆·伯特;迪斯尼品牌戰(zhàn)略的紛爭[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6 Anne Thompson,,翻譯:楊一晨;改朝換代的迪斯尼輝煌能否繼續(xù)?[N];中國電影報;2005年
7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愛成;永遠抓住孩子的心[N];人民日報;2002年
8 特約撰稿 洪琳;迪斯尼欲重振雄風[N];經(jīng)理日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吳則人;迪斯尼74億美元買斷皮克斯[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10 成鋒;“香港業(yè)務”推升迪斯尼收入大漲[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彭保良;迪斯尼電影中“他者身份”的再現(xiàn)[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5年
2 李濤;美、日百年動畫形象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袁潔玲;探源動畫之“魅”[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肖路;國產(chǎn)動畫電影的傳統(tǒng)美學風格及其文化探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趙小波;歐洲動畫產(chǎn)業(yè)發(fā)展模式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6 周文萍;當今美國電影里的中國資源與中國形象[D];暨南大學;2009年
7 王建陵;基于創(chuàng)新優(yōu)勢的當代美國動畫產(chǎn)業(yè)國際競爭力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8 孫振濤;3D動畫電影研究:本體理論與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永琪;美國動畫電影本文特征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2 鄭偉玲;木蘭故事在迪斯尼動畫電影中的變異[D];安徽大學;2010年
3 成學學;迪斯尼與吉卜力商業(yè)動畫之比較[D];上海戲劇學院;2010年
4 宋成;動畫電影審美趣味與審美體驗[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任晶;迪斯尼影片《花木蘭》的跨文化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6 徐靜靜;論《史萊克》系列中的戲仿[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7 史春霞;美國動畫的文化取向及其審美價值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徐偉;中美動漫產(chǎn)業(yè)比較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9 孫悅;現(xiàn)代商業(yè)動畫影片的品牌化塑造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10 曹陽;吉卜力及其作品思想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830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ongmansheji/1783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