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民間美術在動漫創(chuàng)作中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以武強年畫為例
本文關鍵詞:衡水民間美術在動漫創(chuàng)作中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以武強年畫為例
更多相關文章: 民間美術 武強年畫 動漫創(chuàng)作
【摘要】:武強年畫是衡水眾多特色文化中的一種,它還是一種具有濃重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間美術藝術形式。本文主要分析其文化藝術特點,并探討如何將其與動漫藝術創(chuàng)作相結合,制作出一系列具有武強年畫藝術元素的動漫作品并進行推廣。希望對武強年畫這一衡水傳統(tǒng)民間美術的傳承與發(fā)展能有所幫助。
【作者單位】: 衡水學院美術學院;
【基金】:2015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課題階段成果(課題號:2015031304)
【分類號】:J218.3
【正文快照】: 近年來,在文化強國、文化強省、文化強市的政策引導下,我國各地文化資源的挖掘研究出現了方興未艾的大好形勢,與其伴隨的各類文化產業(yè)項目也層出不窮。如果能夠把武強年畫元素融入到動漫藝術,用動漫手段呈現武強年畫藝術特色,利用動漫廣泛的用戶群,老少咸宜、風趣活潑的表現形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楊文會;;河北民間藝術資源的發(fā)掘與傳承[J];河北學刊;2010年02期
2 李志剛;;論武強年畫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價值[J];美術;2006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偉;左潔;;從武強年畫談民間傳統(tǒng)印刷藝術的保護和傳承[J];包裝工程;2010年18期
2 代芙蓉;;綿竹年畫文化產業(yè)研究[J];電影評介;2011年18期
3 謝春;;淺談綿竹木版年畫的人文精神[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4 韓霞;吳祖鯤;;敬祖文化的傳承及其當代價值——以豫北滑縣“祖宗軸”年畫為例[J];桂海論叢;2014年01期
5 齊貴來;陳香珍;王秀影;;論武強年畫的文化內涵[J];衡水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6 鄭鵬;;衡水地區(qū)旅游資源開發(fā)初探[J];考試周刊;2009年33期
7 張瑞民;;武強年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J];現代農村科技;2015年05期
8 吳祖鯤;;傳統(tǒng)文化的民間形態(tài)——文化視閾下的中國民間年畫[J];學習與探索;2008年01期
9 劉蘊忠;楊瑞;;影視動畫與河北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保護[J];中國報業(yè);2012年02期
10 吳祖鯤;;傳統(tǒng)年畫及其民間信仰價值[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陶衛(wèi)麗;安陽蘇奇木版燈籠畫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2 王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民間木版畫收藏及價值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2年
3 張丹丹;武強年畫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4年
4 賈愛娟;“物”的超越與升華[D];遼寧大學;2014年
5 張紅瓊;公共安全意識的變遷與門神造型的衍變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6 張寧;武強年畫文化資源在現代動畫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武秋英 ,陳賀芝;武強年畫:訴說一段凝固的歷史[J];檔案天地;2005年04期
2 張毅超;;河北武強年畫考察報告[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7年06期
3 吳譽;;淺談武強年畫的保護、傳承與發(fā)展[J];美術大觀;2007年07期
4 趙秋棉;李琳;;富有潛力的文化產業(yè)——對武強年畫的考察[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5 王國洪;劉立新;賈彥維;;對武強年畫的考察及發(fā)展對策[J];衡水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6 王秀影;齊貴來;陳香珍;;武強年畫產業(yè)化發(fā)展的思考[J];衡水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張素薇;王桂平;盧忠民;;武強年畫業(yè)興起原因初探[J];衡水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8 段曉云;;武強年畫的產銷狀況調查和發(fā)展對策[J];統(tǒng)計與管理;2009年04期
9 尹云龍;李濤;;武強年畫:由生活符號走向文化象征[J];衡水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10 趙亞偉;石蘊偉;高茹;董博;;武強年畫的保護與開發(fā)[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1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劉默;;武強年畫的搶救、保護、利用和發(fā)展[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2 高國忠;劉建民;;武強年畫的文化符號考析[A];第七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2年
3 王玉鵬;;多措并舉 協(xié)調聯(lián)動 全力搶救保護農耕藝術的“活化石”[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4 安定明;;河北省文化產業(yè)投融資模式探討[A];第六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武強年畫:新的挑戰(zhàn) 新的機遇[N];中國文化報;2003年
2 鄭劍 邵文化;武強年畫:推陳出新葆生機[N];人民日報;2002年
3 本報記者 李健;武強年畫流失于民間?[N];中國消費者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馮新生;武強年畫,,能否借東風而升揚[N];中國旅游報;2006年
5 劉金英;不讓武強年畫成為越走越遠的墻上“風景”[N];中國文物報;2006年
6 馬路 陳賀芝;“2007武強年畫中國行”活動啟動[N];河北日報;2007年
7 劉金英;武強年畫“張搭”現身[N];河北日報;2007年
8 劉金英;武強年畫[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
9 李健;武強年畫聯(lián)姻動漫 打造《畫鄉(xiāng)小神童》[N];中國消費者報;2007年
10 賈建輝 張丙戌 王建立;武強文化產業(yè)年銷售收入2.8億[N];衡水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冠威;武強年畫在現代居家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0年
2 張艷梅;武強年畫本質變遷之解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素薇;近代河北武強年畫業(yè)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4 吳子玉;傳承與創(chuàng)新—武強年畫的現代發(fā)展探析[D];中南民族大學;2013年
5 張丹丹;武強年畫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4年
6 王飛;武強年畫中民俗文化的表現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7 張晨靜;論品牌維度下的武強年畫視覺語言再設計[D];浙江工商大學;2014年
8 張寧;武強年畫文化資源在現代動畫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年
9 劉維尚;基于視覺傳達語境下的武強年畫再生性設計研究[D];燕山大學;2014年
10 王海豐;新興木刻運動中的一支勁旅[D];中央美術學院;2014年
本文編號:12284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ongmansheji/122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