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學術期刊質量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選題:醫(yī)學期刊 切入點:學術期刊 出處:《科技與出版》2016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完善對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主管期刊質量的綜合評估,采用德爾菲(Delphi)專家咨詢法制定可以量化的"醫(yī)學學術期刊質量綜合評估指標體系",評估體系包括政治質量、學術質量、編輯出版質量以及出版能力,一級指標4項、二級指標10項、三級指標45項。評價體系具有全面性和綜合性,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學科專業(yè)分類評價的特點,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journals in charge of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a quantifiabl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quality of Medical academic Journals" was formulated by Delphi's expert consultation method. The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es political quality and academic quality.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including 4 first-grade indexes, 10 second-class indexes and 45 third-level indexes, are comprehensive and comprehensi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b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ies. Have certain innovation.
【作者單位】: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河北省醫(yī)學情報研究所;
【分類號】:G23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耀銘;;學術評價存在的問題、成因及其治理[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6期
2 孟耀;;學術期刊質量的評價方法與指標分析[J];東北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3 王磊;趙文義;孫守增;楊琦;;基于我國學術期刊屬性的學術期刊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科技與出版;201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龐靜;呂書紅;馬智;宋軍;;醫(yī)學學術期刊質量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J];科技與出版;2016年05期
2 林曉;;期刊質量權重在細化影響因子計算公式中的應用與探討[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年12期
3 丁譯;劉志強;潘春枝;;我國數(shù)學類科技期刊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思考[J];科技與出版;2015年08期
4 張娟;李云霞;張以民;;2014年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期刊綜合評價及結果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年07期
5 溫澤宇;關毅;厲艷飛;王萍;;學術期刊質量評價體系分析[J];科技與管理;2015年04期
6 鄧麗萍;;醫(yī)學編輯專業(yè)知識水平在提高期刊論文質量中的作用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4年09期
7 劉志強;王婧;張芳英;丁譯;王寧;;上海高校期刊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思考[J];科技與出版;2014年08期
8 邱均平;呂紅;余厚強;;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的理念、方法和結果分析[J];中國出版;2013年12期
9 黃敏;;試論科技期刊編輯知識體系構建及其培訓要素[J];科技與出版;2012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劍;;大數(shù)據(jù)之于學術評價:機遇抑或陷阱?——兼論學術評價的“分裂”[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5年04期
2 呂紅;畢紅靜;;我國高校的被行政化、自行政化與去行政化[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3 朱劍;;科研體制與學術評價之關系——從“學術亂象”根源問題說起[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4 李頻;;社科學術期刊評價的內在邏輯[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5 李宗剛;孫昕光;;核心期刊評估體系的悖論與破解方略[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10期
6 李劍鳴;;自律的學術共同體與合理的學術評價[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7 陳穎;;評價與被評價:當下學術期刊學術功能異化的一個視角[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8 林樹文;曾潤平;;期刊評價的產(chǎn)生與我國期刊評價的發(fā)展[J];情報探索;2013年05期
9 余三定;;關于當今學術管理所存在問題討論的評述[J];云夢學刊;2013年03期
10 葉繼元;;學術期刊的質量與創(chuàng)新評價[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為辦出特色鮮明的高質量學術期刊而努力[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00年09期
2 ;2000年度獲得重點學術期刊專項基金批準資助期刊名單揭曉[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2000年06期
3 ;重視社辦學術期刊[J];新聞與寫作;2000年05期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點學術期刊專項基金2000年度批準資助期刊名單[J];中國科學基金;2000年06期
5 汪愛琴;淺談學術期刊質量[J];兵團職工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6 何靜;走向世界:學術期刊的困境與思考[J];北方經(jīng)貿(mào);2000年01期
7 毛曦;略論學術期刊個性的塑造[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8 康宏;專業(yè)學術期刊的劣勢及其走向[J];新聞出版交流;2000年05期
9 崔學蘭;學術期刊商品價值實現(xiàn)的誤區(qū)[J];新聞出版交流;2000年06期
10 吳樂平;學術期刊吹來新空氣[J];出版參考;2000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佟金鳳;張明霞;惠紅;;數(shù)字出版對學術期刊的影響及編輯的應對對策[A];第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向勇;;淺談學術期刊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3 沈志忠;;對學術期刊建設的幾點思考——以《中國農(nóng)史》為例[A];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文集[C];2003年
4 楊文志;朱明燕;;遵循辦刊規(guī)律 繁榮學術期刊[A];中國科協(xié)期刊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5 劉秀花;李德恒;朱其文;;氣象學術期刊如何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fā)揮作用[A];中國氣象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高飛;;積極創(chuàng)新 努力提高學術期刊的競爭力[A];第四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鞠德峰;于衛(wèi);;略論學術期刊的特征與特色[A];學報編輯論叢(第九集)[C];2000年
8 何學華;李鏡平;;關于學術期刊“困境與出路”討論的若干思考[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三集)[C];2005年
9 廖彩榮;翁貞林;;學術期刊價值論及其市場化選擇[A];學報編輯大視野——第四屆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yōu)秀編輯學論著評選獲獎論文集粹[C];2011年
10 康艷;裴鴻池;;學術期刊現(xiàn)代品格的傳承與建構[A];學報編輯大視野——第四屆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優(yōu)秀編輯學論著評選獲獎論文集粹[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高翔 遼寧社會科學輯刊雜志社總編輯;學術期刊效益雙贏取向的回思與困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南開大學文學院傳播學系 梁小建;珍惜學術期刊的公信力[N];人民日報;2011年
3 齊東峰 宋仁霞(國家圖書館);淺析價格高企下的學術期刊危機[N];中國圖書商報;2012年
4 張云華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研究室;學術期刊片面與西方接軌沒有出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5 記者 王保純;我國學術期刊有了國際影響力認證標識[N];光明日報;2012年
6 武京閩 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原理事長;學術期刊的創(chuàng)新需要制度建設[N];中國圖書商報;2012年
7 記者 傅勇濤 周潤健 明星 劉巍巍;學術期刊賣版面“造就”論文垃圾[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8 計永超 《江淮論壇》主編;學術期刊如何走向世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9 《經(jīng)濟理論與經(jīng)濟管理》雜志主編 方福前;學術期刊應當改進文風[N];光明日報;2013年
10 尹玉吉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主編;綜合類學術期刊具有先天優(yōu)勢[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棟梁;我國學術期刊創(chuàng)國際學術名刊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寧;當前我國學術期刊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黃新華;我國學術期刊數(shù)字復合出版平臺建設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5年
4 武迪;我國學術期刊的數(shù)字化發(fā)展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5年
5 劉艷;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學術期刊的發(fā)展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2年
6 林麗萍;中國大陸學術期刊“麥當勞化”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孫宇;西方發(fā)達國家學術期刊運營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9年
8 郭丹;基于內容管理的學術期刊數(shù)字出版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9年
9 劉莎;藝術設計類學術期刊的設計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10 鄢睿;網(wǎng)絡學術期刊傳播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5882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ykc/158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