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你有什么話要說?·都市快報
本文關鍵詞:浙江高考作文題目
更多相關文章: 看了 今年 浙江 高考 作文題 你有 什么 要說 都市快報
<founder-content>
記者 何欣
綜合網(wǎng)上的意見,今年浙江的高考作文題得到廣泛肯定,從小處說,這是關系孩子教育的討論話題,從大處講,又是對人生和幸福的深度思考。
昨天記者隨機采訪了八位市民,有小飯店老板,有出租車司機,有公務員,有公司白領……請他們談談對這篇作文的真實感想。記者發(fā)現(xiàn),這雖只是一篇高考作文,但和每個人相關,所以大家都有話要講,也有話可講。
張師傅,48歲,片兒川面店老板,女兒20歲,正在杭州某職業(yè)學校商貿(mào)專業(yè)上學。
昨晚七點半,張師傅和老婆唐大姐的夫妻面店剛剛歇業(yè),兩人一個在廚房一個在餐廳打掃衛(wèi)生。記者向張師傅介紹了采訪意圖,大致講了一下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目。
——她(文章作者)說得在理的,我們對女兒也是這種態(tài)度,從小我們就沒有逼過她,學習成績不太好,也沒罵過,說都沒說過,女孩子,由她高興好了,上職校挑專業(yè),都是她自己選的,我們對她將來也沒啥要求,后年畢業(yè),希望工作能找得好一點,最好么是國企,不要像我們,一個人生病店里生意就做不了了。
現(xiàn)在這社會,小孩子你逼他沒有用的,他是個什么料將來就吃什么飯,不要跟人家比,不要羨慕別人,一個人是一個人的命,有人是跑步拿冠軍的命,有人就是鼓掌的命,鼓掌就鼓掌,有啥不好?
應師傅,春光出租車公司司機,45歲。
今年是應師傅第5年參加“愛心送考”。昨天應師傅白班,忙了一天,傍晚回到家,邊吃晚飯邊看電視,從新聞里知道今年浙江高考題目是《坐在路邊鼓掌的人》,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記者把劉繼榮文章的大意講給他聽,陸師傅說,當他聽到“在班上總是23名”時,吃了一驚:說的不是我兒子嗎?應師傅的兒子現(xiàn)在正讀高一,學習成績中等稍稍偏上,差不多也是23名左右。
——我兒子,上小學時跟我一起從東北來杭州,小學和初一初二,成績都不好,初三稍微好了一點兒,現(xiàn)在高一,比初中又好了一點。以前我也是比較急的,小學我逼他很緊,初中松了一些,現(xiàn)在高中基本上就不管不問了,孩子已經(jīng)懂事,他努力,不用我催,他不努力,催也沒用。但我肯定會盡我能力給他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至于能奮斗到哪一步,那就全看他自己了,我呢,就當那個路邊給他鼓掌的人吧。
我很同意作文題里面那個家長的意見,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快樂,不能把人生困死在一條路上,現(xiàn)在我跟兒子也都不談功課,問都不問,和兒子聊得最多的是怎么和人打交道,是他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我也經(jīng)常帶兒子去參加我和朋友的聚會,告訴他怎么和叔叔伯伯說話,怎么和人來往,人嘛,書讀得再多,社交這塊如果不行,每天一個人悶在那里,學問再高,有什么意思呢?
王女士,40歲,公務員,女兒15歲,正上高一,成績中上。
王女士說,《坐在路邊鼓掌的人》這篇文章她以前就看到過,很欣賞,也推薦給不少朋友和同事。
——我經(jīng)常在想,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獲得幸福的能力,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給孩子獲得幸福的能力。尤其是女孩子,一定得有感受幸福和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在一個集體中,女孩子應該有水的能力,溝通、協(xié)調、化解。我最希望女兒將來成為文章中寫的那樣的人:賢淑的妻子、溫柔的母親,熱心的同事、和善的鄰居。
同時,現(xiàn)實環(huán)境也是有些殘酷的,現(xiàn)在考試成績如何,幾乎大部分決定了一個人將來能夠達到的社會階層,名校和一般院校,上大學和沒上大學,將來的生活社會地位相差很大,這是很現(xiàn)實的,所以我跟女兒也這樣說,這幾年很關鍵,要努力。但不是每個孩子都有能力拿到好成績,女兒現(xiàn)在成績中等偏上,我覺得她還有上升空間,但她不愿再刻苦,不愿意為了提升成績去上輔導班或者多做幾套題,更喜歡看書啊,上網(wǎng)和同學聊聊啊,和狗狗玩一會兒啊。有時候看看別的孩子那么優(yōu)秀,或者面臨考試時,我也有壓力,也焦慮,但我總覺得,天地很寬,性格好的孩子,將來一定會有福報。
林先生,38歲,職員,兒子4歲,正上幼兒園小班。
昨天傍晚,何先生在報亭買雜志。面對記者的問題,他談起了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對兒子的教育。
——兒子這么小,同齡的小孩子有的已經(jīng)去參加興趣班了,我和老婆最近也一直糾結,是讓他更快樂只是玩,還是做一些早期訓練和開發(fā)?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意見說法都有,有一本書叫《玩到五歲學啥也不晚》,也有一本書說0-6歲是孩子智力開發(fā)的關鍵時期,這時候抓住了,智力能達到120,抓不住,以后就只能達到100或者80了,反正說啥的都有。不過前天看到一本雜志上的一段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可以找來發(fā)給你。
昨晚,陳先生通過QQ給記者發(fā)來這段話,來自最新一期《三聯(lián)生活周刊》,文章標題叫“何種童年值得守護”,作者認為:
以成人世界的價值衡量,這種快樂(簡單盡興地游戲玩耍)通常比不上又認識了多少字,或者又背了多少首唐詩重要。童年通常承擔著“為未來生活做準備”的重任。在童年對孩子進行智力、體力、知識的訓練,被認為是一種負責任的遠慮,保護孩子在將來的激烈競爭中不致落敗。
但如果孩子能在幼年時感受過發(fā)自肺腑的深刻快樂,他可能建立了一條與未來的精神通道。雖然記憶里只是片刻,但那種淋漓盡致的快樂,讓人在多年后即使身處最低谷,也有一種免于崩潰的力量。因為當環(huán)境太糟糕的時候,曾經(jīng)嘗過的快樂會指引人有反抗的勇氣和方向……
陳女士,房產(chǎn)公司部門主管,43歲,兒子今年剛上高一。
陳女士說,《坐在路邊鼓掌的人》這篇博客文章以前曾經(jīng)讀過兩次,每次都特別有感想。得知這篇文章成為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后,陳女士很興奮,昨天在單位和同事聊了很多,晚上回到家又和老公、兒子探討了很久,昨晚,一家三口就這個話題分別向記者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陳女士:前些天,兒子專門問我,哪些學校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汽車維修工?原來他從報章上看到全國勞動技術比武中,申浙一名汽修工拿了全國第一,還成為單位技術骨干。兒子說他的一位同學動手能力特別強,但是偏科嚴重,特別想做高級技工,所以向我打聽,F(xiàn)在很多人都是金領白領,誰來做藍領?我很為兒子的同學欣喜,對自己評估切實,也許將來他就會成為一名腳踏實地,而且被用人單位看重的高級藍領。如果他只是遵從一個方向,可能永遠是為別人鼓掌的人,可是當他做另一個選擇時,就可能贏得別人的鼓掌。
再過兩年,兒子也將面臨高考,我問他將來的職業(yè)定位,他很坦然:我不想出國,我想在一家企業(yè)做金融投資方面的工作。我和他爸爸笑了,他的理想從科學家,到畫家,到律師,終于落地了。雖然我也喜歡像劉翔一樣奔跑在第一的英雄兒子,但是劉翔畢竟只有一個,我還是喜歡能陪我一起看劉翔破紀錄,并一起鼓掌吶喊的兒子。
兒子小傅:這其實是一個人對個人定位的問題,我主張不一定要出類拔萃,在平凡中也可以做到極致,對所做的事情負責,努力去完成它就是不平凡。我的觀點是,跑步時努力,觀看時鼓掌。在學習上我主張既全面又有所突出地發(fā)展,好的盡量保持,差的努力跟上,畢竟現(xiàn)在是學生階段,必須每門功課有扎實的基礎。
爸爸老傅:中國人向來好面子,隨著物質大繁榮,大部分國人似乎患上了急功近利的通病。希望自己出人頭地,也希望子女能繼承自己的優(yōu)秀基因并發(fā)揚光大。不少人將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等堆在子女身上,這不僅給子女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也無形中抹殺了兒女的個性成長。世界上優(yōu)秀的人只有少數(shù),而凡人比比皆是,這是自然規(guī)律。尊重人性,提倡子女的隨性成長,這才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是真正的人道。
我知道我活下來,并不是為了給別人鼓掌,而是為自己
一位職業(yè)女性的博客
我知道我活下來,并不是為了給別人鼓掌,而是為自己
小魚飛(職業(yè)女性,喜歡寫博客,這是她5月17日發(fā)的博文“滿屏都是升學”):初看這個文章,不甚在意。各種心靈雞湯20年前都看夠了,無關痛癢的,也改變不了價值觀。誰知道,最近這個文章被瘋狂轉載,而且在我問孩子他爸學區(qū)房的時候,他突然腦子搭牢都和我說什么——有沒有看過那篇在路邊鼓掌的文章。
潛臺詞是什么?不說也猜得到。其實,孩子他爸也會偶爾放空一下,然后偷懶地想,管它什么教育,以后路邊鼓掌得了。
20年前,我父母對我的要求就是幾個字:有一技之長,自食其力。我知道我活下來,并不是為了給別人鼓掌,而是為自己。
大概小康之家的孩子可以決心從此為別人鼓掌吧。底層的崽子們只能折騰,依靠自己,沒有腦子沒有努力,活不下去。
英雄凱旋,夾道歡迎時,為他鼓掌的人不是閑人就是來接見英雄的貴人,普通人只能在勞作一天以后仍有扯淡的體力時,飯桌上談論一下,或者根本不談。
你們,只管去給別人鼓掌吧。人家不多一個,也不少一個,鼓掌的都是撲克臉,誰看得清面目。
在路邊鼓掌,無非裝裝樣子,掩飾下自己虛弱的內心。其實,內心的安詳靠的是自己,不是各種依據(jù)和借口。當英雄也好,為別人鼓掌也好,都是順勢而為。時勢造英雄,恰好你夾道,而已。
那位給自己鼓掌的孩子,父母先別得意,趕快吧,讓孩子學點手藝,自食其力吧。做個快樂的蛋糕師,或者是助人為樂的公車駕駛員以及善良誠懇的美發(fā)師,都是很好的選擇。
至于23名以下的孩子,如果你有更好的目標,同樣有大把美麗的人生,說不定也能當個英雄,聽一些別人的掌聲。
鼓掌是要經(jīng)濟基礎的
否則連入場券也拿不到
一位小學四年級學生家長
鼓掌是要經(jīng)濟基礎的
否則連入場券也拿不到
說別人是很容易的,去給英雄鼓掌吧!輪到自己的孩子,哪有這么輕松。鼓掌是要經(jīng)濟基礎的,否則連入場券也拿不到。
家庭條件好的,可以由著孩子發(fā)展,學歷史,學哲學,都行;經(jīng)濟條件一般的家庭,總是要讓孩子學一技之長,在學校里盡可能出眾。
在中國,普通窮人家孩子靠讀書改變命運,這是幾千年的傳統(tǒng),有它合理的地方。尤其在現(xiàn)在這個動不動“拼爹”拼什么的時代,普通人家孩子不努力讀書怎么行?
如果不是那次“民意測驗”
這女孩很難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認同
一位初二學生家長
如果不是那次“民意測驗”
這女孩很難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認同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成為別人鼓掌的對象?
但是,有兩個現(xiàn)實問題或者叫困擾:一是,如果你的孩子確實不那么優(yōu)秀(指目前普遍推崇的成績好、表現(xiàn)乖),你也非硬逼著他拼命趕超、竭盡所能嗎?二是,什么才是真正有出息,才是我們教育的目標?像《坐在路邊鼓掌的人》中的那個女孩子,她之所以被全班同學所欣賞,是因為她“熱心助人,守信用,不愛生氣,好相處,樂觀幽默”等等。那么,一個人具備了這些特質,算不算優(yōu)秀,算不算有出息?我想,,以目前的學校教育體制,如果不是因為那次“民意測驗”,她是很難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認同的,因為成績不太好。聯(lián)想到自己上初二的孩子,在學校只有兩個關鍵詞:中考、成績。這就是一種逼著每個人走同一條路的模式。
本文編號:9320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uowenbaike/93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