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作文我的老師450字_我的老師作文450字
本文關(guān)鍵詞:我的老師作文450字,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我的老師作文450字
作者/ 張依
每當(dāng)我看到墻角的葫蘆絲時,就想起了我的葫蘆絲老師——常老師。
記得剛開始學(xué)葫蘆絲時,我什么都不會,是常老師認(rèn)真地教我樂理、技巧、吹奏口形和手指方法,春去秋來,老師每節(jié)課都那么耐心,給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漸漸地,我可以吹出完整的曲子了,我很高興。但是練了很久,曲子還是不連貫,我一下子像泄了氣的皮球,打不起精神來。這時,常老師耐心地鼓勵我說:“常言說得好,堅持就是勝利,你不要氣餒,接著練!蔽衣犃撕苁軉l(fā),便更刻苦地練習(xí),F(xiàn)在我已經(jīng)可以吹好多曲子了,并對葫蘆絲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
還有一次我家買來了七只小蝦,上學(xué)回來后發(fā)現(xiàn)死了一只,我非常傷心。去學(xué)葫蘆絲時,常老師見我悶悶不樂,就問我怎么了,我說家里的小蝦死了一只,剩下的也奄奄一息了。老師連忙安慰我,并且說把小蝦交給她,她會好好幫我養(yǎng)的。聽她這么一說,我就不難過了。
我把小蝦交給了老師,老師天天耐心地給它們換水、喂食,不知不覺中,它們長大了,而且越來越活潑了,有一只蝦還當(dāng)了媽媽,生了十五只蝦寶寶呢!常老師更加精心地照顧它們,現(xiàn)在它們都在茁壯地成長。
這就是我的常老師,一個有耐心、有愛心的好老師。
指導(dǎo)教師 李紅麗
下頁更精彩:1
寫燈籠的作文1000字
燈籠
中國的燈籠,初期是實用性的——照明,可是發(fā)展到今天,它已不純粹是照明了。因有多種意愿與要求,所以式樣品種也多起來了。
燈籠,真是一種美妙的發(fā)明。
怎會想象到用紙來包火呢?
有時不用紙,卻用紗。但紗也是可以燃燒的。
火光,在我們眼中,本來很單調(diào),大體上只有明暗之分。但制成了燈籠,那就是為火與光穿上多彩多姿的外衣,根本改造了火與光的面貌。
如果可以舉行一個古往今來的燈籠設(shè)計展覽,一定琳瑯滿目,盡是美麗的奇趣。
制作精致的燈籠,那“籠”本身就是一個巧思,一縷靈感,一番情趣,
一個形體別致的燈籠,在紗上或紙上畫上藝術(shù)性很高的畫,用畫來裝飾光,又用光來裝飾畫,使光與畫渾然一體,構(gòu)成別有風(fēng)味的朦朧美,這算是傳統(tǒng)的普通的制作了。
今年的中秋節(jié),不知維多利亞公園、山頂、海灘等等地方,有多少成人和孩子,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去賞月呢?
提到戶外去玩的燈籠,制作雖然多半比較粗,但花樣卻是各式各樣的。從以前流行的楊桃燈、兔燈、魚燈,到近年新出的飛機(jī)、坦克、船艦、汽車、超人燈,千變?nèi)f化,數(shù)之不盡。
燈籠遠(yuǎn)看和近看,效果很不相同。
如果能化作一條飛魚,在中秋節(jié)的夜空中,任意遨游,看園林中處處的燈籠,看山道上蜿蜒曲折的燈籠的“游龍”,大概也是賞心樂事。
有一年,在中秋節(jié)晚上去維多利亞公園,看見處處綠樹,都掛上或多或少、或疏或密的燈籠,賞月的人,或是坐在樹下,或是坐在大草坪上,遠(yuǎn)遠(yuǎn)欣賞那綠樹襯托的燈籠,覺得那的確是難得相逢的歡樂的奇觀。
今年沒有去維多利亞公園,卻在親戚家的露臺向下望,只見那個由十幾座大廈包圍的小園地,一時成了孩子們提燈共樂的世界。燈影、稚語、歡聲,一起散發(fā)著家常而親切的人間溫暖。
不知西方古代有沒有燈籠這玩意。印象中,他們有的是提燈,是實用性的。大都用金屬作框,側(cè)面那半透明的物質(zhì)也不是紙。
中國的燈籠,初期大概也是為了實用產(chǎn)生的吧?但后來卻發(fā)展成娛樂性的玩意,并且在燈籠上寄托著情思——游戲的情思,慶祝的情思,哀悼的情思,使燈籠反過來又在人們心靈中樹立了種種不同的象征意義。
忽然想起在國慶時常常掛在天安門前的大紅燈籠。
掛著紅燈籠的天安門,是近年流傳很廣的畫面之一,它在國際友人的腦海中,也形成了象征意義。這畫面,使人聯(lián)想起一種具有全新意義的歡樂,還能啟發(fā)人積極的、壯麗的歷史觀。
下頁更精彩:1
“小書蟲”魏嘉懿作文
“小書蟲”魏嘉懿作文
在我們班,有一個“小書蟲”,她,就是魏嘉懿。她被大家稱為“小書蟲”,可不是徒有虛名的。
記得有一天,上午最后一節(jié)課是勞技課。王老師說只要做完手工,看書、畫畫、寫作業(yè),都可以。魏嘉懿草草做完了手工,拿出了一本《皮皮魯總動員》,津津有味地“啃”了起來!岸_蔬!”時間過得飛快,轉(zhuǎn)眼就下課了。她戀戀不舍地放下了書,下去打飯。排了半天隊,終于輪到她了。誰知,魏嘉懿大叫起來:“糟了,我沒帶飯盆!”我肚子都笑痛了,“小書迷”也只好紅著臉兒去樓上取來飯盆。
還有一次下課時,一個老師忽然走了進(jìn)來,對我們說:“最近要舉行一場全國書畫比賽,有意報名的同學(xué)可以來領(lǐng)一張表格,時間在本周六上午!碑(dāng)時,“小書迷”正在讀書。她讀得正入迷呢,聽到老師的話,便猛搖我的手臂問:“快告訴我,‘本周六’是星期幾呀?”說完,我倆都愣了一下,繼而哈哈大笑。
每當(dāng)下課,“小書迷”就會拿出一本書。有時是雜志,有時是小說,有時是童話,有時是散文……大量的閱讀使她成了一個“活字典”,大家一有問題就去請教她。
讀書可以陶冶情操,讀書讓人們受益匪淺。我們都應(yīng)該向魏嘉懿學(xué)習(xí),做一個愛讀書的孩子。
下頁更精彩:1
我最敬佩的一個人
每個人應(yīng)該都會有一個尊敬的人吧!我尊敬的是一個素不相識的人。
我尊敬的是一位殘疾的老爺爺,他大約有六七十歲的樣子。兩鬢都斑白了,沒有左手。
這位老爺爺是我在一次去輔導(dǎo)班上課時看見的。那時,正好在去上課的路上,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聲“好厲害”,“好”。我聞聲走去,正看見一位年過半旬的殘疾老爺爺,正在他那僅剩的右手控制著一輛大自行車,他坐在上面,騎上了一根滑溜溜、細(xì)細(xì)的鐵桿子。他斂聲屏氣,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單車,不一會兒,一根長達(dá)五六米長的鐵桿就被他用自行車滑了過去。表演的時候,我手心里全是汗,心想?老爺爺你只剩下一只手了,,還去做這么危險的事情,小心點!當(dāng)老爺爺滑過鐵桿時,我的心里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表演玩了,他把一個木碗放在地上,我和一大群看的人都紛紛把錢放了進(jìn)木碗。我走過去問爺爺您練這個練了多少年。∵@么厲害!他笑嘻嘻地說:“不多不多,十幾年!蔽倚南!十年還不多!這十幾年里面這位老爺爺一定每天都在堅持鍛煉,不然不會這么厲害的!
大家,你們現(xiàn)在知道我為什么尊敬他了吧!這么一位左手殘疾的老爺爺可以騎車過鐵桿,就憑他這種精神,就值得我們大家尊敬他。連這樣一位殘疾老人都能通過不懈努力,取得這么大的成就
,那我們也能通過努力在學(xué)習(xí)上取得成功,所以讓我們通過努力學(xué)習(xí),長大了為國家做貢獻(xiàn)吧!
我尊敬的人我說完了,你們的呢?快來跟我說一說吧!
下頁更精彩:1
本文關(guān)鍵詞:我的老師作文450字,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770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uowenbaike/177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