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游戲 快樂作文
本文關(guān)鍵詞:快樂作文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論文網(wǎng) > 教育論文發(fā)表 > 體驗游戲 快樂作文
體驗游戲 快樂作文
雜志之家論文發(fā)表、寫作服務(wù)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申明:本網(wǎng)站內(nèi)容僅用于學術(shù)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quán)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guān)內(nèi)容。
摘要: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如果能在作文教學中引入游戲,必然會帶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文章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闡述了游戲在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以期引起同行的注意,共同探索一條學生快樂作文之路。
中國論文網(wǎng)
關(guān)鍵詞:游戲;快樂;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9-0206-02
著名特級教師張化萬在《我的語文人生》中這樣說道:“把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帶進課堂,讓玩激活學生觀察、說話、思維和表達的潛能,是被實踐證明的,是讓學生樂于作文的好辦法。歡樂的游戲自然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專注的觀察力、歡樂積極的心情,導致學生大腦思維的興奮,在課堂和他們的習作上就能流淌出親切、流暢、生動的兒童語言!钡拇_,游戲能給學生帶來無限的快樂,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產(chǎn)生作文的原動力,引發(fā)學生的寫作沖動,調(diào)動學生的習作情感,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完成習作。那么,如何讓學生在游戲中快樂作文,有效地促進習作能力的提高呢?
一、根據(jù)實際,選擇游戲
“玩”是兒童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要求,是兒童的特權(quán)、天性。老舍先生教育孩子就有一條與眾不同的章程:“應(yīng)該讓孩子多玩,不失孩子的天真爛漫!蔽覀儜(yīng)尊重孩子的天性,將“玩”引入作文課堂,做到寓教于樂。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蔽覀儾荒馨褜懽鳟斪鲀簯颍S便選擇游戲,草率處理。我們提倡的“游戲作文”教學要義是“教學以提升兒童習作表達為目標,教學過程要指向并服務(wù)于說話寫作教學目標的達成!辈皇瞧孀非髮W生玩得新奇玩得痛快,也不是“做游戲+習作”那么簡單,更不是以松散、隨意的嬉戲心態(tài)應(yīng)付寫作。因此,我們應(yīng)從實際出發(fā),精選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教學要求和教學環(huán)境,而又規(guī)模合理、難度適宜、操作簡便的游戲,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老鷹捉小雞”這個游戲,它活動范圍大,需要的人很多,我們在課堂上肯定無法進行。而“比比誰吹的氣球大”、“我們都是木頭人”、“夾彈珠”等游戲在課堂上易于操作,又貼近兒童,貼近生活,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這樣才能使游戲在教學中充滿活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成為學生習作的催化劑和有力抓手,促使學生在游戲愉悅的情態(tài)中提升表達能力。
二、形式多樣,豐富情感
要想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孩子積極參與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調(diào)動學生的習作情感,激發(fā)學生的表達熱情,還需教師靈活變化游戲形式,豐富活動內(nèi)容。如果游戲形式過于單一,學生的興趣就不夠濃厚,感受就不夠深刻,表達就不可能精彩。如我上游戲作文課《吹氣球》時,先讓學生自己吹,接著同桌比賽吹,然后是四人小組比賽選出“小組精英”,最后把各組“精英”分成兩隊,獲勝小組還可再表演一次。游戲進程一浪高過一浪,學生的興趣在這不同形式的吹氣球比賽中被激發(fā)得淋漓盡致,由“要我體驗”變成了“我要體驗”,從而豐富了情感,便會有感而發(fā),一吐為快。
三、適時定格,觀察體驗
在進行游戲作文課時,常會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玩的時候開心,說和寫的時候卻似乎總和期望目標存在距離。有些老師以為讓孩子玩得開心,盡情體驗,就一定能為說寫奠定基礎(chǔ)。實際并非這樣簡單。游戲是為習作積累體驗和素材的,因此,在游戲過程中要根據(jù)訓練要求,在需要重點觀察、表達的地方暫停游戲,做定格處理,讓學生邊看邊議邊說。這樣的“定格處理”符合孩子的學習心理規(guī)律:孩子思維以形象為主,游戲全玩好了才讓學生說說剛才是怎么玩的,孩子眼前沒有具體感性的活動場面,他要從腦子中提取剛才的記憶,會增加說話的難度。所以,調(diào)控好游戲的進程,適時定格,是加強學生觀察體驗的關(guān)鍵。如上《我們都是木頭人》游戲作文課時,我不是一味地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玩,而是在第一輪游戲后,我讓學生定住造型,采訪較有特色的三位“木頭人”,引導細致觀察:“這些木頭人動作怎樣?神情怎樣?他仿佛在想什么?”在多輪游戲中,我經(jīng)常有意無意地點撥:“你表演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心里有什么想法?”“哪位木頭人的樣子最酷?為什么?”“你最喜歡哪位木頭人?它最吸引你的是什么?”這樣看似不經(jīng)意的詢問,實則是對游戲的定格處理,讓學生在最自然、最活躍的狀態(tài)下開動多種感官進行觀察體驗。最后再當堂播放學生游戲的全過程錄像,讓學生重新體驗。這樣適當?shù)胤纸庥螒,在不露聲色的多次定格中,游戲逐步從局部走向整體,從簡單走向復雜,幫助孩子及時在大腦皮層記錄活動印象,捕捉情緒,這極大地保證了觀察、體驗的有效性,為學生的具體而真情的表達奠定了基礎(chǔ),,也使教學目標在情趣盎然的游戲活動中輕松達成。
四、“玩”、“寫”結(jié)合,愉快作文
游戲為習作的基礎(chǔ),習作又是游戲的藝術(shù)再現(xiàn)。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游戲活動時間,就不能激發(fā)學生習作的需求;反之,游戲時間過長,在學生對游戲產(chǎn)生疲倦之時再習作,也必然不能達到目標!巴妗辈粦(yīng)是“寫”的配角,學生還沒有玩出味道,還沒完全放開,教師就“鳴金收兵”,讓學生急于動筆,這樣玩得不快樂,“寫”也不會精彩;而“寫”若成了配角,便失去了游戲作文的本真意義。我認為兩者都非常重要。因此,正確把握游戲和習作的相互關(guān)系,把“玩”和“寫”科學合理、有機而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是游戲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在上《官兵捉賊》游戲作文課時,完成每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后我都讓學生說一說。一是老師和學生對話,“你為什么認定他是賊?”“他的眼睛瞇成一條細縫,一臉的壞笑,賊肯定是他!倍抢蠋熞龑麄兺橹g對話,“我不是賊,求求你別捉我!薄拔沂琴\才怪!薄@些語言材料不斷地刺激著他們的大腦皮層,在寫作時自然有話可說,不會感到困難。如果當時不及時地進行從玩到說,從說到寫的訓練,那么也許玩得很高興,寫得不愉快。
由此可見,玩玩說說,玩玩寫寫,將“玩”和“寫”密切地結(jié)合起來,才能以游戲激興趣,以興趣帶體驗,以體驗書快樂。簡而言之,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充分利用游戲活動的特性,讓學生玩玩說說,玩玩寫寫,切身感受游戲作文的快樂,掃除心中的陰霾,解放精神束縛,張揚個性,自由表達,逐步提高習作水平。
在線服務(wù)
本文編號:13394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zuowenbaike/133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