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農業(yè)科普期刊的可讀性
本文選題:農業(yè)科普期刊 切入點:可讀性 出處:《編輯學刊》1988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 一、農業(yè)科普期刊必須提高可讀性如果說每個行業(yè)都有自己所追求的核心目標的話,那么,不斷提高出版物的可讀性,便是我們編輯行業(yè)孜孜以求的核心目標了。圖書、報刊是人類精神產品的物質載體,人們利用它們來傳播信息,進行宣傳和教育。毫無疑問,編書的人都無一例外地希望自己所出的書,能夠為盡可能多的讀者樂于和易于接受,以取得最佳的宣傳效果,這種讀者對于書刊的樂于和易于接受的程度,便是書刊的可讀性。農業(yè)科普期刊,是我國出版戰(zhàn)線上的一支宣傳,普及農業(yè)科學知識和應用技術的輕騎兵。自它問世以來,已顯示了它對傳播現代文明,推進我國“四化”進程的巨大作
[Abstract]:First, agricultural science periodicals must be more readability. If every industry has its own core goal to pursue, then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readability of publications is the core goal of our editing industry. The press is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human spiritual products, and people use them to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to publicize and to educat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editors of books, without exception, hope that their books will be open and acceptable to as many readers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best publicity effect, the readability of books and periodicals is the reader's pleasure and acceptability of books and periodicals. The agricultural popular science periodicals are a propaganda on the publishing front of our country. A light cavalry who popularizes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applied technology. Since its inception, it has demonstrated its great work in spreading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promoting the process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 our country
【作者單位】: 浙江農業(yè)大學《新農村》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晨;;也需講點“可讀性”[J];新聞戰(zhàn)線;1981年08期
2 曾彥修;;堅持馬列 堅持雙百 薈萃精華 讀者云集[J];編輯之友;1982年02期
3 李長群;;加強報紙的可讀性——讀者調查札記[J];新聞戰(zhàn)線;1983年02期
4 大勝;;“可讀性”與“可塑性”[J];新聞戰(zhàn)線;1983年04期
5 孫濤民;;莫搞廉價新聞[J];新聞記者;1983年05期
6 陳念云;;著力解決一個“平”字[J];新聞戰(zhàn)線;1984年02期
7 袁效賢;;從指導性與可讀性相結合上下功夫[J];新聞戰(zhàn)線;1984年03期
8 林帆;;關于“可讀性”[J];新聞大學;1984年01期
9 一楓;;著意開拓新題材——介紹《關牧村國慶前喜事臨門》[J];新聞記者;1984年11期
10 方孜行;如何使會議新聞既有指導性又有可讀性[J];新聞與寫作;1985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齊振華;;面對市場,科技報如何辦到讀者的心坎上[A];首屆科技出版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4年
2 郝麗霞;;醫(yī)學科普:通俗才可讀[A];首屆科技出版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4年
3 盧冶;林鴻飛;趙晶;;中文自動文摘系統(tǒng)的綜合評價模式[A];全國第八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會議(JSCL-2005)論文集[C];2005年
4 馮麗琪;;英語詞典中詞源的可讀性問題[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5 劉賁;;標志設計內涵的研索與新見[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6 劉賁;;標志設計內涵的研索與新見[A];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首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李秀英;;華譯《史記》可讀性研究[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張建剛;李鳳學;;高校學報辦刊機制對學報影響的載文分析[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岳耀勇;提升檢察新聞的質量[N];檢察日報;2000年
2 京文;新世紀《北京文學》雜志全面改版將致力打造中國文學月刊市場品牌[N];中國綠色時報;2000年
3 劉學美;必讀性——當今報紙的第一“賣點”[N];中國消費者報;2000年
4 《廣州海運報》周慎波;增強現場感和可讀性[N];新聞出版報;2000年
5 武建中;法制報刊怎樣把握指導性與可讀性[N];新聞出版報;2000年
6 艾廣明;為有源頭活水來[N];新聞出版報;2000年
7 葛洲壩集團報 劉惠平;如何實現完美統(tǒng)一[N];新聞出版報;2000年
8 林聲;歷史人生化的范本[N];西藏日報;2000年
9 溫儒敏;漫游紙上博物館[N];中華讀書報;2000年
10 ;《北京文學》致力打造文學月刊品牌[N];中華讀書報;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仇全菊;公示語及其翻譯[D];山東大學;2005年
2 曹曉麗;試論張恨水小說代表作的可讀性[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楊菲;功能論視角解析戲劇翻譯的兩極化及其策略的雙重性[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4 可會明;論經濟新聞評論的決策參考功能[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5 張清;以目的論分析戲劇翻譯[D];蘇州大學;2006年
6 馮秋香;華茲生英譯《左傳》可讀性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7 孫尚前;論童話結尾的可讀性與可寫性[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8 馮欣;基于Cunningworth's評估體系的航海英語閱讀教材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07年
9 聞旭耀;都市報體育新聞可讀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5744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xkj/1574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