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通信_量子保密通信 “京滬干線”將于年底開通
本文關鍵詞:保密通信,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Quantum-Satellite-e1451845601371
不久前,我國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項目工程總師、中科大教授陳宇翱宣布,該項目將于2016年底正式交付使用。
國家發(fā)改委立項的“京滬干線”大尺度光纖量子通信骨干網工程,從北京出發(fā),經過濟南、合肥,到達上海。利用這一高可信、可擴展、軍民融合的廣域光纖量子通信網絡,京滬兩地的金融機構可以進行保密通信,,包括電話、視頻通話、電子郵件。目前該工程已經完成了四分之三。該量子通信干線全長2000余千米,目前已經完成了約1500千米,其余500千米預計也將7月打通。11月左右,“京滬干線”可以達到開始運行的狀態(tài),2016年底能正式交付使用。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曾指出,信息科學方面存在信息安全的瓶頸:用芯片可能有后門,用光纖可能遭到無感竊聽;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加密技術,可能也會成為一捅就破的窗戶紙。但量子保密通信不一樣。在量子密鑰分發(fā)過程中,其每個信息都依靠單個光子傳送。它不可分割,不可克;一旦通信被竊聽,通信雙方都能立刻發(fā)現。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基于量子力學原理,能保證“無條件”安全。
量子通信用戶或許能選擇提供量子密鑰服務的通信運營商、銀行、互聯(lián)網公司,以個人身份使用這種“無條件安全”級別的信息傳輸。今年7月份發(fā)射的量子衛(wèi)星,將在全球率先實現高速星地通信。量子衛(wèi)星能夠發(fā)揮中轉站的作用,幫我們實現更遠距離的量子保密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體系。
本文關鍵詞:保密通信,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77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xkj/13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