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來全國中共黨史專業(yè)博士論文選題若干問題論析
本文關(guān)鍵詞:2000年以來全國中共黨史專業(yè)博士論文選題若干問題論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博士論文 中共黨史 學科發(fā)展
【摘要】:本文對2000—2008年全國中共黨史專業(yè)5個博士點307篇論文進行了考察,按照黨史實證、現(xiàn)實理論政策、歷史理論政策、邊緣學科、人物思想、現(xiàn)當代史、其他等七類進行了分類統(tǒng)計與分析,總結(jié)了這5個博士點在此期間論文選題的特點,并由此對中共黨史學科發(fā)展現(xiàn)狀和趨勢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guān)鍵詞】: 博士論文 中共黨史 學科發(fā)展
【分類號】:D239
【正文快照】: 一、關(guān)于中共黨史專業(yè)博士論文分類標準的探討在大學日漸普及的現(xiàn)代社會,專業(yè)知識的訓練主要通過不同程度的教育來獲得,而學位論文則是受教育者接受本學科知識和創(chuàng)造本學科知識的最直接的體現(xiàn),故而學位論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出本學科的整體水平。博士論文是現(xiàn)代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之偉;;中共黨史研究的新得之作——評曾成貴《黨史新得》[J];江漢論壇;2011年08期
2 徐瑩;;芻議胡繩對中共黨史研究的貢獻[J];世紀橋;2011年14期
3 劉振清;劉晶芳;;二0一0年中共黨史研究述評[J];中共黨史研究;2011年05期
4 劉喜發(fā);;胡錦濤與新世紀的中共黨史研究——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0周年[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5 齊鵬飛;;中共黨史分期問題的歷史探索——以中央歷代領(lǐng)導集體的表述為主線[J];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07期
6 盧國琪;向浩;;江澤民“七一”講話對中共黨史研究的指導意義[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1年02期
7 程光安;;再論中共黨史研究中的基本理論問題[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1年08期
8 郭德宏;;王明回憶錄提供的新資料[J];黨史研究與教學;2011年04期
9 肖貴清;;黨史研究對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意義[J];北京黨史;2011年04期
10 陳述;;黨史研究與黨的建設緊密相關(guān)[J];北京黨史;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葉孟魁;;瞿秋白是最早的中共黨史研究室創(chuàng)建者[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三輯)[C];2009年
2 ;信息摘登[A];瞿秋白研究通訊第12-13期(總第145-146期)[C];2011年
3 劉岸汀;;巨人的傳奇 時代的史詩——讀王鐵仙、劉福勤主編的《瞿秋白傳》[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5輯)[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原元 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以來美國的中共黨史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實習生 鄭江;慶陽市中共黨史研究會成立[N];隴東報;2009年
3 記者 趙亮;市中共黨史研究會、市南梁革命歷史文化研究會第二次理事會議召開[N];隴東報;2010年
4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晶芳 哈爾濱學院教授 劉振清;近十年來中共黨史研究熱點綜述[N];北京日報;2011年
5 鄭寧波 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中共黨史研究漸成國際顯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6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孟迷 實習生 王艷春;中共黨史研究不能脫離國際環(huán)境孤立進行[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7 李可玉;中共黨史研究:迷霧漸開的九十年[N];經(jīng)濟觀察報;2011年
8 葉帆;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 推進黨史研究[N];人民日報;2008年
9 劉國新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中共黨史研究60年[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10 謝春濤;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共黨史研究的新進展[N];學習時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魯書月;胡喬木晚年對中共重大政治理論問題的研究和再認識[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王炳林;鄧小平理論與中共黨史學[D];北京師范大學;2000年
3 衡朝陽;中共黨史研究的新文獻與新視域(1978-2008)[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耿顯家;共產(chǎn)國際與中國蘇維埃政權(quán)建設[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5 吳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黨內(nèi)監(jiān)察機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吳茜;新民主主義社會論形成和放棄的理論探源[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忠山;1949-1978年中共黨史研究評析[D];揚州大學;2011年
2 黃文江;對中共在1952年政治建設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常泓;張聞天晚年思想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4 史代羅;龔育之與中共歷史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5 欒冰冰;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土地政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6 殷濤;1927-1937年中共富農(nóng)政策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7 鄧海平;蘇區(qū)精神論綱[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8 徐資;論唐寶林與陳獨秀研究(1979-2006)[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9 曹景香;建國后張聞天黨建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胡國勝;建國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的紀念活動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9221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xswd/922184.html